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遗赠书有法律效力吗

遗赠书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时间: 2021-11-26 06:53:19

1. 遗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遗赠发生法律效力的条件是遗赠人在自愿平等的情况下将自己的遗产赠与给他人,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
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2. 遗赠协议和继承的协议哪个有法律效应

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同时存在,继承开始后,如果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没有抵触,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两个都有法律效力,遗产分别按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处理;如果有抵触,按遗赠抚养协议处理,与协议抵触的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
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继承编的解释(一)》第三条
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订有遗赠扶养协议,同时又立有遗嘱的,继承开始后,如果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没有抵触,遗产分别按协议和遗嘱处理;如果有抵触,按协议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3. 起签订的遗赠赡养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吗

遗赠人与抚养人签订的遗赠赡养协议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继承法》第三十一条 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4. 遗赠书没告诉受赠人有法律效力吗

1、若你父亲无遗嘱死亡,你母亲得房产的四分之一,你得四分之三。
理由:在你父亲生前,你母亲无权就夫妻共同财产做出处分,她赠与你财产的行为实际上是她将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她个人所有的份额做出处分,也就是她将自己的专有财产赠送给了你。 你父亲死亡后,没有遗嘱适用法定继承,你在接受你母亲财产后可以继续与你母亲平分属于你父亲的那一半财产。
2、如果你父亲将自己的财产赠与他人,你母亲与你将不得继承他的遗产,这时你母亲就不会有自己的个人财产,因此你母亲赠与你财产的行为并不理性。
3、如果你母亲死亡,你得你父母共同财产的二分之一,你父亲得原属于自己的二分之一。
补充:如果你父母离婚,房子是你父亲和你共有的财产,各占一半。

5. 遗赠扶养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吗

兄妹间签遗赠扶养协议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法律规定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是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的,而兄弟姐妹属于有法定继承权的继承人,不符合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
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6. 什么是遗赠,遗赠具有哪些法律特征和有效

遗赠是遗嘱人将其遗产中的财产权利的一部或全部,无偿给予继承人之外的个人、集体或国家,于遗嘱人死亡时生效的单方要式法律行为。《继承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遗赠具有如下法律特征一是遗赠是单方要式法律行为。遗嘱人立遗嘱进行遗赠是为受遗赠人单纯设立财产权的行为。因此,不需要经过受遗赠人的同意,遗嘱只要合法,就能发生法律效力。遗赠的效力,是使受遗赠人享有遗产无偿取得权。遗赠人死后,受遗赠人不愿接受遗赠的,可以抛弃受遗赠权。二是遗赠的标的仅是财产中的财产权利。受遗赠人有权只接受遗产中的积极遗产,而不接受遗赠人的消极遗产。因为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单方面为他人设定义务。三是受遗赠人是继承人以外的个人、集体或者国家。继承人不得成为受遗赠人,而只能成为遗嘱继承人。四是遗赠是遗赠人死亡时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遗赠的遗嘱是在遗赠人死亡时生效,此时受遗赠人方可行使受遗赠权,取得遗赠财产。五是遗赠是无偿性财产给予行为。遗赠人向受遗赠人遗赠财产,不收取任何报偿,受遗赠人取得遗产,也无须付出任何代价。否则,不构成遗赠,而是一种附条件的买卖。要使遗赠有效,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遗赠人必须是年满18周岁且智力正常的有完全行为能力人;二是遗赠的财产必须是属于遗赠人所有,且遗赠是在遗赠人死亡后发生法律效力的;三是遗赠必须是遗赠人的真实意思,而不是在受他人胁迫、欺骗的情况下所为;四是遗赠接受人一定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任何人和国家或集体组织;五是遗赠人如果有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存在,那必须先为其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然后才能遗赠;六是遗赠必须采用法律规定的形式,即书面形式、录音形式、公证形式和一定条件下的口头形式。只有同时具备以上条件,该遗赠方为有效。

7. 遗赠具体是指什么,遗赠具有法律效力需要什么条件

遗赠是指公民通过遗嘱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遗赠作为民事法律行为,不仅要符合法律行为一般要件,还要符合继承法的特别规定。一个有效的遗赠须具备以下条件:

1.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须有完全行为能力。

2.遗嘱须意思表示真实、自愿合法,遗嘱人须对财产享有处分权,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受遗赠人须在遗嘱生效时存在、未死亡。

欲使遗赠发生预期法律效果,须由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否则视为放弃。

《继承法》

第十六条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第二十五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参考来源:网页链接

热点内容
新中国民法 发布:2025-09-22 05:31:30 浏览:643
县司法局长级别 发布:2025-09-22 05:13:57 浏览:253
安徽省考法律知识题型 发布:2025-09-22 05:08:57 浏览:200
2014新行政法 发布:2025-09-22 05:08:55 浏览:475
修饰法规 发布:2025-09-22 04:54:13 浏览:692
司法活动公开 发布:2025-09-22 04:53:38 浏览:674
法院车报废 发布:2025-09-22 04:19:38 浏览:243
劳动法员工有权预支工资吗 发布:2025-09-22 03:59:26 浏览:396
法律咨询费怎么入账 发布:2025-09-22 03:54:25 浏览:902
婚恋道德 发布:2025-09-22 03:54:18 浏览: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