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体连带责任司法法律解释
❶ 建筑法对联合承包体有哪些具体的法律规定
建筑法对于联合体承包(共同承包)行为,有以下要求:
共同承包(联合体承包)是指由两个以上具备承包资格的单位共同组成非法人的联合体,以共同的名义对工程进行承包的行为。这是在国际工程发承包活动中较为通行的一种做法,可有效地规避工程承包风险。
一、共同承包的适用范围
《建筑法》规定,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
位联合共同承包。
作为大型的建筑工程或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一般是投资额大、技术要求复杂和建设
周期长,潜在风险较大,如果采取联合共同承包的方式,有利于更好发挥各承包单位在资
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增强抗风险能力,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提髙投资效益。至
于中小型或结构不复杂的工程,则无需采用共同承包方式,完全可由一家承包单位独立
完成。
二、共同承包的资质要求
《建筑法》规定,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单位实行联合共同承包的,应当按照资质
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这主要是为防止以联合共同承包为名而进行“资质挂靠” 的不规范行为。
三、共同承包的责任
《招标投标法》规定,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
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建筑法》也规定,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
担连带责任。
共同承包各方应签订联合承包协议,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及相互合作、违约
责任承担等条款。各承包方就承包合同的履行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出现赔偿责
任,建设单位有权向共同承包的任何一方请求赔偿,而被请求方不得拒绝,在其支付赔偿
后可依据联合承包协议及有关各方过错大小,有权对超过自己应赔偿的那部分份额向其他
方进行追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合伙型联营体和个人合伙对外债务纠纷案件应否一并确定合伙内部各方的债务份额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合伙型联营体和个人合伙对外债务纠纷案件应否一并确定合伙内部各方的债务份额的复函
1992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91)桂法(经)字第23号《关于审理合伙联营体和个人合伙对外债务纠纷应否一并确定合伙内部各方的债务份额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合伙型联营体和个人合伙的财产能够清偿联营或合伙债务的,应当以合伙型联营体或个人合伙的财产清偿。
合伙型联营体、个人合伙无财产清偿或者其财产不足清偿联营、合伙债务的,应当由联营成员或合伙人承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合伙型联营各方,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协议约定负连带责任的,承担连带责任。如果联营体成员之间、合伙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联营体各成员、各合伙人承担债务的份额容易确定,各联营体成员、合伙人之间争议不大的,为简化诉讼程序,可以在审理合伙型联营体、个人合伙对外债务纠纷案件时一并确定联营、合伙各方承担债务的份额,但应在裁判文书中指明合伙型联营各方、各合伙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如果联营各方、合伙人之间对如何承担责任争议较大,将联营体、合伙组织对外债务纠纷与联营、合伙纠纷一并处理不利于案件及时审结的,可以分开审理。如果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协议的约定,合伙型联营各方对联营债务不负连带责任的,在审理合伙型联营体对外债务纠纷案件时,必须确定联营各方应当承担清偿债务的份额。
❸ 何为投标联合体投标联合体的资格和责任方面各有哪些规定
投标联合体指的是法人组织之间自愿组织在一起,共同参与项目投标,这一个联合的整体就称为投标联合体。投标联合体的资格已在联合投标协议书中约定为准,有相同资格的联合体成员,以较低资格为准。联合体所有成员对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❹ 联合体投标的法律依据
现实的需要促使了法律的相关规定的产生。我国组成投标联合体共同投标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31条:
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
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招标人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
此条是中国对投标联合体共同投标活动的唯一的直接法律依据。它对投标联合体各方的资质条件、联合体共同投标协议、对中标项目承担的责任、不得强制共同投标等做了非常原则和概括的规定,但是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关于联合体的法律性质、牵头单位的选择与权利义务、联合体内部对中标项目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运作、联合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联合体各方对内对外的违约或侵权责任及其分担等等问题,我国法律并未规定,作者将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阐述如下。
❺ 联合体投标时,对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连带责任具体按照什么划分按出资比例承担连带对吗
不是按出资比例,连带责任作为民事责任的一种,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有效约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带义务人都对不履行义务承担全部责任。
❻ 联合体投标责任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第三十一条 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内组织可以组成一个容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
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招标人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 ”
2、所以答案为2。 按照答案也许这么理解:甲公司未履行,乙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后单独完成履行。则乙公司对业主无违约责任,而甲公司由于未遵守联合体协议承担违约责任。但是,这样的话题目也太含糊了。
❼ 司法解释联合体承担连带责任
你好
就是对于一方承担的债务等法律责任,另一方也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不因为自己不是直接当事人而免责的。事后要追偿属于内部约定,不对抗第三人。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❽ 中标之后能不能再成立联合体法律依据是什么
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八条投标人发生合并、分立、破产等重大变化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招标人。投标人不再具备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或者其投标影响招标公正性的,其投标无效。”
“第五十七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签订书面合同,合同的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当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所以,中标后,投标人另行组成联合体,等于实质性改变投标文件内容,应当不允许。
❾ 施工联合体如何对外承担责任
承担联带责任,第三方可以向联合体任何一方提出要求承担责任的主张,联合体各方不得拒绝,联合体按照联合体协议分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