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效力位阶相关规定

法律效力位阶相关规定

发布时间: 2021-11-28 08:05:51

『壹』 法律法规的位阶

人大制定的是法律,政府制定的是法规、规章条例
法律的位阶是高于法规、规章、条例的。

『贰』 法律效力位阶问题

根据《立法法》第八十六条 第二项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回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答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可见,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效力相同。地方性法规不属于部门规章。

『叁』 法律效力级别

法律的效力有宪法规定,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只有这个才有权决定,但是宪法是抽象的,它规定的只是抽象的东西。因此,我国根据宪法的授权,制定立法法,对法律法规等的效力进行具体规定。

『肆』 如何确定法律之间的位阶关系

一、明确制定主题与对应的法律(广义上的):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制定的是:“法律”;
2、国务院,制定的是:“行政法规;
3、省级或较大市人大及常委,制定的是:“地方性法规 ”;
4、省级或较大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是:“规章 ”;
5、法律规定的其他主体,制定的是:“其他规范性文件 ”。
二、法律位阶:
1、上述”1“的中包含两个意思,人大制定的是基本法,即宪法;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是基本法位阶之下的是普通法律,意思就是,基本法即宪法,就是普通法律的上位法;
2、行政法规的创制主体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那么行政法规的上位法就是法律,包括基本法和普通法律;
3、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那么,可以看出,地方性法规的上位法就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4、部门规章,即行政规章,行政规章在法律体系中处于最低的位阶,行政规章区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两种。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三、规则:
法律法规效力等级一般是根据制定该法律法规的机关的等级地位来确定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机关的地位等级越高该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一般也就越高,法律法规的制定机关的地位等级越低该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一般也就越低,另外,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新的规定,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不同时适用特别规定。

我国法律位阶的一般关系我国法律位阶的一般关系我国法律位阶的一般关系我国法律位阶的一般关系 即:宪法——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省级人大的法规——省级人大常委会的法规——省会市人大的法规——省会市人大常委会的法规——较大市人大的法规——较大市人大常委会的法规)——行政规章(部委规章——省级政府规章——省会市政府规章——较大市政府规章)。在这个序列中,法律位阶是依次递减的,但是部委规章与地方性法规的位阶孰高孰低,在宪法和有关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地方性法规跟部委规章发生冲突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伍』 什么是法的效力位阶

所谓法律效力位阶,是指每一部规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体系中的纵向等级。下位阶的法律必须服从上位阶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须服从最高位阶的法。

在中国,按照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立法体制,法律效力位阶共分六级,它们从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陆』 什么是法律的效力等级

法律效力的等级 标签: 法律效力
顶[5] 分享到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开心001

人人网

新浪微博
体系是以宪法(或根本法)为核心,由不同层次或等级的法律有机结合组成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宪法(或根本法)属于第一层次,而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等基本法律属于第二层次,基本法之下还可能有第三和第四层次的法律等等。与此相适应,较低一级层次的法律的效力是或应当是来自并服从于(即低于)较高一级层次的法律的效力,而其他所有层次的法律的效力都是或者应当是来自并服从于第一层次的宪法或根本法的效力。
--姚建宗:《法律效力论纲》,载《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20页。

在法学理论中,法的效力层次有时也被称为法的效力等级,或法的效力位阶。影响法的效力层次的因素主要有:(1)制定主体;(2)适用范围;(3)制定时间。
法的效力层次的一般规则,即指不同等级的主体制定的法有不同的法的效力,等级高的主体制定的法,效力自然高于等级低的主体制定的法。在各个法的体系中,法的效力层次要贯彻以下两个规则:(1)在整个法的效力层次体系中,宪法是具有最高效力的。(2)除宪法的效力统摄所有法的效力之外,上一级法的效力均高于下一级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层次除要贯彻它的一般规则外,由于法的复杂性,法的效力层次还存在一些特殊规则:(1)特别法效力优于一般法;(2)新法优于旧法;(3)法律文本优于法律解释。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90-92页。

法的效力层次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各种法的渊源中,由于其制定主体、程序、时间、适用范围等不同,导致各种法的效力也不同,由此而形成的一个法的效力等级体系。
法的效力层次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1)宪法至上原则;(2)等差顺序原则;(3)特别法优先原则;(4)实体法优先原则;(5)国际法优先原则;(6)后法优先或新法优先原则。
--葛洪义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344页。

由于法律本身是有层次或等级划分的,因而其效力当然具有层次或等级性。我们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如果是地方性的法律,则其效力范围施于其所辖地方范围内。全国性法律的效力层次高于地方性法律的效力层次。
我国法律的效力层次是多层次性的结构体系。在法律效力层次结构体系中,各种法律的效力既有层次之分,又有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庞大的我国法律效力体系。对于法律效力层次的具体划分,尚有不同看法,但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层次。
最高层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第一层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的效力层次属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的效力为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层次为第三层次。
地方层次:地方立法主体制定的地方法规,包括一般性地方法规和自治地方法规,特别行政区地方法规,其法律效力的层次为地方层次。
--张根大著:《法律效力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181页。

可以根据法律的位阶高低来识别法律效力的层次高低。识别法律效力层次高低的具体标准主要有三条:(1)根据主体识别。立法主体的地位高,其制定出来的法律的效力层次也相应比较高。(2)根据立法依据识别。一个法律依据另一法律而制定,则这个法律的效力层次低于另一个法律的效力层次。(3)根据效力范围识别。如果是全国性的法律,则其效力范围施于全国,法的有效条件是指法律规范得以实施生效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法的有效条件就内部环境而言,有以下几点:(1)必须是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2)必须与上一等级的法律规范不相冲突或抵触;(3)法律规范必须在它约束的时间、对象和范围之内才有效。就外部环境而言,其条件为:(1)它必须是在合法政权机关的制定或认可下产生的;(3)它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国家强制力保障。
--葛洪义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页。

应然法律效力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完全的应然法律效力;第二个层次是相对的应然法律效力。
完全的应然法律效力,它是指某一法律在生效日之后失效日之前这一连续的时间段中法律所具有的应然作用力。相对的应然法律效力,它是指某一法律在其公布后生效日之前这一时间段和法律失效日之后因溯及力问题仍被适用而产生的某一时间段中法律所具有的一定条件下的应然作用力。
--张根大著:《法律效力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页。

由于法律规范之所以有效力是因为它是按照另一个法律规范决定的方式被创造的,因此,后一个规范便成了前一个规范的效力的理由。调整另一个规范的创造的那个规范和另一个规范之间的关系,用空间比喻语来说,可以表现为高级和低级的一种关系。
--[奥]凯尔森著:《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页。

凡是这样一个承认规则被接受的地方,就为私人和官员提供了确认主要的义务规则的权威性标准……在一个有各种不同的法的“渊源”的现代法律制度中,承认规则相应地比较复杂:即确认法的标准是多重的,通常包括一个成文宪法,立法机关的法规和司法判例。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将这些标准排列为相应从属和优先的次序的方法,对可能发生的冲突作出规定。正是按照这种方法,在我们的制度中,“普通法”从属于“制定法”。
--[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张文显、郑成良、杜景义、宋金娜译,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02页。

『柒』 什么叫同位阶的法律规范

同位阶的法律规范是指有同等地位的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内比如:均为全国人大制定容的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这些法律由于存在特别法与一般法,先法与后法的关系,多数都存在优先适用问题。如果均为一般法,后法优于先法,如果一个是一般法,一个是特别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而不是后法优于先法。

因此,说“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不正确的,如果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就不存在谁优先于谁的问题、谁取代谁的问题了。

###############

当然不能选择D,同位阶的法律规范肯定有先后顺序,这时新法优于旧法,同位阶的法律一般也存在特别法和一般法的规定,因此,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因此,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肯定是不对的。比如:民法通则中规定欺诈等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合同法则规定为可撤销的合同。这时,两个法律均为全国人大制定并实施的,均为同位阶的法律。

合同法属于后法和特别法,当然优先于民法通则,如果这时说两者存在同等法律效力,那么,我们如何适用法律?法官可以一会儿说无效,一会儿说是可撤销或有效吗?超过一年未行使撤销权,可撤销合同是有效的哦!

『捌』 法律价值的位阶顺序

当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首先适用位阶基本原则,从高到低依次是:自由,正义,秩序。法律位阶,是指由立法体制决定的,不同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法律渊源体系所处的效力位置和等级。

比如,我国法律位阶,从高到低可分为:宪法、基本法、普通法、法规、行政规章。所以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高位阶的法律效力优于低位阶的法律效力。

法的价值冲突解决原则:

三大基本原则:

1、价值位阶是指不同位阶的价值冲突,在先价值优于在后价值。一般而言,自由>正义>秩序。

2、个案平衡是指同一位阶的价值冲突,综合考虑主体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各方利益。

3、比例原则是指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价值须侵及另一种利益时,不得逾越恰当的程度。主要体现为“紧急避险不得超过必要限度、合理补偿”等规定。

(8)法律效力位阶相关规定扩展阅读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

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它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

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中,创造和解释法律的核心机构为政府的三大部门: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负责的行政。

而官僚、军事和警力则是执行法律,并且让法律为人民服务,是相当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个法律系统的运作,同时带动法律的进步,则独立自主的法律专业人员和充满生气的公民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热点内容
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09-21 19:33:02 浏览:489
培根司法 发布:2025-09-21 19:26:19 浏览:324
南京司法电话 发布:2025-09-21 19:21:12 浏览:534
青岛法院招聘 发布:2025-09-21 19:06:03 浏览:87
法官老爹里面的歌曲 发布:2025-09-21 19:04:58 浏览:476
云南雁序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21 18:57:43 浏览:406
湖北和衡法律公司 发布:2025-09-21 18:55:31 浏览:23
老年人法律知识讲座文档 发布:2025-09-21 18:54:50 浏览:488
公司展厅规章 发布:2025-09-21 18:45:28 浏览:436
怎样取消法律咨询提交信息 发布:2025-09-21 18:34:50 浏览: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