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阻工的法律责任
Ⅰ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没有非法阻工法律规定
如果是指阻止正常儿作的,有。第十九条 有下列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Ⅱ 村民为维权非法阻工造成损失两万多是刑事责任吗
如果仅是非法阻工造成损失两万多,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但如果非法阻工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则构成寻衅滋事罪,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了。
Ⅲ 非法阻工有没有构成违法
非法阻工构成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第十九条 有下列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之一,若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市场、商场、公园、影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只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如果达到刑事处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六条 破坏生产经营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实施,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最新修正案
Ⅳ 恶意阻工算不算触犯刑法
属于!
Ⅳ 恶意阻拦个人施工属于什么行为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恶意阻碍公职人员执法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出现暴力抗法情形的,就会构成犯罪。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
(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违法阻工行为构成什么罪?
1、修路阻工是违法的。
2、《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3、修路阻工,属于扰乱企业生产秩序的行为。根据上述规定,扰乱企业生产秩序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就是犯罪行为,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修路阻工是违法行为。
4、即使修路行为不合法,也应当通过法律渠道,向有关机关举报,要求有关机关履行查处的法定职责,而不能私自阻拦施工。
Ⅵ 非法阻工有没有构成违法
“非法阻工”,既然都说是非法了,当然是违法的了。但是我猜楼主想问的是不是“犯罪”。
答案是不犯罪。
现在很多城市都出现类此问题,都市村庄,开发商盖房子,当地村民闹事不让盖。 这是不犯罪的,即使通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没有当场发生暴力、侵害财产等事件的前提下也最多做出调解,不能怎么样的。
这是民事违法行为,而且在法律上更难处理,你把那些人告上法庭,法庭会判他们“不得干扰XX工程施工”,但事实上执行起来很难,判决下来,他们再去,一般民事主体都是没有办法的。又不是国家机关的工程。
最好通过民事协商解决。而如果“非法阻工” 的人上升到暴力情节,比如殴打施工人员、损坏施工工具,则依情节可以从治安事件上升到刑事事件了。
Ⅶ 请问恶意煽动组织罢工是否犯法具体应该负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上只有社会吱事法是犯法的。主要犯的就有工厂管理法了,这些在劳动市场法律法规可以看到
Ⅷ 农民工讨薪到工地阻挠施工,造成多大损失可以定什么罪110法律咨询网
一般以民事纠纷来处理,除非不接受警方或有关部门的劝阻、调解和处理,采取激进回手段、恶意阻挠答、故意影响施工,是不会追究刑事责任的。
农民工在遭遇欠薪时可采取的正常维权渠道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有工会的单位,可首先向工会反映情况,通过工会与用工方进行交涉;若单位还没有成立工会组织,也可直接向用工方提出协商要求;被拖欠工资的工人还可联合起来,向用工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给他们施加压力。出于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与老板谈谈心。
二、采用行政解决方法:可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随着讨薪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地劳动局基本都有专门处理该类投诉的部门。
三、委托律师进行追讨:即通过律师进行调解,调解不果可申请劳动仲裁;若对仲裁不满的话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由仲裁委员会指派仲裁员或仲裁庭具体执行,也可提请诉讼。经济困难的讨薪者可以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减少仲裁与诉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