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借条几年有法律效力

借条几年有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12-05 18:03:40

1. 借条有效期几年

借条的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的起算时间是债务人约定偿还债务之日起或者是债权人主动主张债务人偿还债务之日起,三年之内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还款期限届满后三年是诉讼时效期,如果这三年内没有进行主张,就失效了,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 借条法律效力多少年

民间借条具有法律效力。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回一十条 自然人之间的答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第二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3. 借条一般有效期几年

您好,借条的有效期是指借条的诉讼时效,借条的诉讼时效不影响借条本身的效力。只要是合法签订的真实有效的借条无论多久,借条本身都是有效的。时间只是确保是否超过了诉讼时效,是否会得到法律的保护问题。
关于借条的诉讼时效,与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一样要看是否约定了还款时间,如果写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三年。如果没有约定归还时间,则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如果超出了借条的诉讼时效该怎么办1、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借条、欠条达成的还款协议。如果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该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2、如果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根据相关的法规规定,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法律地位虽然不一定等同于信用社,但借款人仍然可以考虑采取这种措施,总比毫无办法强吧。3、如果在3年之内出借人向借款人主张过权利,而且有证据证明,那么会造成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自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4、通过非诉讼方式主张权利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主张权利的请求,从提出请求时起,诉讼时效中断。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诉讼时效时间即重新计算;如调解达成协议,义务人未按协议规定期限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就从履行期限届满时重新计算。此外,债务人向仲裁机关或有关主管机关主张权利的,也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按照最新的规定,普通诉讼时效增加到了3年,而最长诉讼时效则还是20年。而对于借条的诉讼时效,一般都是适用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并非是特殊诉讼时效。当超过了诉讼时效之后,只能说债权人丧失了胜诉权,但是还是可以通过其他非诉讼的方式来向债务人追讨欠债。
法律依据
《民法典》

4. 借条有几年的法律效力,几年后就作废了

关于借条的有效期问题,需要区分是否写了还款期限,如果写了划款期限的,还款期限届满后三年内是诉讼时效期,如果这三年内没有进行主张,就失效了。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你随时可以要求还款,但是最长不超过20年。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4)借条几年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借条的基本内容包括: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本外币)、利息计算、还款时间、违约(延迟偿还)罚金、纠纷处理方式,以及债务人姓名、借款日期等要件。

只要具备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债务人姓名及借款日期(尽管是后来添上的),但符合借条的主要要件,因此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产生争议,是可以作为证据向人民法院主张债权的,人民法院也会采信的。

5. 借条的有效期几年

债权人与债务人在借条中没有约定了还款日期的,借条生效后,双方可以达成补充协议,就还款日期达成一致,达成一致的,诉讼时效从该日期次日起开始起算,期限为三年。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的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6. 借条有多少年法律有效

条和借条都是表明法律关系的书面凭证。主要区别在于形成的原因和时间不同。

欠条主要证明欠款关系,可能是合同,也可能是借款,是已经发生欠款事实后的证明凭证。借条则一般是与借款同时发生的,是借款关系。

欠条借条是否写明还款日期,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写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自还款日期起3年内是诉讼时效。

如果在还款日期开始的3年内要求对方还款,则诉讼时效重新计算。重新计算的诉讼时效仍然为3年。

举例来说,如果2002年2月1日甲从乙处借款5万元,出具借条写明2003年2月1日还款,则2003年2月2日至2006年2月1日为诉讼时效期间。乙在此期间起诉甲要求还款受法律保护。如果在2003年2月2日至2006年2月1日,乙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委员会仲裁,但是这期间,比如2004年6月1日向甲发邮件、打电话等方式要求还款,则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此时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为2004年6月2日至2007年6月1日。

如果欠条借条没有写明还款日期,则在债权人要求债务人还款开始,计算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的中断和前边的例子一样,也是重新计算3年的期间。

7. 欠条几年内法律有效期

法律分析:
所谓欠条在法律上的有效期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欠条诉讼时效,一般来说是三年。一、如果欠条上明确有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就从双方约定的到期还款日开始计算,一般来说是三年。二、如果欠条没约定有还款日,那债权人都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进行还款,但是不能超过法律保护的20年。以上情况不包括诉讼终止的情况。
法律依据:
依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依照《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第675条,对于借款期限没有约定和约定不明确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最长不超过二十年。据此,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其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返还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满3年。
(7)借条几年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一)从诉讼时效的角度看,如果借条注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三年。
(二)如果没有注明还款日期,则表明该合同系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合同,债权人有权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但须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在此情形下,确定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实际上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1、债权人催告当时债务人就表示立即履行,实际上却未履行的,诉讼时效应自催告次日起计算三年。债权人何时催告并没有时间上的限制。
2、如果当事人协商一致,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履行期限,实际上,双方当事人变更了合同内容,将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变成了履行期限明确的债务,那么,债务人于该期限届满未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自该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计算三年。
3、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一次权利,债务人明确表示拒绝履行,并有否定债权存在的意思表示,那么,诉讼时效应从该拒绝之日的次日起计算,而不论债权人是否规定有宽限期限及该期限是否届满。
4、在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履行债务,债务人未明确拒绝的情况下,双方约定有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在该期限届满时,无论债务人是否明确拒绝履行债务,只要在客观上债务人不履行,诉讼时效应自该宽限期届满的次日起计算三年。

8. 借条有几年的法律效力,几年后就作废了

借条如果一开始就是生效的,是一直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如果过了诉讼时效你可以以诉讼时效经过为由进行抗辩。

9. 借条的有效期是几年

借条一般3年有效,借条上写明还款时间的,则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算3年的诉讼实效期间;借条内容如果没有写明还款时间,诉讼时效借条的诉讼时效是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算3年,但诉讼时效最长不超过20年。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热点内容
安理会通过的决策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20 00:49:54 浏览:633
婚姻法解释24条理解 发布:2025-09-20 00:49:53 浏览:170
刑事诉讼法司考总结 发布:2025-09-20 00:43:06 浏览:277
劳动法赔款的双限 发布:2025-09-20 00:42:13 浏览:555
依法治国的利弊 发布:2025-09-20 00:40:34 浏览:584
电视剧道德与法治 发布:2025-09-20 00:34:38 浏览:581
苍南法院拍卖网站多少钱 发布:2025-09-20 00:32:22 浏览:542
融关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20 00:32:20 浏览:804
厦门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20 00:22:43 浏览:149
全国人大和常委会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20 00:14:55 浏览: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