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约定利息也有法律效力
A. 口头约定的利息能得到法院支持吗
要看有无借条和转款凭据互为佐证,如果有,即使没有明确借款利息,也可以参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执行。如果有口头约定,只要不超过银行贷款同期利率的四倍,都是合法有效的。
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
B. 口头约定利息违法吗
口头约定利息算数。但是如果只有口头利息约定,不能够提供其他证据加以辅助证明的情况下,口头约定真实性可能不被认可,债务人可以不承认该口头约定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C. 口头约定利息法院如何认定
口头约定,需对方认可,法院才能认可支持,当然,不能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
对方不内认可,你又容没有证据证明的,法院不予认可,利息不予支持。即视为没有约定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是无息的。
D. 民间借贷口头约定利息如何认定
只要利息的比率或数量不超过法定的限度,口头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专的。
但是,由于口头约属定很难取证,如果对方承认,就可以索要利息;如果对方不承认,可能就索要不到利息。
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合同法》第十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E. 口头约定的利息,借款人是否要支付利息为什么
口头约定借款人还是要支付利息的,能口头约定的就表明两方的关系挺好的,所以不要破坏彼此的信任。
F. 口头约定的利息有效吗
有效。口头的约定也受法律保护
G. 口头约定利息并履行的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法律明确规定,在民间借贷中,借款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则推定借款为无息利息。一旦发生争议,出借人如无证据证明将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出借人将最好借款利率写入借款合同。若借条未约定利息,双方口头有约定利息的话,尽量保存双方之间关于借款利息约定的手机短信、网上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材料,以免在诉讼中因无法举证证明存在利息约定而导致利息请求不被法院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H. 口头约定没有利息是不是有效
根据《合同法》规定是有效的
没有写在合同上,或合同上没有约定利息,就视为没有利息
如果合同上约定有利息,又口头说的没有利息,是不成立的。口头没有证据,很难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