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截图法律效力

截图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12-06 00:43:30

Ⅰ 微信朋友圈截图发的律师函有法律效力

符合证据的标准,就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Ⅱ 盖过章的文件扫描或者截图具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中一般约定“以签字盖章後生效”,扫描件不能代替真正的盖章,其会回严重影响合同的效答力。或者说其效力上的瑕疵非常的大。
建议要求其快递送过来。
另,扫描章的色彩是均匀的,且没有什麼墨镜。如发生争议,法院不支持的情况的高。
若帮到请采纳,谢谢

Ⅲ 截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按照今年公布明年施行的《法典》中相关规定,截图也可作为法律的证据,也具有法律效力。我们期盼早日实施。

Ⅳ 电脑截图算不算有效的法律证据

请参考电子签名法
电子签名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本法所称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

第三条

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

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前款规定不适用下列文书:

(一)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

(二)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转让的;

(三)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公用事业服务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

第二章 数据电文

第四条

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形式。

第五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数据电文,视为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件形式要求:

(一)能够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

(二)能够可靠地保证自最终形成时起,内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但是,在数据电文上增加背书以及数据交换、储存和显示过程中发生的形式变化不影响数据电文的完整性。

第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数据电文,视为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文件保存要求:

(一)能够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

(二)数据电文的格式与其生成、发送或者接收时的格式相同,或者格式不相同但是能够准确表现原来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内容;

(三)能够识别数据电文的发件人、收件人以及发送、接收的时间。

第七条

数据电文不得仅因为其是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而被拒绝作为证据使用。

Ⅳ 截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截图可以作为证据,但是证明力不强,需要和其他证据共同组成证据链条。

Ⅵ 截图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版都是证据。包括:(一)权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微信聊天截图,作为电子数据,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证据形式,但是由于电子数据本身的不稳定性,其证明力一般,需要结合其他证据来对待证事实予以佐证。

Ⅶ 关于民事诉讼中微信截图的法律效力

只有在法庭经过质证的证据才会被采纳。根据证据规定,你说的截图真伪不明,无法作为证据。

Ⅷ 微信截图有没有法律效力

在一定程度上上,微信的截图也是可以当做证据的,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Ⅸ 微信上的聊天记录截图,可以作为法律证吗

可以。

为了统一司法实践中互联网电子证据举证、认定标准,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出台《互联网电子数据证据举证、认证规程》(下称规程),让一直困扰法院审理的电子证据认定难题有了新解决路径。

电子证据类型大幅度扩张,从电话录音、视频录像向互联网电子数据证据类型扩展,逐步成为主要电子证据类型。据南沙法院统计,电子证据中最主要的证据形式是微信证据。

占所有涉电子证据案件的65%,其次是电子邮件和短信,分别占14%,支付宝和QQ共占约7%。在涉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类纠纷中,也出现电子合同这一新的证据类型。

规程参考已经颁布施行的电子签名法以及尚在审议过程中的“电子商务法”,结合实践中出现较多的证据类型,将互联网电子数据证据限定为短信、电子邮件、QQ、微信、支付宝或其他具备通讯、支付功能的互联网软件所产生的,能够有形的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信息。

(9)截图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对于微信中的聊天记录,规程要求,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要素包括几个方面:

1、使用终端设备登录本方微信账户的过程演示,用于证明其持有微信聊天记录的合法性和本人身份的真实性。

2、聊天双方的个人信息界面,借助微信号不可更改的特点,并结合个人信息界面中显示的手机号码、头像等信息固定双方当事人的真实身份。

3、完整的聊天记录,根据微信聊天记录在使用终端中只能删除不能添加的特点,根据双方各自微信客户端中完整聊天信息进行对比,以验证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法院在采信微信相关的证据时,由于微信并未强制进行实名认证,但根据当事人提供的对方微信号、绑定的手机号码以及聊天中透露的相关信息内容,法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综合相关信息,适用高度盖然性原则分析认定微信使用者的身份。

对于微信聊天记录的真实性问题,则可以通过双方各自所持有的微信聊天记录,对比分析是否存在删除篡改关键内容的情况,据此作出事实认定。

热点内容
芬兰刑法典20欧元 发布:2025-09-19 21:54:39 浏览:457
婚姻法最新最高院指导意见 发布:2025-09-19 21:53:55 浏览:45
2013法律援助先进典型 发布:2025-09-19 21:15:15 浏览:659
法律顾问费能否用工资做帐 发布:2025-09-19 21:06:21 浏览:910
依法治市在依法治国的关系 发布:2025-09-19 21:06:12 浏览:827
司法怎么解释 发布:2025-09-19 21:05:08 浏览:955
责任书签订根据哪个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19 21:02:10 浏览:902
小民法和大民法 发布:2025-09-19 20:57:39 浏览:833
婚姻法二十四条要废掉 发布:2025-09-19 20:57:38 浏览:746
全国司法网 发布:2025-09-19 20:46:09 浏览: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