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实际车主与登记车主不一致法律责任

实际车主与登记车主不一致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10 05:26:05

❶ 谁是赔偿责任人:名义车主实际车主

本网来讯某部的两个自营院位于公路两侧。虽然公路上设有限速40公里和前方人行横道等警示标志,但经过此地的车辆行驶速度都比较快,有的甚至超过100公里。战士小王有一天到对面营区办事,刚走上人行横道,就被一辆疾驶过来的面包车撞倒,送到医院抢救花费4万多元才恢复健康。当地公安交通部门认定,该车驾驶员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小王出院后,向该车行驶证上登记的车主某私营企业要求赔偿时遭到拒绝。理由是该车不是他们企业的,是他人冒名登记的。小王无奈,在部队的支持下,起诉到驻地人民法院。庭审中,该企业却拿出了一份合同,说该车在出事前已经卖给了第三方,只不过没有登记过户。第三方虽然主动承担责任,但是没有赔偿能力。小王应向谁索赔? 评析: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损害赔偿责任一般由机动车行驶证上登记的所有人承担

❷ 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实际车主和登记车主不一致,登记车主是否要列为被告

可以把登记车主和实际车主同时列为被告,至于他们有没有关系,这个他们会在法庭上自己为自己辩解。

❸ 机动车驾驶人与登记车主不是一个人的时候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怎么承担

律师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肇事车辆车主和司机不一致的情形,当事人也经常被类似问题困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意见的规定,秦律师提醒读者朋友:在交通事故中,司机和车主之间的责任划分不能一概而论,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机动车肇事至第三人伤害的,原则上肇事车辆在车管所登记的车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挂户车辆肇事致人损害的,挂户单位(个人)与车辆实际所有人承担连带责任;(注:车辆挂户是指实际出资人和登记车主不一致的情况,例如某家甲想开出租车,但是没有营运证,于是就与某乙出租车公司达成书面协议,约定由某甲出资购车登记在某乙公司名下以获取营运资格,某乙公司抽取部分利润作为提成,但车辆的最终所有权仍是某甲的。) 再次,借用、租用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伤害的,肇事司机和车主承担连带责任。 最后,驾驶员在执行公务或被雇佣开车肇事的情况下,当驾驶员承担次要责任时,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驾驶员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时,与雇主承担连

❹ 车辆登记车主与实际车主不一致时怎样处理

交警部门是不认可你们写的东西的。出了事故后原则是由驾驶员来赔偿的,一般由保险公司来赔。不够部分,由驾驶员来赔,驾驶员无能力赔的情况下受害人再找车主赔。发生交通事故后通知保险公司、交警。关键是投保时的受益人写的是谁,是买车人还是卖车人,如是卖车人在理赔时还要卖车人的身份证。如是买车人就不需要卖车人的身份证。

❺ 司机与车主不一致发生事故由谁承担责任求解

张某某之女小张回家的途中所乘坐的车辆与被告赵某所开的车发生相撞,致使小张当场死亡,赵某也受伤。(赵某为无证驾驶)。由于本案赵某驾驶的机动车实际登记车主为一服装有限公司,但是在开庭审理中,该服装有限公司却辩称该车已经转让并交付给某县的信用合作社,故原告张某某要求保险公司、赵某、某服装公司、某县的信用合作社一并承担赔偿责任。不过某县的信用合作联社在开庭审理中则辩称该车辆已经抵押给给他人了,其自己不应该承担责任。本案中对保险公司承担责任是没有异议的。因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伤亡的,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险保险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超过保险限额的损失,按照具体情况承担赔偿责任。该条款明确保险公司先行赔偿已经超越合同义务而上升为法律义务,保险公司成为了交通事故赔偿的第一责任人。但就赵某、服装公司和信用社的承担责任上出现了争议。
【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驾驶员赵某和县信用合作社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服装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理由是服装公司虽然是车辆的登记车主,但是车辆已经转让给了信用社,信用社实际车主。
第二种意见认为,由赵某一个人承担责任。理由是赵某是事故的直接制造着,车辆作为运输工具,应该由直接实施者承担责任。
第三种意见是赵某、服装公司、信用社均应承担责任。虽然机动车转让给了信用社,但是实际的登记车主仍然是服装公司,服装公司理应承担连带责任。
【管析】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
理由是:第一,机动车为动产,实行交付主义,本案中服装公司已经将车辆实际交付给了信用社,那么信用社就是车辆的实际所有人,服装公司在本案中也不存在任何过错,故服装公司就不需要承担责任。
第二,本案并没有相关证据证明信用社在对赵某的选任中有不知赵某无证驾驶的事实。也就是说信用社存在过失,抵押的行为也没有出具证据证明。相关法律规定车主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适用于车辆被盗窃、抢劫等车主意志以外的原因,那么信用社并没有证据证明该种情况,那么车主信用社应该在过错范围内承担责任。刘书林 李 华

❻ 车辆的登记车主与实际出资人不一致,如何认定车辆所有权的归属

如实际出资人承担了购车费用且车辆已交付,车辆的所有权应该归属于实际出资人。原因:

  1. 物权取得须合法;物权取得的方式必须合法,如买卖、赠与、继承等,在登记车主与实际出资人对车辆归属有争议的情况下,因实际出资人承担了购车费用并且获得该车辆,其取得的方式具备物权须合法取得这一核心要件,

  2. 交付是车辆所有权发生变动的要件;民法通则第七十二条规定:“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3. 车辆行驶登记仅是行政管理手段,不具备物权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执行案件中车辆登记单位与实际出资购买人不一致应如何处理问题对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复函》中也支持了这种观点。

❼ 由谁来承担赔偿责任:名义车主实际车主

某部的两个营院位于公路两侧。虽然公路上设有“限速40公里”和“前方人行横道”等警示标志,但经过此地的车辆行驶速度都比较快,有的甚至超过100公里。战士小王有一天到对面营区办事,刚走上人行横道,就被一辆疾驶过来的面包车撞倒,送到医院抢救花费4万多元才恢复健康。当地公安交通部门认定,该车驾驶员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小王出院后,向该车行驶证上登记的车主——某私营企业要求赔偿时遭到拒绝。理由是该车不是他们企业的,是他人冒名登记的。小王无奈,在部队的支持下,起诉到驻地人民法院。庭审中,该企业却拿出了一份合同,说该车在出事前已经卖给了第三方,只不过没有登记过户。第三方虽然主动承担责任,但是没有赔偿能力。小王应向谁索赔? 评析: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损害赔偿责任一般由机动车行驶证上登记的所有人承担?但这仅仅是认定道路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责任主体的一般原则。 根据我国法律,名义车主与实际车主不一致的情形的赔偿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名义车主一开始就知情。有的单位或个人,在购买机动车后,为了运行的方便,经他人或单位同意后,将机动车登记在他人或他单位的名下,有的甚至向他人或他单位交纳一定的费用,这时名义车主就对机动车的运行产生了一定的支配权,或从该机动车的运行中获得了一定的利益,此时应由机动车运行的支配者或运行利益的获得者也就是名义车主和实际车主共同承担连带责任。二是名义车主事后知情。有的机动车实际所有人将机动车登记在他人或他单位名下,他人或他单位开始并不知情,但后来知道了真实情况,既不主动要求变更所有人登记,也不收取任何费用,而是放任他人冒用自己的名义,这就具有一定的过错。此种情形下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损害赔偿责任,应由实际车主承担,但名义车主在实际车主无能力赔偿的情况下,应当承担垫付责任,然后再向实际车主追偿。三是名义车主根本不知情,在这种情形下,名义车主既不能控制支配该车的运行,也没有从该车的运行中获得任何利益,让其承担责任,有违物权法原则。所以,在查实名义车主确实不知情的情况下,应当由实际车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名义车主在此时须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证明自己根本不知情方能免责。本案中,行驶证上登记的是某私营企业,而该企业根本不承认该车属自己所有,那就应举出充分的证据来推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登记公示,否则就不能免除对小王的损害后果的赔偿责任。 对于该企业提出车辆已经卖给第三方只是没有过户的说法,也应当结合证据情况进行综合认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条规定,“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应当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登记。”但这一登记程序是否进行并不影响机动车所有权的转移。因为机动车在世界各国都认为是动产,动产物权的转移,是以交付为准的。所以,如果查明机动车的所有权已经发生了转移,只是未办理相关登记过户手续,对该车所发生的交通事故由现所有人承担责任是符合物权法理论的。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批复中也明确,机动车原所有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只能根据相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一定的处罚。但在本案中,该企业如果不能证明该车辆没有实际交付或合同并未实际履行,该车的所有权依旧不能产生转移的效果,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❽ 车辆登记的车主与实际车主不一致,无买卖关系,出现交通事故由谁承担责任,无法律依据

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的登记,分为注册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和注销登记”、“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应当及时办理转移登记”。根据上述规定,公安机关的车辆登记属于车辆所有权的登记。由于承担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依据不应是车辆所有权的归属,而应是能够支配车辆运行并从车辆运行中获取利益的人。在车辆买卖中,出卖方、购买方在各自履行完毕车辆交付、价款支付的义务后,虽然没有到公安机关办理车辆的过户手续,但是否办理车辆的过户手续应属双方车辆买卖合同纠纷中所处理的问题,与车辆交付后该车发生交通事故没有任何因果关系。车辆交付后该车的行驶和营运是在实际支配人即购车方的控制下,出卖方既不能支配车辆的行驶和营运,也不能从车辆营运中获得任何利益,仅依据出卖方是登记车主,名义上的所有权人就令其承担民事责任,有失公允。因此,如车辆登记车主与车辆实际支配人不一致时,登记车主对该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不需承担垫付责任。

热点内容
遂昌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9-19 05:59:25 浏览:357
高邮阳光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9-19 05:42:10 浏览:321
开除员工按劳动法怎么赔偿 发布:2025-09-19 05:35:24 浏览:828
2016年行政法讲义 发布:2025-09-19 05:02:28 浏览:268
法治与法治课 发布:2025-09-19 05:01:03 浏览:474
员工量化处罚与劳动法 发布:2025-09-19 04:53:13 浏览:696
法官入额笔试真题 发布:2025-09-19 04:52:38 浏览:799
司法权政府 发布:2025-09-19 04:46:41 浏览:213
司法考试制度改革 发布:2025-09-19 04:41:20 浏览:773
论述民法的性质论述题 发布:2025-09-19 04:31:49 浏览: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