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与法治课

法治与法治课

发布时间: 2025-09-19 05:01:03

道德法治课程特点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它不同于以往的教材,更注重儿童的品德教育和生活实践。在开始学习这门课程时,我曾认为它和以前的教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随着培训的深入,我逐渐发现它与我之前的认知大相径庭。

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老师对每个单元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生活性,课程内容来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2)开放性,课程内容灵活多变,能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3)活动性,课程强调通过活动引导儿童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不应单纯地为了教而教,而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课程内容涵盖了思想性、科学性、现实性、综合性、活动性等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展开,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旨在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各种基本知识。教材内容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注重引导儿童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长与进步。

通过几位老师的指导,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健康成长。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关注儿童的知识学习,更注重他们的品德修养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Ⅱ 道德与法治课上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一、注重导语,在开课前,导入部分,一定要精心打磨,不能随意,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用好导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

二、巧设提问,教学中,很多老师的提问往往很随意,问题必须要事先精心准备好,临时提问也要注意用词。

三、善于鼓励,批评要有,但有时鼓励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鼓励有许多种,但不要太过于形式,如有些课堂,只要一回答问题,老师就说:同学们表扬他,然后就是一阵掌声,这种表扬是无效的,有时还起反作用。所以表扬学生,鼓励学生要多形式,更要注意方法。

四、幽默用语,在信息时代,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网师,他们是在网上上课,不能实时观察学生,学生的注意力又有限,怎么办呢?怎么吸引学生?通过很多视频大家可以看到,优秀的网师,他们除了高深的专业功底外,在上课用语上都很幽默。所以老师在现代课堂也要转变一下自己的思想,上课的用语。

五、巧用红星云,现在的红星云为中宣部下的APP ,里面有许许多多善于时政的文章和视频。有许多不易讲解而又能在上面找到视频的课,我们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相关视频,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气氛,加深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Ⅲ 怎样上好一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1、新课导入生活化
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
2、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 境,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教学活动生活化
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Ⅳ 小学生怎样学好道德与法治课

小学阶段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十分重要。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关键性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接受怎样的教育,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新的认识,从基本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1.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要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之后就会提升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去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必要的,这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思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也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总体上难度系数要大一些,但是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并且参与到其中就能够对知识进行总结,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针对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自我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让学生能够跳出以前的漩涡。
2.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
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有效传播的效率,就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探究欲望,才能不断地产生对学习的新鲜感,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的留白在最近几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广和使用,并且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并不是一味向学生灌输学习的内容,而是要给学生留下一部分思考的时间,以此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探究性认识,提升探究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这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此种教学设计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中能够让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突出特定的思维和习惯,找出更加科学的答案,由此提升学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现代化教育理念当中非常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位置明确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此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思想,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增加交流和互动,适当进行角色的互换。其次,适合进度和方向,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使用多种方式营造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若是学生的兴趣点比较低,教师就需要究其原因,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更多的了解和反应,明确地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改变沉闷的课堂环境,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重新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革新教学思维,由此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学对策。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对整个教学的环境和教学的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进步。在此形式之下,面对教学的内容,面对教学的环境以及教学的目标,需要教师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综合研究各类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学习要素,做好教学的准备和设计,由此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教授知识,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4.评价方式多样,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有助于教师获得教学反馈,同时有助于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及时发现自身学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达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上学路上》一课教学结束之后,我不是以书面成绩简单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而是根据学生本堂课参与度、小组合作效率、提堂提问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参与度越高,小组合作效率越高,回答问题正确率越高,最终获得的评分也就越高。除了我本人作为教师参与评价之外,我还请学生对自己本次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请小组成员彼此互评。这种多样化评价主体的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积极性,他们觉得自己也被当作课堂主人公,相当有成就感。评分完成之后,我挑选出得分最高的前三名同学,对他们进行了公开表扬,每人得到奖励,还鼓励其余学生向这三位同学看齐。学生羡慕极了,表示自己下次也要更努力学习,以获得大家的认可。

Ⅳ 如何上好一堂道德与法治课课

如何上好一堂道德与法治课课如下:

新课导入生活化。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政治简介:

政治(Politics)是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

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方面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权力的追求以及某些心理满足等,对于各种权力主体来说,都是政治运行的基本动力。政治作为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的各种支配行为和以对国家的制约性权力为依托的各种反支配行为。

如统治行为、管理行为、参与行为、斗争行为、领导行为、反政府行为、权威性影响、权力竞争等。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是都以利益为中心,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支配性和相互斗争性。

政治作为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上述特定行为的相互作用。如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管理与参与的关系、权威与服从的关系、相互斗争的关系等。这些关系又基本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所具有的必然性。

Ⅵ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哪些

《道德与法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挚爱生命,热爱自然。 ·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 ·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

(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 ·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阿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 ·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 ·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 健康、安全地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l.按时作息,生括有规律。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7.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 8.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9.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 10.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1.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12.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

愉快、积极地生活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在成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积极向上 4.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 5.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 6.在成人帮肋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7.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学会做事,学会关心
1.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 2.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 4.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6.能初步分辩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 7.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8.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9.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誊。 10.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11.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 12.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热点内容
林秀芝律师 发布:2025-09-19 06:55:44 浏览:732
四川司法鉴定执业指引 发布:2025-09-19 06:53:59 浏览:801
劳动法公司特种作业人员 发布:2025-09-19 06:49:04 浏览:560
上班7年年劳动法怎么说 发布:2025-09-19 06:41:51 浏览:807
孩子安全条例 发布:2025-09-19 06:20:15 浏览:311
从严治党重在厉行法治 发布:2025-09-19 06:20:15 浏览:724
交通法规名词 发布:2025-09-19 06:11:47 浏览:576
消防法条例实施细则 发布:2025-09-19 06:11:47 浏览:4
作文法律知识700字 发布:2025-09-19 06:05:08 浏览:151
遂昌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9-19 05:59:25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