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业管理文件的法律效力

行业管理文件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12-13 13:36:54

1. 部门规章法律效力

一般情况下,地方规章和部门规章在各自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
立法法》第八十二版条规定:部门规权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立法法》第八十六条第三项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2. 行业行为规范具有法律效力吗

首先遵守法律,法律没有的,找国家规定,找不着,在找行业规定

3. 地级市政府行政文件法律效力问题

地级市政府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地区的实施细则、规章,规章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
地级市政府制定的规章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4.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有什么区别效力哪个大

地方抄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属于袭同一效力位阶,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如果出现冲突的话,由下面的方式进行选择地方性法规或者部门规章:

1.先由国务院裁决,如果国务院认为适用地方性法规,则适用地方性法规的相关规定;

2.但是若国务院认为应适用部门规章,则需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PS:我国法律体系的法律位阶共有五级,分别是: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5. 《规定》《意见》具有法律效力吗

规定和意见要看具体的制定部门和法律程序,可能是法规、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都有可能。内只要不和上容位法律抵触,并符合制定程序,在一定范围内都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来说,国家机关以“国家机关以令第**号”公布的,属于部门规章,依法制定并公布的,肯定有法律效力;对于国家机关发布的《xxxx的意见》(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查处广告违法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反复适用,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6.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需要分情况来看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具体规定如下:

1、第十四条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2、第十五条企业对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产品,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申请产品质量认证。

(1)认证合格的,由认证部门授予认证证书,准许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规定的认证标志。

(2)已经取得认证证书的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以及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

(6)行业管理文件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1、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

(1)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对于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

2、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统一管理。行业标准的归口部门及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公布该行业的行业标准代号。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网络—国家标准、网络—行业标准

7. 行政法规和政府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行政法规,属于法律范畴,具有法律效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因此,制定行政法规是宪法赋予国务院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国务院推进改革开放,组织经济建设,实现国家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行

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行政法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2、政府文件属于规范性文件,一般仅仅是行政文书,对一定范围的人或事有约束力,而不像法律有普遍约束力。

“规范性文件”是法律中经常出现但又并不局限于法律领域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指具有规范性(即规定权利和义务)的、适用于不特定对象的各种文件。在非法律领域,“规范性文件”主要被用来指对某一群体具有纪律约束力的文件。

例如,2013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就将共产党的某些纪律性文件称为“规范性文件”。正因为“规范性文件”也用于法律之外的领域,因此有的国家机关或者学者有时会使用“法律规范性文件”或者“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概念来特指那些法律上的规范性文件。

但一般的政府文件会做出相应的规定,但具体到个案时还是会根据文件再套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则此时就具备了法律效力。

(7)行业管理文件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政府文件(各级司法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

“规范性文件”是在法律体系中数量可观、对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重大影响但其性质和地位却又不甚明确的一类法律文件。

在法律缺乏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对于这类法律文件的界定和对效力等级的确定都只能在坚持法律体系统一性的前提下依据现有的法律规定予以推论。

正是基于这个指导原则,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部门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与规范性文件不加区分的做法是错误的,目前法理学教科书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规范性文件的效力等级等同于法律、将国务院规范性文件的效力等级等同于行政法规的观点也是不能成立的。

而要解决司法机关规范性文件的乱象,最可行的方法莫过于从宪法解释入手,将这些文件直接纳入现有法律体系的范畴。

当然,要将上述推论和方案真正付诸法律实践还有待于法律予以明确规定。

8. 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管理办法有没有法律效力

规范性文件有

9. 规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首先说,以上问题抄有法律条文支持袭
你们公司后来下发的相关规定,是已经签订合同后的一个补充。
根据合同法61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也就是说,这个规定是合法的,但是需要对方同意。双方协商解决。
既然是双方协商解决,当然要双方签字了。

1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有法律效力吗

不具有法律效力来,因为中共中源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属于行政法规,可由具体的行政和业务单位具体操作执行,不是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因此,制定行政法规是宪法赋予国务院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国务院推进改革开放,组织经济建设,实现国家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

而且党内文件政策不是法律,不符合普遍性原则,也没有《党务诉讼法》指导操作党务诉讼,更没有司法机关受理。

政府文件一般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公民和组织制定并下发的除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具有普遍约束力。

(10)行业管理文件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法律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本章所讲的法律效力,即狭义的法律效力。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热点内容
中国民法由来 发布:2025-09-18 15:23:23 浏览:611
职业道德准则是 发布:2025-09-18 15:15:47 浏览:610
劳动法工资计算表格 发布:2025-09-18 15:12:18 浏览:248
换法院要 发布:2025-09-18 14:53:42 浏览:232
台湾行政法学家汤 发布:2025-09-18 14:52:35 浏览:271
劳动法的保护有哪些 发布:2025-09-18 14:51:15 浏览:420
道德与法治爱上双包胎 发布:2025-09-18 14:41:21 浏览:206
什么是法学方法 发布:2025-09-18 14:40:21 浏览:691
武昌律师咨询 发布:2025-09-18 14:38:03 浏览:322
下列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形式有 发布:2025-09-18 14:38:02 浏览: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