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记录单法律效力
A. 请问一般护理记录单与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有什么区别
危重护理记录单有每次测量生命休征的记录,一般护理记录单是记录病情变化的.我们这就是这样分的.
B. 一般护理记录单书写样本
护理记录是护士在进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反映、各项医疗措施落实情况的具体体现及其结果的记录。护理记录,不仅能反应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学术及管理水平,而且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料,在涉及医疗纠纷时也是重要的举证资料,是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功能制护理的影响,护理记录的内容不规范,护理记录的质量不保证。下面笔者就有关护理记录的研究资料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 护理记录书写的意义
护理记录是医疗护理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患者在生病住院期间的全部医疗护理情况,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内涵,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具有极强的法律效力。护理记录加强了医护患关系的沟通,提高了护士的观察、沟通、文字书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增强了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2 护理记录书写的内容
2.1 入院评估表 患者入院后护士通过与家人或家属交谈询问病史,护理查体和病情观察,阅读门诊病历及检查结果等方式,收集与患者疾病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主要包括:(1)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婚姻、文化程度、入院时间、入院方式。(2)入院诊断,收集资料时间。(3)护理查体: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神志、表情、全身营养、皮肤黏膜、四肢活动、过敏史、心理状态。(4)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大小便习惯、嗜好。(5)病史情况:简要叙述发病过程及院外诊疗情况,入院目的。以上资料要可靠,记录应全面、准确、实事求是,首页应当班完成,即哪一班来的患者,由当班护士完成。
2.2 护理记录单(PIO) PIO是护理病历的核心部分,护理记录过程体现出动态变化,即以PIO方式记录。P-problem(问题),I-intervention(措施),O-outcome(结果)。此护理单把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措施依据、效果评价融为一体,更便于记录,书写过程中不必强调把护理诊断、措施、结果分别列出,而是体现到护理病程的记录当中,具体以下几点:(1)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避免反复多次记录雷同的护理问题,而没有护理措施效果评价。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记录患者的自觉症状、情绪、心理、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以及患者新出现的症状、体征等。针对病情所实施的治疗措施和实施护理措施后的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认真如实地记录。(2)记录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结果,以便观察病情,但不要记录属于主观分析的内容。护理操作的内容应记录操作时间,关键步骤;操作中患者的情况,操作者签名。(3)临时给药时应记录药品名称、剂量、服药后患者的反应等。(4)强调生命体征为记录重点。如患者有症状时医生未给予处理意见,嘱“观察”,“观察”同样也是医嘱,护士要记录医生的全名和医嘱观察的内容。(5)患者出院当日或前1日,应写明病情及转归情况以及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要交待的健康问题。(6)手术患者前1日应记录患者的术前准备,病情有无变化等;手术当日记录要及时,术后前3天每班至少记录1次,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出院当天记录手术患者的术后伤口情况,有无引流管、拆线否以及需要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的健康教育指导内容等。
3 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于患者出院前1天写好,一式两份(患者带走一份),针对患者不同疾病、心理、治疗护理情况,生活习惯,指导包括饮食、休息、用药、复查及有关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和有关注意事项。尽量具体化,不要只写原则性的文字,要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或模式化。
4 书写护理记录相关的注意事项
(1)书写格式:首次护理病程记录顶头写年、月、日,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写患者入院第一天的情况、描写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心理状态,对病情的知晓程度,根据观察到的护理问题的轻重缓急,把当天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写上,包括心理状态分析及家属的配合情况,同时还要记录入院宣教情况。记录完另起一行右首签全名。(2)护理病程记录中,要避免反复多次记录雷同的护理问题,而没有护理措施效果评价。要多体现护理手段,而不是只执行医嘱。(3)护理记录过程中要体现患者心身方面的变化,并把健康宣教的内容能恰如其分的记录其中。另外,要把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有关患者的护理内容准确记录。(4)护理记录单要前后呼应,即前面有的护理问题,其效果评价,可能是短期的,可能是长期的,要根据情况进行交待其原因。(5)护理记录单有关内容要与医疗病历相吻合,不能有出入,以免引起法律纠纷。(6)初写护理病历,护士长要统筹安排,合理分工,选择有经验的、高年资的护师书写,护士长要做好指导,保证病历质量。(7)危重、抢救患者的护理病程随时记录,普通患者根据情况记录。一级护理每天记录,二级护理2~3天记录,三级护理3~5天记录。
5 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问题
5.1.1 护理记录不能体现护理动态过程 护理记录是住院病历的一部分,但护理记录为阶段性护理记录,总结性少。而目前护理记录无全国统一标准,未确定护理频率,多数护士只记录某一天、某一时的病情记录及护理措施,这种护理记录不能完全体现护理动态过程。
5.1.2 护理记录不能体现护理行为 护理记录内容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多数护士记录的内容为患者的病情以及医嘱的内容,造成与医疗内容重复,而护士实施护理措施后出现的护理效果以及观察到的病情在护理记录中又未体现,护理记录不能真正体现护理行为。如:对腹腔穿刺的患者,护理记录中护士所描述的术中顺利,病情平稳,就不应为护士记录,因为护士并未参与手术,而护士对手术名称、时间、麻醉方式、麻醉清醒时间、穿刺局部情况、生命体征及注意事项等记录常出现不完整现象。
5.1.3 护理记录不全 部分护士随时记录的意识不强,临时性护理记录不全,护士只是机械地按照有关规定记录,对于临时性的病情观察、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记录少或漏记,夜班护士出现此现象比较多。如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停止1周后的某天夜里出现恶心、心慌不适、烦躁,当班护士未做护理记录,只口头交待给下一班的护士,而在下一班患者突发呕血,这种情况说明了护理记录的疏忽、缺陷,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5.1.4 护理记录连续性差 我国大多数医院都存在护士缺编的现象,护士忙于治疗,顾不及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病历的书写,所以护理记录少记甚至没记,致使护理记录不完善。要体现出护理的连续性,特别是上一个班次患者采用治疗和护理措施后而在下班次出现结果的,下一班要准确地记录患者的反应过程和变化结果,有时需要连续几个班次记录。而部分护士只遵照规定的护理频率记录,没有按照具体的情况连续记录。
5.1.5 护理记录没有体现因人施护和因病施护 相同专科的护理记录内容大致相同,只体现出因病施护,而没有体现出因人施护和因需施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护士的业务水平低,找不到护理的重点;二是护士过多地依赖陪护,没有去亲自观察;三是只遵循疾病的护理常规,缺乏创新,造成一种疾病的护理记录基本上一致,体现不出病种差异和个体差异。
5.2 对策
5.2.1 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实施后,对护理记录的内容及书写者均提出了严格要求,迫切需要提高护士各方面的素质,应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要求护士在书写护理记录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加强护士的法律知识学习,帮助护士分析护理差错、事故与护理记录的法律关系,使护士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举证中的重要作用,树立起医疗纠纷重在防范的观念。
5.2.2 规范管理,切实做好护理记录 相对固定管床护士,使每个患者都有自己固定的管床护士,管床护士负责书写阶段性日常护理记录,值班护士负责书写临时性护理记录。
5.2.3 合理安排班次 保证管床护士与自己所管患者连续接触,以全面系统地收集患者的资料,总结性地记录护理记录。
5.2.4 根据专科特点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程序 对每位患者的护理重点进行重点观察、重点护理、重点记录,充分体现因人施护、因需施护的护理记录。
5.2.5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长期以来,护理队伍层次高低不一,知识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以中专水平为主,知识面较窄,沟通交流障碍,以至于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健康需求,所以,护士进行继续再教育的学习尤为重要,除了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相关的人文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5.2.6 加强护理记录书写的质控 质控人员要不定期检查,以保证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
总之,护理记录是整体护理工作的精髓,最能体现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工作的价值,必须认真记录。
C. 护士伪造体温单和护理记录单该负什么责任
如果在医疗纠纷中,护士伪造了体温单和护理记录,就相当于院方伪造,篡改病历,将被退订院方存在过错,是要负法律赔偿责任的,但是责任主体是院方,院方赔偿后可对护士人员进行相关处理。如果没有被病人起诉,就是医院内部问题,按照相关规定对护士进行处罚。
D. 医院提供的病程记录与护理记录单不一致应定性为什么性质
医院提供的病程记录与护理记录单不一致,这个只是小事情,因为护理记录单,也就是护士随时的一记录
E. 护理记录单书写规范
为切实减轻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负担,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护理交接班制度,保证患者安全,现将有关要求和格式规范如下:
1. 护理文书应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推行表格式护理病历书写。
2.护理文书应由在本医疗机构注册的执业护士书写并签名。未注册护士、实习学生不能单独签名,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采取以下方式署名:老师(注册护士)/学生姓名。
3. 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单、危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单,均可采用表格式记录。
3. 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单、危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单,均可采用表格式记录。
(1) 体温单:楣栏及栏书写齐全,无漏项。
(2) 医嘱单:护士应及时、准确执行,并做好谁执行谁签名,字迹清晰。
(3) 手术清点记录单:应在手术结束后及时完成,由手术医师、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签名。
(4) 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需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标点符号正确。
4.病历书写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24小时制记录。
5.护理文件书写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体现患者病情动态及护理的连续性:包括病情观察、中医辩证施护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健康教育、情志护理。
6. 因抢救急危重症,未能及时记录的,当班护士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抢救完成时间及补记时间。
7.护理文件各项目和日期填写齐全,版面整洁,书写清晰,字迹工整,表述准确、无刮、涂、贴等现象
8.为使护理书写内容与其病历资料有机结合,相互统一,避免重复和矛盾,负责护士应多与主管医生沟通,使护理记录中的病情记录和一些客观资料与医疗记录保持一致,特别是反映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的数值,必须与医疗记录相符,做到“谁实施、谁记录、谁签字、谁负责”,确保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拓展资料:
护理文书记录的意义:
1.诊断治疗护理的依据 病案是医务人员临床初中的原始记录文件,完整的病案记录是诊断、治疗、护理的重要依据。当病人出现危急情况,或再次入院治疗时,都需要根据既往的病案资料加以综合判断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处理。
3.医院管理考核的重要信息和参考 病案的书写与记录可反映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它既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信息,又是考核医护人员的参考资料。
4.医学统计的原始记录 病案资料是医学统计的原始记录,可提供防病治病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F. 病历具有法律效力吗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记录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医疗部门记载病情、诊断和处理方法的记录,每个病人一份。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在医疗活动中,以下这些文书记录都属于病历资料: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它是最直接、科学、系统的医疗信息资料的汇总,其价值,除了作为医务人员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及医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外,也是患者健康情况的档案。
病历是法庭上不可或缺的证据和材料,是医务人员执行医疗行为的依据和记录,也是医务人员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正确、合法的依据。在医疗纠纷中,病历资料是最重要的第一手的证据材料。掌握病历资料,是对医疗纠纷做出准确鉴定与判断其性质以便做出正确处理的前提条件。而且,病历也是医疗机构作为相关法律纠纷既非原告亦非被告的第三方,负有不可推卸的证据提供义务,如交通事故伤害、刑事伤害、民事伤害、工伤事故伤害、伤病后的保险费偿付等。在各种讼争中,病历资料往往能起到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病历还在越来越广泛的民事服务,如婚检、补办出生证、体检(招工、征兵、办驾照)、公证,乃至私人传记撰写、家族族谱续修、考古、甄别骸体等活动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这些“诊、疗、教、研”之外领域里的病历,已成为一种法定证据,其保管、使用与撰写,都应遵循相关的规范。
G. 自己写的护理记录别人直接用上了犯法吗
自己写的护理记录,别人直接用上。犯法吗?这是抄袭别人的东西,是犯法的。
H. 护理记录属于客观判断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记载,它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在临床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上、法律上、护理行政管理上均有其特殊价值[1]。护理记录直接反映护理工作的内容、步骤、质量与效果,并为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2]。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包含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护理记录是根据医嘱和病情对病人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4]。就已将护理记录限定在客观资料范畴内,要求护士在护理记录中客观的反映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对患者实施的具体观察及护理,使之更好地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5]。现将我国目前护理记录现状及对策综述如下。
1 护理记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内容和表达方式的问题 护理记录的客观性是一种管理要求,但在实践中却经常出现记录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如血压偏高、生命体征正常等[6]。
1.2 护理记录不真实 主观表现在记录涂改、重抄、记录前后矛盾、对意外事件记录不真实、对病情记录观察记录不真实等[7]。如:医嘱为流质,护理记录为半流质,导致病人再次出现胃出血的并发症,引起不应该的医疗纠纷。
1.3 护理记录不准确 内容重复记录,且两者不一致,有医嘱无记录、有记录无医嘱,医生要求执行医嘱时间与护士执行医嘱时间不一致[8]。记录不及时,缺乏客观性,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护理记录上无患者及家属任何主诉,均是护士的主观判断。
1.4 护理记录不完整 主要表现在缺项、漏项、记录太简单,特别是关键内容缺乏整体观念和动态观察记录,不能体现护理程序[9]。如临时医嘱执行后漏签字、高热患者无降温记录、为病人作完治疗后无记录等。
1.5 主客观资料认识不清的问题 在护理实践中由于对病例的主客观资料认识区分不清,记录中常出现主客观判定混淆、客观判定主观否定、客观资料人为转化等情况,影响着护理记录作为客观资料落实的深入和其法律的价值,造成自身的举证不利和保护不当[10]。
1.6 记录的重要性、分散性、复杂性 每位病人入院后,既要书写护理入院录,又要书写与入院录相类似的护理交班记录,遇到危重病人时,需书写特护记录单及出入院记录单,又要在护理交班记录中重复书写与特护记录单中内容相类似的病情变化,即病人的病情变化即记录在特护记录单又要在护理交班中记录,而出入量记录又在另一单中记录,故以往的记录显得重复、分散、复杂。这样即浪费了时间,又无真正意义上的作用[11]。
1.7 记录的不及时性 传统的护理病情记录单,除特护记录外,护理交班记录由于设计格式上的不合理,不能及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但病人的病情是随时变化的,无论是二级护理病人或三级护理病人,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是病情转为危重的信号。当护士发现一个微小的病情变化时,往往没有及时记录,有时只作口头交班,容易造成疏忽,以致遗漏,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 对策
2.1 加强护理理论学习,明确护理记录指导思想 在护理记录的过程中经常困扰护士的问题是写什么?最简单的回答应该是做什么写什么。为此我们开展护理理论的学习,明确护理活动的指导思想。包括病情观察、准确判断、正确处理、及时评价效果。护理工作只有根据疾病、特殊检查、治疗的常规观察内容一丝不苟地执行,才能把严重的情况控制在初始阶段[12]。
2.2 护理记录书写是目前护士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 它不但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护士素质,书写的清晰、整齐、规范是一个护士文化水平和工作态度的反映[13]。病例资料具有特殊价值,必须规范化,实行统一标准,时间书写也应如此。目前存在时间书写不规范,am及pm书写不按要求,字迹潦草,忙时一不小心用错颜色,结果是刮、擦、撕、重写,更加忙乱。既影响工作情绪,又影响病历质量。
2.3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法律意识 使护士认识到护理记录不仅反映护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同时也是法律依据。管理者应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重视程度[14]。
2.4 加强业务学习 认真学习和正确理解整体护理内涵、学习疾病护理常规和专科护理知识,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改善护理记录的质量。组织培训,以点带面,全面落实[15]。
2.5 加强工作的责任心 护理记录书写应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护理记录的主要内容应反映病情观察情况、实施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时间应准确。
2.6 加强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 护士长要经常检查住院患者护理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指导正确书写。对书写的护理记录,护士要自查自评,以减少护理记录“带病”归档[16]。
2.7 简化护理病历书写 将特护、护理交班、出入量3种记录合为一种记录,采用特殊符号及免记单位的方法,简化了文书工作,避免了以往记录中的重复。同时,能使接班护士只需在一张记录单中就能明了病人的病情,也有利于医师能简单明了的了解病人的病情[17]。
2.8 健全法律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以往当病人出现某些症状时,由于不需要立即记录,护士有时只把某些症状汇报给医师,而自己没有多加思考,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改进后的护理病情记录,当病人出现某些症状时,护士必须对相关的表现作出记录和判断,而护士对自己所记录的,必定要负法律责任的,故促使护士多了解病情,掌握病人的动态变化,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加强了工作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总之,在护理记录主客观资料上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应辩证的看待处理护理记录的主客观资料,注重规范和完善各种护理记录,注意各记录间的相符性,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
I. 护理文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最好还是具体看。
笼统的讲,护理文书自然是有法律效力的。
但具体某条某款是否有效力,这是未定的。
并不是说,护理文书有法律效力,因此所有的内容都是合法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