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登记法律效力
A. 关于船舶转让的法律问题
最好是公证,公证是受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护的。公证处的公证收费计算,请到当地公证处详细咨询,各地可能不一样。 以下是国家公证收费标准:
收费项目
收费标准
一、证明法律行为
1、证明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转让、买卖及股权转让
标的额200万元以下部分,收取比例为0.25%,按比例收费不到200元的,按200元收取;200万元—1000万元部分,收取0.2%;1000万元—5000万元部分,收取0.1%;5000万元—1亿元部分,收取0.05%;1亿元以上部分收取0.01%。
2、证明其他经济合同
标的额2万元以下的,收取比例为1%;2万元—10万元部分,收取0.6%;10万元—100万元部分,收取0.4%;100万元—300万元部分,收取0.2%;300万元—500万元部分,收取0.1%;500万元以上部分,收取0.05%。
3、证明民事协议
每件收费200元,涉及财产关系的加倍收取。
4、证明收养关系
生父母共同送养的,每件收费400元;
生父母单方送养的,每件收费600元;
其他监护人送养的,每件收费800元。
5、证明财产继承,赠与和遗赠,按受益额比率收费
20万元以下的按2%收取;20万元—50万元部分按1.5%收取;50万元—100万元部分按1%收取;
100万元以上部分按0.5%收取;最低收费200元。
二、证明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1、证明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国籍、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未受(受过)刑事处分等
每件收费80元。
2、证明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资格、资信
每件收费300—400元
3、证人、证言及书证保全
每件收费100—200元。
4、声像资料、电脑软件保全
每件收费500—700元。
5、不动产的证据保全
每件收费500—800元。
6、其他物证的证据保全
每件收费200—300元。
7、侵权行为和事实证据保全
每件收费500—800元。
三、证明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1、证明知识产权的享有、转让和使用许可文书
每件收费500元。
2、证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授权委托书、公司章程、会议决议或其他法律文书
每件收费300—500元。
3、证明其他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每件收费100元。
四、提存公证
按标的额的0.3%收取,最低收取100元。
代申请人支付的保管费另收。
五、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按债务总额的0.3%收取。
六、办理遗嘱及其他相关业务
1、办理遗嘱公证
每件收费200—300元。
2、保管遗嘱
每件每年收费30元。
3、清点遗产
公证遗嘱的遗产清点,每件收费200—300元;
未经公证遗嘱的遗产清点,每件收费250—400元。
4、确认遗嘱效力
每件收费200—400元。
七、证明对财产的清点、清算情况
1、涉及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每件收费500—1000元。
2、涉及公民家庭的
每件收费200—500元。
八、证明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的设立、变更、终止
1、委托、声明
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每件收费100—200元;
涉及财产关系的:个人每件收费200—400元,
单位每件收费300—800元。
九、依法办理其他公证业务
1、证明抽奖、抽签、评奖及其他现场公证
非营利性的,每件收费500—800元;
营利性的,每件收费500—1500元。
2、证明拍卖、彩票销售
每件收费1000—2000元。
3、证明股份公司成立、股东大会活动
每次收费1500—3000元。
4、查无档案记载公证
每件收费100—200元。
5、招投标公证
标的额不满500万元的,每件收费1000元;
标的额500万元—2000万元的,每件收费3000元;
标的额2000万元以上的,每件收费5000元。
6、认领亲子
每件收费300—500元。
十、提供其他服务的
1、代办公证认证、邮寄事务(认证费、邮寄费另计)
每件收费30元。
2、代写、修改有关法律文书
每件收费30—100元。
3、书面解答法律咨询
每件收费30—50元。
4、保管公证文书(不含遗嘱)
每年收费50元。
5、公证处需调查取证的
每件收费50—200元;去外省市、县调查的差旅费另计。
6、担任常年公证法律顾问
每单位每月收费300—2000元。
7、公证资料翻译费
每一千字60元,不到一千字的按一千字计。
8、涉台公证书副本审查邮寄
每件收费60元。
9、增加公证书副本
每份收费20元。
十一、对已受理的公证事项
1、未经审查,申请人要求撤回的
每件收费10元。
B. 在船舶所有权的登记下“未经登记,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规定与“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的规定有何区别
船舶作为大型动产,转移所有权应进行登记,如果不进行登记就不发生所有权移转的效果;但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的说法意思是在不进行登记的条件下,仍可进行物权处分,但是当第三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主张其物权时,交易人的无权将得不到保障,不能对抗第三人的权利要求。
C. 钓鱼船要不要登记上户
钓鱼船也是需要办理注册登记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住所或者主要营业所的中国公民的船舶都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二条 下列船舶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进行登记: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住所或者主要营业所的中国公民的船舶。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设立的主要营业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法人的船舶。但是,在该法人的注册资本中有外商出资的,中方投资人的出资额不得低于5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务船舶和事业法人的船舶。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机构认为应当登记的其他船舶。
军事船舶、渔业船舶和体育运动船艇的登记依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办理。
(3)船舶登记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十三条 船舶所有人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应当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交验足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文件,并提供有关船舶技术资料和船舶所有权取得的证明文件的正本、副本。就购买取得的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应当提供下列文件:
(一)购船发票或者船舶的买卖合同和交接文件;
(二)原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船舶所有权登记注销证明书;
(三)未进行抵押的证明文件或者抵押权人同意被抵押船舶转让他人的文件。
就新造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应当提供船舶建造合同和交接文件。但是,就建造中的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仅需提供船舶建造合同;就自造自用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应当提供足以证明其所有权取得的文件。
就因继承、赠与、依法拍卖以及法院判决取得的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应当提供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船舶所有权取得的证明文件。
D. 登记对于不动产、特殊动产和一般动产具有什么不同的法律效力不动产和特殊动产是否有包含的关系求解答
中国的动产抵押制度并没有一般性限制条件,仅除《担保法》第37条规定的不可抵押的财产就没什么了。也就是说中国的动产抵押的标的物范围很广,有如下几类:
(一)飞机、船舶、汽车等特殊动产。这类动产的特殊性在于其权属状态以登记而确定,其交易也须进行过户登记。故而有人称其为类不动产,亦可称注册不动产。对这类动产强制登记是国家对那些流动性强、价值较大的动产进行行政管理的需要。对其自可像不动产那样可通过登记来实现抵押的公示效果。
(二)企业之机器设备、农业用具、牲畜。这类动产是企业或农人生产所必须,只能设立抵押之担保方式。因而,我觉得对此类动产应当分别设立专门的登记制度及登记机关。应该说,对这种动产进行专门的抵押登记,规定第三人的查询义务,比较便于第三人掌握。且这几类动产流动性小,采登记制度不会对交易之顺畅产生太大影响。但需说明的一点是,可抵押之牲畜应仅限于生产性牲畜,而对于羊、猪、鸡、鸭之类不具生产力者,则不应允许设立抵押。
(三)企业之产品、材料等动产。此类动产因其流动性较大,允许设立抵押显然不利于对抵押权人及第三人利益的保护。而采取登记制度,规定第三人的查询义务、又势必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因而,此类动产不应允许单独设立抵押,但可与企业其他财产一并设立浮动担保。
E. 船舶依法登记是为了取得船舶的什么权利
登记的法律效力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的效力,即在买卖双方之间或船舶共同所有人之间的效力,能否根据登记确定其所有权的归属?二是对外的效力,即登记对第三人的效力。当实际所有人与登记所有人不一致时,第三人依据登记行事,实际所有人或登记的所有人是否可以否定第三人行为的效力?
依照我国《物权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船舶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里的“登记”,不仅包括所有权的取得登记,也应包括所有权的注销登记。依照该规定的,取得船舶所有权后,未进行取得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同样,船舶所有权转让后,未经注销登记的,也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从该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物权法》强调的是登记的对外效力,未规定登记的对内效力。
如上所述,根据我国的《物权法》,船舶所有权的变动应当依据交付,而不是登记。因此,对船舶买卖当事双方而言,判断所有权的归属,应当依据交付,而不是登记。一旦根据买卖合同进行了交付,船舶的所有权即从卖方转移至买方,至于卖方是否注销登记,买方是否办理取得登记,均不影响买方对船舶的所有权。由此可见,我国的船舶登记不具有对内的法律效力。
F. 船舶登记的船舶登记的效力
船舶登记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从船舶登记机关获取了相应的登记证书来证明其享有的船舶权利,可以对抗第三人。同时,有权悬挂该国国旗在海上航行。
G. 船舶所有权登记在哪儿办理
船舶所有权登记在船舶登记机关办理,每个地方的船舶登记机关不同,建议咨询当地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十三条规定: 船舶所有人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应当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交验足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文件,并提供有关船舶技术资料和船舶所有权取得的证明文件的正文、副本。
就购买取得的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应当提供下列文件:
(一)购船发票或者船舶的买卖合同和交接文件;
(二)原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船舶所有权登记注销证明书;
(三)未进行抵押的证明文件或者抵押权人同意被抵押船舶转让他人的文件。
就新造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应当提供船舶建造合同和交接文件。但是,就建造中的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仅需提供船舶建造合同;就自造自用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应当提供足以证明其所有权取得的文件。
就因继承、赠与、依法拍卖以及法院判决取得的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应当提供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船舶所有权取得的证明文件。
H. 船舶登记需要什么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十三条规定: 船舶所有人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应当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交验足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文件,并提供有关船舶技术资料和船舶所有权取得的证明文件的正文、副本。
就购买取得的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应当提供下列文件:
(一)购船发票或者船舶的买卖合同和交接文件;
(二)原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船舶所有权登记注销证明书;
(三)未进行抵押的证明文件或者抵押权人同意被抵押船舶转让他人的文件。
就新造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应当提供船舶建造合同和交接文件。但是,就建造中的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仅需提供船舶建造合同;就自造自用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应当提供足以证明其所有权取得的文件。
就因继承、赠与、依法拍卖以及法院判决取得的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应当提供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船舶所有权取得的证明文件。
I. 《船舶所有权证书》、《船舶登记证书》有什么区别
一、两者的作用不同:
1、船舶所有权证书的作用:表明船舶所有人依法对其船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证书。
2、船舶登记证书的作用:赋予船舶以国籍和权利义务的行为,即对船舶享有某种权利的人,向国家授权的船舶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的文件,经船舶登记机关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船舶予以注册,并以国家的名义签发的相应证书。
二、两者的特点不同:
1、船舶所有权证书的特点:
(1)以船舶为客体。船舶所有权的客体仅限于船舶,但此种船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船舶。《海商法》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但是用于军事的、政府公务的船舶和2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前款所称船舶,包括船舶属具”。可见,船舶所有权的范围包括船舶本身及其属具。
(2)以登记为公示方法。船舶的性质属于动产,但此种动产具有其特殊性。因此,《海商法》第9条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船舶所有权的转让,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3)船舶所有权人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一方面船舶所有权人负有特殊的法定义务,另一方面船舶所有权人享有一些法定的特权,如责任限制等。
2、船舶登记证书的特点:
船舶登记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从船舶登记机关获取了相应的登记证书来证明其享有的船舶权利,可以对抗第三人。同时,有权悬挂该国国旗在海上航行。
三、意义不同:
1、船舶所有权证书的意义:
船舶使用是指船舶所有人依照船舶性能和用途利用船舶逬行营利的权利,是为了实现船舶的营运目的;船舶收益是指船舶所有人通过船舶的营运而收取的利益,包括运费、租金和相应的利息收人。
船舶处分是指船舶所有人依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某种法律行为而对船舶进行的处置,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如船舶拆解、弃船等,和法律上的处分如将船舶转让、卖与他人、在船舶上设定抵押权等。
2、船舶登记证书的意义:
(1)确定船舶的国籍。航行船舶必须取得某一国家的国籍,从而获得悬挂该国国旗航行的权利。船舶在哪个国家登记,就取得哪个国家的国籍,该国就是该船的船旗国。
我国《海商法》第五条规定:“船舶经依法登记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有权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航行。船舶非法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航行的,由有关机关予以制止,处以罚款。”
(2)确认船舶的权属。通过办理船舶登记,使船舶的权属状况及早得到确认,有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J. 《船舶所有权证书》、《船舶登记证书》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办理了《船舶所有权证书》还要办理《船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回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答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船舶登记证书主要包括《船舶所有权证书》和《船舶国籍证书》。前者公示(证明)船舶的所有权归属,后者是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的法定必要条件之一。
打个比方,类似机动车,船舶所有权证书好比机动车的所有权登记证(大的绿本),船舶国籍证书好比机动车的行车证(小的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