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合同只有正式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壹』 书面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书面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就某一问题书面达成合意。
书面协议是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而签订的书面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或按手印,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协议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侵犯第三人的利益,不能违反公序良俗。
『贰』 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而没有签订,法律效力如何
对于合同的形式,《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条明确规定:
当事人未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但从双方从事的民事行为能够推定双方有订立合同意愿的,
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是以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中的“其他形式”订立的合同。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规定:借款人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等;保证合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2)书面合同只有正式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签订合同的方式
签订合同使用口头和书面形式。经济合同的形式是指经济合同当事人之间明确权利义务的表达方式,也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的表现方法。
根据经济合同法规定,经济合同的形式主要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两种。
1、口头形式。口头形式是指当事人双主用对话方式表达相互之间达成的协议。
当事人在使用口头形式时,应注意只能是及时清洁的经济合同,才能使用口头形式,否则不宜采用这种形式。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当事人双方用书面方式表达相互之间通过协商一致而达成的协议。
根据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凡是不能及时清洁的经济合同,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在签订书面合同时,当事人应注意,除主合同之外,与主合同有关的电报、书信、图表等,也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应同主合同一起妥善保管。
书面形式便于当事人履行,便于管理和监督,便于举证,是经济合同当事人使用的主要形式。
『叁』 书面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依法订立的书面协议有法律效力。协议书是社会生活中协作的双方或数方,为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双方或数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的书面材料,符合规范的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九十三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最后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肆』 书面协议有法律效应吗
签订的协议只要双方主体合法,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合同法第52条之规定,均为有效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伍』 如果合同只有一式一份,有法律效力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只有一式一份,不影响其法律效力。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5)书面合同只有正式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订立一份合法有效的合同
一、合同订立的主体应当具有订定约的资格或合法的授权:合同的主体最少应当为两个主体。如果存在多个主体的,应当以“甲方”、“乙方”、“丙方”等等代称分别区分。
签订合同的主体有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分。
(一)一般自然人作为合同主体签约,需要其本人亲自签名或者摁手印(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也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必要是可保存签约人的身份证号或复印件。签约的自然人一般要是年满18周岁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方为有效。
(二)法人如企业公司作为主体对外签约的,必须是合法存在的法人,一般需要查验对方的营业执照,如果不存在吊销、注销执照的情况,均可作为签约主体。
二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应当在合同上签字或者加盖名章;是非法定代表人签约的,必须查验对方持有合法的授权委托书,审查签约人是否有签约的授权。
三、合同的形式应当以书面形式为主,口头等其他形式订立协议应当注意保存证据。
四、订立的合同应当具有法律效力,避免效力上出现瑕疵: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陆』 只有书面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吗
并非只有书面合同才有效力。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无论口头合同还是书面合同,只要是当事人依法订立的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柒』 什么样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有效的条件:
1、合同内容、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规定、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合同主体具有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3、意思表示真实;
4、其他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捌』 协议只有一份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这个应该不符合法律,劳动合同都是区、市提供的劳动合同范本,里面既有试用期和工资,也有劳动合同时间(包括试用期在内)和正式工资,这样才是一分正规的劳动合同,而且合同双方签字盖章生效后,还可以到劳动部门鉴证(不鉴证合同也是有效的,毕竟有签字盖章),这样的合同已最大限度受到《劳动法》保护,如果单位这方面不完善,那就有违反劳动法的可能,你可以到单位注册地所在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举证倒置,一般由用人单位举出证据,如果证据违法或没有法律效力,就要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法律倾向保护弱势的劳动者。单单就单位没有和你正式签订劳动合同这一条,他们已经违反劳动法了,但是你和单位已经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如果你领工资的时候有让你签字的话,那个签字的东西也是证据,记住:如果工资有问题可千万不要签字领取,要先行询问清楚,看有没有误算或可以改正的余地,如果对方态度强硬不讲理,再利用法律的手段来制裁他们,如果双方能协商解决是最好了。
现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很多,劳动者防不胜防,况且找个工作也不容易,不想和单位撕破脸,但是劳动争议的受理是有时间限制的,在劳动争议发生的60日内提起仲裁,否则过了时限就不受理了,所以有些争议不能等辞职的时候再说,那时候就不灵了~~!
我在单位经常处理员工争议事件,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到你!!
补充回答:
1、你所说的《劳务聘用合同书》在概念上无法界定,因为现在最受劳动法保护的就是经过鉴证的《劳动合同书》,除此之外由于各单位具体情况不同,可以采用临时协议、劳动协议书等形式,但是内容不能违法,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经过盖章签字就是有效的。劳务合同一般针对特殊人员,如海员、出国劳务人员等,你的情况应该属于大多数最普通的一般劳动者,你单位应该与你签订劳动合同,除非他们刻意不想签或者想规避某些权力义务责任(如逃避社会保险等),不知道你单位是怎么想的。就算是自行拟定的双方协议,也应该有转正工资、转正时间、保险福利待遇等重要条款的约定,如果没有这些必要的约定,他们大多数有些不可告人的猫腻儿。你应该提高警惕了!!
对策:合同应该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如果你手里没有,可以要求复印,然后拿着它到所在区县的劳动人事局进行咨询,他们也会给你具体的建议,实在不行就申请仲裁,保护自己!而且行动要快,不要拖着!!!
2、工资条没有签字也没关系,不是打到银行卡上吗?你可以到银行打印帐户明细,这个也可以作为证据的。不要担心。
祝你好运,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