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如何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

如何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

发布时间: 2021-12-19 00:10:35

1. 怎样帮助学生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作为中学生,因为年轻,涉世尚浅,更多涉及的是自身安全方面的法律问题,如打架斗殴,或者遭遇人身侵犯,作为家长和老师,有必要教育孩子们学会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具体的法律条文包括:

A.打架斗殴的法律主要有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

B.根据1997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根据1997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了解了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安全防御意识:如不走偏僻的小路,不独行,不在路上行人少的时间里(如夏日中午、晚上)逗留,尽量有同学陪伴;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轻信网友的邀请,去往何处要和家人或老师、同学留下详细的联系信息,以备不测之时方便寻找;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及时报警,或向旁人求助,或者根据情况采用迂回战术,灵活多变。总之,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自己的伤害减到最小。

另外,如果已经收到身体损害,要及时和大人联系,或者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时刻立即报警,不要在伤害面前畏首畏尾,让坏人为所欲为,继续危害社会和他人。

2.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我认为,针对当前教育实际,小学必须重视法制教育,让小学生从小学好法律,掌握法律知识。这已是教育战线当前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下面是我对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开展小学生法制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增高,给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不良后果。因此让小学生从小学习法律,掌握好法律知识很有必要,通过教育使学生知道法律规定那些行为是对的,那些行为是错的,对学生的行为能起到医治和预防的作用。学生懂法后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法律的约束,在平时就能做到遵纪守法。所以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方明建设。 二、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学校的法制教育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促进他们遵纪守法,提高整体素质。 1.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小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可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及教育读本等书作为教材。在教育中要有针对性,与当前学生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法制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例如,要让学生懂得未成年人不允许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室等场所。因为,如今学生减负后有了较多的空余时间,如果学校没有对学生加强教育和正确引导,他们就容易误入营业性电子游戏室之类场所活动,危害身心健康。又如,让学生懂得自觉抵制有害读物的传播很重要。因为小学生平时喜欢看杂志、画报之类的读物。由于他们年龄小,明辨是非能力差,容易被不健康的刊物所引诱,毒害非浅。学生学了我国颁布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后,懂得未成人严禁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和读物等有关法律知识后,就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再如,近几年父母离婚的学生逐渐增多,这些孩子有的被父母抛弃,无人关心,失去了家庭的温暧,容易走入邪道。学生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后懂得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放弃监护职责等法律知识,使自己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2.开展法律教育的方法。 目前学校法制教育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缺乏经验。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教育。使学生想学,学得好,真正掌握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的知识。 ①开设法制教育课。每周开设一节法制教育课,做到有教学教材,有专职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保证学生学好法律知识,在平时并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测验。 ②进行法制教育主题讲座。学校可请法制专家或学校法制教师主讲,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给学生进行明确学习法律的意义,预防犯罪知识等主题讲座,有目的地对全体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③法制知识宣传教育。可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在语文、常识、思想品德等课中针对学生实际渗透一些法律教育内容,文道结合,细水长流,滋润学生,引导他们增强法制观念。还可组织学生每月搞一次有关法制问题的主题班会或队会,启发学生热烈讨论,提高法制意识。其次,利用学校的板报、宣传窗、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法制教育内容和先进典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④建立法制教育辅导站,学校可以设立法制咨询信箱,每天中午在辅导室有法制教师值班,积极为学生提供有关法制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有关法制方面的问题。 3.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搞好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家庭和社会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搞好法制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①教育要从家庭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法制观念强与淡薄,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法制意识。家长不但要学习法制知识,在家庭中自己的言行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孩子面前不要有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更不要在家里传播黄色或不健康内容。 ②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提高整体素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还需要社会的配合,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社会是一个大学校,如果不给他们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不给他们正确引导,容易使少年儿童走上歧路。因此社会要提供对儿童有益健康的活动场所,多出版一些有利于学生法制教育的书刊、影视等,让他们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 ③各级行政部门评估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不可只看学生的升学率或考入重点学校的指标来衡量,还要看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的效果,以及学生遵纪守法情况。对法制教育搞得好的学校要给予奖励和进行经验推广。 三、 开展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组织建设。 学校法制教育是一项新的课题,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要开展好这项工作必须加强组织建设。 1.成立法制教育领导小组。 目前有好多学校已对小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但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组织。在法制教育工作中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管理上不够规范,教育效果不好。因此要全面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学校应成立法制教育领导小组。

3. 有什么关于中学生的法律知识

中学生属于未成人,对于其保护的法律主要是《未成年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其中关于中学生在学校的法律条款介绍如下:

《未成年保护法》第三章

第十三条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

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第十四条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十五条 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十六条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第十七条 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十八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读学校应当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3)如何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扩展阅读

副标题中推搡学生 ,把学生撵出教室,未经允许私自翻抽屉行为不合法。

没收手机若学校有规定,学生不能携带手机进校;老师发现后也只能是代为保管,在一定时间后需要归还学生,另外老师在保管期间不能去打开手机看学生的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4.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法制宣传

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小学生从小就能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小学生的年龄段大致在6-11周岁之间,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身心发展还不健全,对事物没有完整的鉴别能力,对学校的教育容易接受,但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可塑性很强。目前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东西很多,作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家长,就应当告诉他们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东西是坏的,是不可以做的,让他们逐渐掌握分辨是非的能力。

2、通过事例向小学生传授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使小学生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小学生形象思维好,模仿能力强,通过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授,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你们能够在这里接受教育,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老师不能体罚学生,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的,父母必须抚养他们,他们长大以后必须赡养父母,这是《婚姻法》规定的,偷东西、杀人要被判刑,把人打伤要赔钱,这分别是《刑法》、《民法通则》规定的等等,使他们能从身边的一些事而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并能够按照这些要求去做。

3、注意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学生所处环境对他们有着重要影响。父母作为小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应当通过自己的良好的言行来影响教育孩子。同时,对小学生看电视、上网等进行控制,少儿不宜观看的节目不允许他们观看,对他们看到的不好的社会现象则进行正确引导

5. 小学生200字普及法律知识的心得体会

从这次学习法来律知识的过程源中 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法律是一个公民赖以自我保护的武器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可以寻求法律的帮助
法律是公民用于自我约束的警钟 只有学习法律 了解法律 才能成为一个知法 懂法 守法的公民
法律是国家发展的稳定剂 保障了国家在稳定中走向繁荣
就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 经济生活中 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言 我决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多看有关法律的书籍和节目 增长法律知识 更好的保护和约束自己 从而为成为国家栋梁奠定基础
看看吧 怎么样 大学生帮你写的 绝对超过200字

6. 如何对学生开展相关法律知识教育

首先应该先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最基本的犯罪及刑法。
要让他们知道犯罪的危害性,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存在重大危害。
最好能举几个案例,最有说服性。
着重针对青少年多发案件进行阐述。

7. 给低年级小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怎么样进行比较好

引言: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给孩子全面的知识普及,这样的话,小孩子在成长的时候也能够更加清楚的认知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给低年级小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怎么样进行比较好呢?

8. 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来学习践行法律知识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然后再将法律知识普及给身边的人这样子就可以用实际行动来学习和践行法律知识了。

9. 适合向中小学生普及的法律知识有哪些

除了刑事责任年龄。
普及普及公民

10. 如何让法律走进学校

有很多方法:
一、与司法机关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开展青少年普法共建活动。例如,聘请公、检、法机关人士担任“法制副校长”,定期请法律专业人士到校上法制课,结合校园常见法律问题开展法制教育和宣传。
二、编发简明易懂的法律知识读本,发放到学生手中。校本、思想品德等课程,教师可在课堂上结合读本强化法制教育。
三、在校园内设置图文并茂的法制宣传展板,或者举办法律知识黑板报,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
四、结合重大法制宣传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
五、创造机会“走出去”,联系相关司法机关,安排学生参观拘留所、戒毒所、法制案例展等,采取生动的形式开展法制教育。

热点内容
天枢律师 发布:2025-09-17 22:51:48 浏览:863
侮辱嘲笑有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7 22:28:45 浏览:886
西安司法鉴定中心地址 发布:2025-09-17 21:49:04 浏览:364
法院开庭函 发布:2025-09-17 21:40:51 浏览:994
合同法教学大纲 发布:2025-09-17 21:40:47 浏览:229
行政法第三十六条 发布:2025-09-17 21:35:36 浏览:403
中国古代法治思想 发布:2025-09-17 21:34:26 浏览:7
国企轮班劳动法工作时间 发布:2025-09-17 21:33:31 浏览:263
司法鉴定火灾鉴定 发布:2025-09-17 21:22:12 浏览:135
刑法的不足 发布:2025-09-17 21:16:29 浏览: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