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私采乱挖涉及的法律责任

私采乱挖涉及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26 11:47:58

㈠ 私挖乱采什么罪

私挖乱采致人死亡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非法采矿罪。
何为“私挖乱采”“私挖乱采”是指没有法律资格或违反法定要 求的主体从事矿山开发行为的统称。对于“私挖乱 采”,现今凡是与煤矿开采有关的违法行为均被冠以 “私挖乱采”的“帽子”,仿佛约定俗成。
私挖乱采,根据所侵害的对象不同,将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如,私挖乱采矿产资源的轻则会受到行政处罚,重则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规定: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㈡ 买卖私挖滥采砂石该负什么法律责任

主要是非法采矿罪,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孟宪江法律热线回答你的法律咨询

㈢ 私挖滥采是个什么罪,很严重吗详细一点,有关法律的啊。

一、对私挖滥采如何适用刑法罪名

对以单位名义,取得采矿权滥采、超许可范围开采、擅自进入封闭的井口开采、滥采的;未取得采矿权擅自开采滥采的,以非法采矿或破坏性采矿罪定罪处罚。

对少数人员、临时性纠集、采取隐秘手段,私自打开或另行开口进入已封闭井口盗采煤炭,数额较大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量刑时可适当从轻)。

二、对私挖滥采行为如何正确适用上述二罪名

正确适用上述两个罪名,有效打击私挖滥采行为和犯罪,关键就在于正确把握二者的区别。

1、犯罪分类和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盗窃犯罪属于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范畴,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犯罪属于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范畴,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主要是国家保护矿产资源的管理制度,另也有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等客体。

2、客观特征不同。根据《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非法采矿客观上表现为:未取得采矿证,擅自采矿的(无采矿许可证开采矿产资源的;采矿许可证被注销、吊销后继续开采矿产资源的;超越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开采矿产资源的;未按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种开采矿产资源的;其他未取得采矿许可开采矿产资源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盗窃犯罪的客观特主要表现为秘密窃取。

在我市私挖滥采违法现象的客观特征上,二者还有如下区别:(1)从参与人员和组织程度看,前者人员较多,组织较为严密,有复杂分工,如掘进、安检、通风、采煤等;后者则相反,最明显分工是有“望风”、“暗哨”人员。(2)从公开程度看,前者一般是公开的,具有“开采煤炭资源”的特性(有的也具有隐秘性);后者一般具有隐秘特性,从头到尾“悄悄”进行(但也有少数胆大妄为者“公然性”),“偷煤”是其显著特征。(3)从参与人员对违法犯罪的认知程度看,前者只有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认识到其行为是违法犯罪,多数人员认为是在打工上班挣钱;后者则几乎所有参与人员都认识到其行为违法犯罪。(4)从作案工具和犯罪成本投入看,前者一般有采煤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场面较大,有较大的资金和设备投入;后者一般工具简单原始,如稿、锹、麻袋和背筐等。

3、犯罪主体不同。非法采矿或破坏性采矿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盗窃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但单位集体盗窃归单位所有的应当以盗窃罪追究组织者和积极实施者的刑事责任)。

三、以盗窃罪追究私挖滥采行为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将少数人员临时性纠集,采取隐秘手段,私自打开或另行开口进入已封闭井口盗采煤炭,数额较大的的行为,以盗窃犯罪定罪处罚,理论上还必须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界定:

一是这种盗采的煤炭是否符合盗窃对象对财物的一般要求,即具有经济价值性、可支配性、属于动产范畴、没有法定为其他犯罪对象。应当看到这种情行下的煤炭与未开采的煤炭资源的区别,未开采的煤炭资源是一种资源,其价值有一种期待价值和利益,价值的实现要有采矿等过程;而封闭井口内的煤炭具有现实的价值,只要打开封闭井口,进入井内,使用稿、锹即可取得,有的甚至可以伸手“拿”来,用麻袋和背筐即可实现其非法的占有和支配,已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可支配性和属于动产范畴的特征。煤炭资源被列入《刑法》第三百三十三条规定的非法采矿罪的犯罪对象,已封闭井口的煤炭是一种资源,但现实的经济价值、可支配和动产的特性决定了其已不是资源和可期待的价值,而是一种现实的财产,应当纳入《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调整。

二是这种煤炭的所有权的问题,亦即盗窃了谁的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条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管理法》第三条规定:“煤炭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已封闭井口的煤炭所有权,从我市的现实看,属于国家、集体或单位等,不是无主的财产,应当属于“公私财产”范畴。

㈣ 非法乱采挖草场治安管理处罚法如何处理

故意毁坏财物罪(刑法第275条),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不动产等等。但是,如果行为人所故意毁坏的是本法另有规定的某些特定财物,危害其他客体要件的,应按本法有关规定处理。例如,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按本法分则第2章有关罪名论处。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毁灭,是指用焚烧、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损坏,是指使物品部分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毁坏公私财物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是,如果行为人使用放火、决水、投毒、爆炸等危险方法破坏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以本法分则第2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有关犯罪论处。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是指毁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坏手段特别恶劣的;毁坏急需物品引起严重后果的;动机卑鄙企图嫁祸于人的,等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情节较轻的,是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3条规定,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同时按该条例第8条规定,责令行为人赔偿损失。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这是侵犯财产罪中毁财型犯罪与其他贪利型犯罪的根本区别。犯罪动机各种各样,一般是出于个人报复或妒嫉等心理。除本法特别规定的失火、过失决水、过失爆炸以及过失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犯罪需按有关条文追究刑事责任外,过失毁坏公私财物的,不构成犯罪,属于民事赔偿问题。

三、认定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按照本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因此,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则属一般违法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拘留或警告,单处或并处罚款,责令赔偿损失。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毁灭或损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的手段特别恶劣的;出于嫁祸于人的动机等。

(二)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本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通讯设备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犯罪中的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区别在于:后者破坏的是特定的财产,侵犯的是其他独立客体,本法对其已单独规定有罪名,只应按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四、处罚

本条规定,犯故意破坏财物罪,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毁坏个人财物,导致他人精神失常的;破坏生产、经营设备设施,造成停产或经营停止,引起重大损失;破坏手段极其恶劣的;等等。

五、法条及司法解释

[刑法条文]

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

《邮政法》第三十八条 故意毁坏邮筒等邮政公用设施,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五条 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追究 刑事责任。

㈤ 单位偷采地下水的法律责任

偷抽地下水使用是违法的,会使城市地面下䧟,甚至能使建筑物倒塌,因此分管水利的领导应及时检查企业用水,发现有抽地下水的,必须填井禁止使用。

㈥ 乱采乱挖的行为根据资源法怎样处罚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规定:

1、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设立的国有矿山企业和其他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采矿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2、第四十条 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吊销采矿许可证,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3、第四十一条 盗窃、抢夺矿山企业和勘查单位的矿产品和其他财物的,破坏采矿、勘查设施的,扰乱矿区和勘查作业区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的,分别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情节显著轻微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4、第四十二条 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矿产资源的,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

违反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将探矿权、采矿权倒卖牟利的,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

5、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收购和销售国家统一收购的矿产品的,没收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百一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6、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处以罚款,可以吊销采矿许可证;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7、第四十五条 本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决定。第四十三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

8、第四十四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决定。给予吊销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处罚的,须由原发证机关决定。

依照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四条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改正或者直接给予行政处罚。

9、第四十七条 违法颁发的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上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有权予以撤销。

10、第四十八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拒绝、阻碍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

二、刑 法 有 关 条 款

1、第一百五十六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第一百五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或者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第一百五十八条 禁止任何人利用任何手段扰乱社会秩序。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国家和社会遭受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㈦ 私挖乱采被抓法律责任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㈧ 未经过村民允许下去乱挖沟采石,破坏水源源头,法律上怎样定罪的

这种情况属于乱挖乱采,不是通过你们村民同意不同意,你们也无权决定是否允许开采石头,那是至少也要县级人民政府同意开采去相关部门办理开采证后才行。他们属于违法开采并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是要受到法律的严惩的。

㈨ 挖山取土违反什么法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六条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私采乱挖涉及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案例:福清城头镇南田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遭挖山毁林取土

“未经任何审批,竟然有人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肆意挖山毁林取土,然后卖往元洪投资区。”连日来,福清市城头镇南田村的不少村民向东南快报反映此事。

对此,当地镇政府证实,挖山毁林确系未经审批,属违法行为,目前已对其叫停。而福清公安局森林分局也表示,此前已查处过一次,将派人到现场进行调查,并作出处理。

近日,东南快报记者来到福清城头镇南田村,在去往村子山头的途中,沿途随处可见堆积成小山似的黄土,满载黄土的渣土车进进出出。一些渣土车挡风玻璃上的牌子写有,“宇邦二期填方项目”。

随后,记者来到现场,看到两三个相连的山头已被掏空了一大半,黄土裸露在外。一辆挖掘机正在现场作业,一辆渣土车则等着运土。而在山头的路边立着一面石碑,上面写着:“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在不远处,就是当地村民的饮用水源——福清东皋水库。

当时,记者拿出相机拍照,有三名男子上前大声问:“你们是哪里的?”并阻止拍照。记者表明身份后,一名男子不停地打电话。当天,记者先行离开了现场。而昨日,记者再次来到现场,发现取土点又换了个位置。

“挖山取土已经持续两个月了。”当地村民反映,两个月前,有人开来挖掘机到东皋水库附近的山头开始取土,七八十辆渣土车不停地将一车车的土从村里运出,卖到元洪投资区作填方项目用。

看着好好的山头被掏空,林木被毁,村民们都很心痛。“据我们了解,挖山毁林取土的是城头镇大厝村的村民。”当地村民说,从现场来看,至少有10亩以上的山头被毁,被破坏的林木多为生态林,这些林木树龄都在10年左右。

昨日上午,东南快报记者来到福清城头镇政府采访,分管农林方面的陈副镇长向记者证实,城头镇南田村挖山毁林取土确系未经审批,属违法行为,是村民擅自取完土后卖到元洪投资区。此前他们接到村民的反映后,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制止,同时还请森林公安介入调查此事。

“根据林业的相关规定,破坏5亩以上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等构成犯罪,而薪炭林、经济林、一般用材林等破坏10亩以上也构成犯罪。”该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此事,并对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如果构成犯罪,将进行立案调查。

㈩ 非法挖掘取土有哪条法律依据和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

第一百一十七条 侵占国家的 、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 ,应当返还财产, 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 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 。

第一百一十八条 公民、法人的著作权 (版权) ,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受到剽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 ,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 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 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10)私采乱挖涉及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案例

多次违法采挖山林,取土销售后牟利。经湖南省汉寿县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被告人曾勇峰罚金5万元。

2012年5月,曾勇峰在未办理采矿许可证等征占用林地手续的情况下,雇人在某居委会集体所属的山林采挖取土,并将泥土以每车40元的价格销售给附近的公路建设施工方,致使该居委会的两块共计7.68亩经济林地原有植被和表土层被全部挖走,林地变为空坪。

013年6月,曾勇峰在仍未办理征占用林地手续的情况下,再次雇人在居委会所属的另一片集体山林采挖取土,以每车50元的价格将土销售。曾勇峰违法取土,导致该片4.608亩经济林地原有植被和地形地貌完全改变。案发后,曾勇峰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交代其犯罪事实。

热点内容
买卖型担保的诉讼法视角 发布:2025-07-12 14:45:44 浏览:713
财税金融法律知识内容 发布:2025-07-12 14:43:15 浏览:150
民法典实施婚姻法作废 发布:2025-07-12 14:43:08 浏览:651
南京大学考法律硕士考什么 发布:2025-07-12 14:38:05 浏览:651
法院吃了原告吃被告 发布:2025-07-12 14:38:05 浏览:553
婚姻法婚后接受赠与 发布:2025-07-12 14:26:39 浏览:45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程序 发布:2025-07-12 14:09:32 浏览:477
登记备案手续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2 14:06:11 浏览:461
彩礼纳入婚姻法最高多少钱 发布:2025-07-12 14:06:06 浏览:134
会计财经法规总结 发布:2025-07-12 14:06:03 浏览: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