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偷窃他人病史的法律责任

偷窃他人病史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31 07:22:29

1. 盗窃,损坏他人财物赔偿了还会追究法律责任

1、是否追究违法或犯罪嫌疑人相关责任,不是受害人说不追究就不会追究,司法机关会依法处理,不受受害人是否撤诉的影响,因为违法或犯罪案件,具有社会危害性,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予以打击的行为。受害人仅能就民事赔偿部分放弃主张而已
受害人超过实际损失多倍的赔偿主张,没有法律依据予以支持,法院不会支持其“狮子大开口”的赔偿主张,仅会支持其中合理部分的赔偿主张。
2、根据盗窃罪的司法解释,无论是否是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持凶器盗窃、扒窃,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元以上,必定构成盗窃罪。会被按照刑法264条追究刑责
量刑原则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
3、根据最高检与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超过5000元,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会被按照刑法275条追究刑责
量刑原则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 并处罚金
4、最后犯罪嫌疑人会被数罪并罚。关于犯罪嫌疑人欲要求得到超过实际损失多倍的赔偿主张,如果有证据显示对方以是否出具书面谅解为要挟,则可能涉嫌敲诈勒索,数额超过2000至5000以上构成敲诈勒索罪。
即便不够成敲诈勒索罪,犯罪嫌疑人如果想从轻处罚,未必必然得取得对方的谅解,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认罪 知罪 悔罪 亦是从轻处罚的法定事由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64条、275条、276条
司法依据《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司法依据《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1》33条第一款
司法依据《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 精神病人偷窃别人东西被别人打成轻伤,对方要赔偿吗

看具体情况,精神病人偷别人的东西,在什么情况下偷的?偷了多少?被制止后是否停业偷窃行为?……
对方又不知道他是精神病人,只是按照常规的情况进行处理,并没有错……
所以,对方的行为属正当防卫范围,不需要赔偿。

3. 偷盗行为属于为法行为,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偷盗属于违法,应当处于行政拘留和罚款。如果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则构成盗窃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 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4. 成年人偷窃别人财物该负什么法律责任

盗窃。
要看你的物品价值,各个地区金额线不同,一般是800元,超过800构成盗窃罪,要付刑事责任。
不够800要受治安管理处罚,一般是罚款和行政拘留。

5. 打他人法律上现病史既往史都要承担吗

打他人法律上现病史既往史都要承担。只要造成后果的都要承担责任。
违法、犯法的情况:
1、打人,这是个单方行为。一方有故意伤害的意思,恶意的主动攻击他人,致使对方造成利益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受到法律的约束,这个时候就打人的行为就犯法了。不论是民法、刑法、处罚条例都对此有所约束,打人的行为有可能触犯多个法律法律规。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民事处罚、刑事处罚等,视情况而定。 ‍
2、打架,这属于双方行为。相互殴打才能叫打架,否则只能叫打人和被打。一般被称为殴斗,不论双方谁对谁错,只要双方都动手了,那么双方都违法了。这时候参加打架的双方都要受到应有的法律处罚。视情况而定,该是治安处罚的就治安处罚,该是刑事处罚的就刑事处罚。

6. 因为经济纠纷,偷盗他人财物,法律怎么认定行为

偷窃是偷窃,经济纠纷是经济纠纷,属于两个法律关系,如果情节较轻,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情节较重,按照刑法进行处理。

7. 偷东西触犯了哪些法律具体的规定和惩罚 捡到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随意使用呢

1、如果所偷的东西价值数额较大以上或多次偷东西的,则构成盗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的规定,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
“数额较大”是财物价值在500元至2000元以上(各省的经济状况不同,起点也不同,各省的高级人民法院对数额较大的起点有具体的规定,下同);
“数额巨大”是财物价值在5000元至20000元以上;
“数额特别巨大”是财物价值在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
“多次盗窃”是指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

2、如果是捡到他人的遗失物(注意遗失物和遗忘物是有区别的,详见后面)而占为己有不予返还,则不构成犯罪,只是负有民事上的返还义务;
如果是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根据刑法第270条第2款的规定,这种行为构成侵占罪.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遗忘物”和“遗失物”的区别:
遗忘物,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脱离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控制的财物,而且是财物的所有人明知或知道可能遗忘于特定地点的财物,如果及时采取措施,将很快恢复对该物的控制。
遗失物,是指动产的所有人、占有人因主观上疏忽或自然原因致失落它处而失去控制的物品。

8. 窃取他人1000现金应该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构成盗窃罪,应受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79年7月1日通过 1997年3月14日修订 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九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1998]4号 自1998年3月17日起施行)
第三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
(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三)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9. 窃听他人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侵犯隐私,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赔偿责任。

如果导致其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1、《刑法》有如下关于侵犯隐私权的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3、《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4、现下,有人喜欢“撬开”他人的网络空间、电子邮箱,获取隐私图片、视频在网上传播,其中不乏淫秽、色情图片,但这样的行为很可能涉及更加严厉的刑事犯罪,即传播淫秽物品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等。

热点内容
生活美容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10 16:32:10 浏览:926
乡镇信访办在职法律硕士条件 发布:2025-07-10 16:30:41 浏览:935
社区法律援助咨询活动 发布:2025-07-10 16:24:59 浏览:758
新公司法试题 发布:2025-07-10 16:09:14 浏览:263
眼酸碱化学伤急救方法治疗和护理 发布:2025-07-10 15:58:23 浏览:614
积极的法律责任是指 发布:2025-07-10 15:56:43 浏览:414
黑龙江省基层法律服务信息查询管理系统 发布:2025-07-10 15:37:44 浏览:533
公民社会三分法适用于 发布:2025-07-10 15:35:30 浏览:523
德阳律师网 发布:2025-07-10 15:33:30 浏览:857
电话通知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0 15:30:31 浏览: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