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案件作伪证的法律责任

民事案件作伪证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5-07-10 10:47:07

Ⅰ 做伪证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做伪证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具体取决于伪证行为发生的场合(民事或刑事诉讼)以及伪证行为对案件的影响程度。

1、民事责任: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虚假证据或作虚假陈述,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或拘留。如果行为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刑事责任: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证人、鉴定人、记录人或翻译人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可能构成伪证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证罪的构罪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

伪证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

2、客观要件

伪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行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3、主体要件

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在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

4、主观要件

伪证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虚假陈述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但为了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而为之。

伪证罪立案标准如下:

1、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

2、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者重罪轻判的;

3、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的;

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为走私、套汇、投机倒把、贪污、贿赂、重大盗窃、贩毒、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等经济犯罪分子销毁、隐匿罪证或者制造伪证的;

5、由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

6、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行为人对于自己的口供进行修改的行为不一定构成伪证罪。改口供后对破案有帮助的不需要承担责任,以虚构事实改口供,不利于破案、定罪的则涉嫌伪证罪。伪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行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构成伪证罪的,量刑情况如下:

1、在刑事诉讼中作伪证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五条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Ⅱ 民事案件伪证怎么追究

在民事诉讼中作伪证的法律后果涉及刑法第307条关于帮助伪造证据罪和妨害作证罪的规定。依据《刑法》的相关条款,使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手段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伪证的行为,可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情节严重,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若帮助当事人毁灭或伪造证据,情节严重者,也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此外,《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还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犯上述罪的,将受到从重处罚。
在民事诉讼法中,虽然对伪证行为没有直接的处罚规定,但伪证者仍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有伪造、毁灭重要证据等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若构成犯罪,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民事案件中伪证行为的法律追究途径包括刑事责任的追究和民事责任的赔偿。刑事责任方面,依据《刑法》第307条,伪证者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或拘役;而民事责任方面,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伪证者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Ⅲ 民事做伪证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民事伪证有罪指的是在民事诉讼中,伪证者触犯了刑法,帮助伪造证据罪或妨害作证罪等。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人民法院都可以根据行为人的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九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处理:(一)冒充他人提起诉讼或者参加诉讼的;(二)证人签署保证书后作虚假证言,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三)伪造、隐藏、毁灭或者拒绝交出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四)擅自解冻已被人民法院冻结的财产的;(五)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给当事人通风报信,协助其转移、隐匿财产的。

Ⅳ 民事案件做伪证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二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Ⅳ 民事诉讼中作伪证的法律责任

民事诉讼中作伪证的法律责任如下:
1、民事诉讼中做伪证,应承担的责任为处以罚款、拘留;
2、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
3、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4、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5、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妨害作证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民事诉讼伪造证据怎样处罚
1、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2、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Ⅵ 民事诉讼中做伪证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作伪证的法律责任是伪证者触犯了刑法三百零七条的帮助伪造证据罪或妨害作证罪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妨害作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二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热点内容
社会与法周末剧场什么时候播 发布:2025-07-10 18:01:16 浏览:176
违法官员的家属移民 发布:2025-07-10 18:00:29 浏览:921
刑法休正案九的相关案例 发布:2025-07-10 17:27:57 浏览:10
劳动法辞退规定赔偿 发布:2025-07-10 17:25:26 浏览:724
律师事务所营业范围 发布:2025-07-10 17:12:28 浏览:93
婚姻法分编 发布:2025-07-10 17:06:50 浏览:556
宁乡县唯楚法律服务所电话 发布:2025-07-10 17:06:41 浏览:490
挂靠参保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0 17:06:38 浏览:736
2016年9月20日社会与法 发布:2025-07-10 17:05:11 浏览:218
遵守宿舍规章制度保证书 发布:2025-07-10 17:03:22 浏览: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