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法律责任学校
⑴ 职业学校签署的就业协议有法律效应吗
签了协议就比口头的效果要好,就业协议也是有法律效力的,只要它的内容不违法并且是你们双方自愿签署的。
学校的就业推荐表基本没啥用的,三方协议也在毕业以前保护你,它的意义其实在于学校统计自己学生的就业率啥的。
⑵ ps公章 办理学校提前就业协议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呵呵,私制公章是违法的哦。最好别来这套。你可以通过公司的传真件来签订这个专合同属哦。让用人公司把合同先传真给你,然后你签字以后,再传真过去,让用人单位盖个公章,然后再传真给你,不就行了吗?跟用人公司好好沟通一下,也许他们会给你方便的。祝你好运。
⑶ 大学生就业协议书是否一定要上交学校
不用上交学校。
大学生就业协议书就是三方协议,大学生就业协议书不同于劳动合同,协议书上要签署公司和学校的意见才能生效。
三方协议作为国家统计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根据,同时也是国家派遣证发放的一个证明。就业协议是三方合同,它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三方面,三方相互关联但彼此独立,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时仍然是学生身份。
(3)就业协议法律责任学校扩展阅读:
就业协议的签订原则
1、主体合法原则:
签订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必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
对毕业生而言,就是必须要取得毕业资格,如果学生在派遣时未取得毕业资格,用人单位可以不予接收而无须承担法律责任。对用人单位而言。
用人单位必须具有从事各项经营或管理活动的能力,单位应有录用毕业生计划和录用自主权,否则毕业生可解除协议而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2、平等协商原则:
就业协议的双方在签订就业协议时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学校也不得采用行政手段要求毕业生到指定单位就业。
用人单位亦不应在签订就业协议时要求毕业生交纳过高数额的风险金、保证金。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是一致的。除协议书规定内容外,双方如有其他约定事项可在协议书"备注"内容中加以补充确定。
⑷ 就业协议书如果用自己刻的学校的章盖 会有什么后果吗
你好!你的这个问题也许我可以回答。
首先,私刻公章是严重违法。但是学校一般不会严格追究你的责任,那倒没事,因为没有学校愿意将自己的学生送上法庭。前提是:你的行为对学校不存在严重的名誉或者利益侵犯!
其次,学校就业办并不是那么不好办事。你的情况应该不需到要自己刻学校章的地步,就算按照规定,学校是不该给你盖章,但是在中国劳动法都是狗屁,规定更不用谈。你只需要找学校就业办领导说明情况,顶多送点烟,绝对没有办不下来的事。
以上就是我对你问题的回答,希望有所帮助,祝好运!
⑸ 就业协议解约,必须让学校知道吗
必须让学校知道
已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如要违约,需办理解约手续。
协议解除步骤
1、到原签协议书的单位办理书面同意的解约函(盖单位公章)。
2、向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阐明解约理由),并附上单位及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解约函,交招生就业办。
3、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审批换发新的《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的解除分为单方解除和二方解除。
单方解除,包括单方擅自解除和单方依法或依协议解除。单方擅自解除协议。属违约行为,解约方应对另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单方依法或依协议解除,是指一方解除就业协议有法律上的或协议上的依据,如学生未取得毕业资格,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就业协议,毕业生录用之后,可解除就业协议,或依协议规定,毕业生未通过用人单位所在地组织的公务员考试,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协议,此类单方解除,解除方无须对另一方承担法律责任。
二方解除是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经协商一致,消灭原订立的协议,使协议不发生法律效力。此类解除因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一致的体现,双方均不承担法律责任,双方解除应在就业计划上报主管部门之前进行,如就业派遣计划下达后双方解除,还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办理调整改派。
违约结果
毕业生违约,除本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外。往往还会造成其他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在:
1、就用人单位而言,用人单位往往为录用一毕业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甚至对毕业生将要从事的具体工作也有所安排。同时毕业生就业工作时间相对比较集中,一旦毕业生因某种原因违约,势必使用人单位的录用工作付之东流,用人单位若另起炉灶,选择其他毕业生,在时间上也不允许。从而给用人单位工作造成被动。
2、就学校而言,用人单位往往将毕业生违约行为认为是学校的行为,从而影响学校和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用人单位由于毕业生存在违约现象,而对学校的推荐工作表示怀疑。从历年上情况来看,一旦毕业生违约,该用人单位在几年之内不愿到学校来挑选毕业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用人单位需求就是毕业生择业成功的前提,如此下去,必定影响今后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影响学校就业计划方案的制定和上报,并影响学校的正常派遣工作。
3、就其他毕业生而言,用人单位到校挑选毕业生,一旦与某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就不可能再录用其他毕业生。若日后该毕业生违约,有些当初希望到该用人单位工作的其他毕业生由于录用时间等原因,也无法补缺,造成就业信息的浪费。
⑹ 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协议与合同是一码事,他们是可以追究你的违约责任的,但是真要打起官司来,他们也要付出成本,建议你不要与他们硬来,要策略地回避。
⑺ 学校就业责任
1.就业协议什么时候失效.
2.如果我想离开该公司,是否需要解除就业协议,如何需要解除那是否需要付违约金.
3.如果去另一家新的公司是否是还是要签就业协议书,还是直接签劳动合同.
问题补充:现在还不是正式员工,在签协议时没有公司提到试用期,只是和公司口头说明:毕业后直接转为正式员工!
1 就业协议里有写明协议日期的话,协议失效就是在期满之后。
2 就像楼上所说,如果协议里面有写明要违约金的话,正式解除协议是需要支付违约金的。但违约金的数目可以协商。过高的话可以请求降低,如果用人单位不允许,可以提起劳动仲裁。不过要提前30天,劳动仲裁的速度可以想像会有多慢。
3 和另一家公司的话,如果你已经和原单位解除协议,可以向学校申请新的协议,但是要有原单位的同意书。
本人也是07届的毕业生,前不久也遇到了和你同样的问题。由于先前不懂得这些具体由来,为了同用人单位解除协议,算是费尽周章,也极其的苦闷。其实一切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复杂的。解决办法可以如下:
1 如果你的证件没有补原单位扣留的话,完全可以自行离开,一般来说单位只要你没给他们带来什么损失的话,单位不会追究法律责任的,而且你与单位在签就业协议的时候,里面没有注明违约金及违约责任,如此说来,原单位是不能收取违约金的。
2 因为就业协议是学校就业指导处用来统计就业率的证明,其实说来也没什么法律效益。你完全可以不用理会,只要从原单位走人,和新单位签定合同就行了。
3 如果不幸,你有证件被扣留的话,就要通过正常的即合法的渠道和用人单位解除协议了。你可以先看看协议里面提到的工作日期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在此之前你都不算是正式员工,都有权利随时解除合同。
4 用人单位在答应解除合同之后,不能以任何理由扣留劳动者的任何证件。
⑻ 询问;学校签订的就业协议有法律保障么
有法律保障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就业协议书”,俗称“三方协议”,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定的,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印制的,为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签订的协议。
三方协议的制定、发生争议后的解决主要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规定》、《民法》、《合同法》等,跟劳动合同有区别,劳动合同的订立以及发生争议后主要是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来解决。
国家基于维护广大毕业生的利益,要求用人单位维护毕业生就业计划的严肃性,就业协议一经签定,用人单位不得拒收毕业生,否则都属于违约行为。
用人单位违约:毕业生可以通过申诉、仲裁、法院起诉等方式,追究用人单位的违约责任。
⑼ 什么是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书能起到法律效益吗
就业协议书的概念
协议书,是指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者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协议条款应该是协议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的明确无误的表示,对双方当事人来说皆具有约束力。毕业生如果被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甲方),用人单位(乙方)和学校(丙方)三方应以法律文书的形式确定彼此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协议书的主要条款为:
经甲、乙、丙三方协商,同意签定如下协议:
(1) 甲方以如实向乙方介绍情况,同意到乙方工作,服从乙方的工作安排。
(2) 乙方以如实向甲方介绍情况,经了解,同意接受甲方,并负责有关接受手续。
(3) 丙方经审议,同意甲方到乙方工作,负责列入就业建议计划和派遣。
(4) 甲、乙、丙三方如有其他约定,应在备注栏明确,并视为本协议书的一部分。
(5) 三方中有一方要变动协议,须提前一个月征得另外两方的同意,否则按违约处理。
(6) 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复印件无效。
(7) 就业协议书一般由国家或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表。
⑽ 与职业学校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有法律效应吗
就业协议是教育行政机关实施就业管理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方式。由于完全的市场就业机制仍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在过渡阶段就业协议制度仍发挥着一定作用。
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签订的协议,其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于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工作岗位报到之时。劳动合同的有效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合同方式确定的,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双方不得随意变更、中止。对毕业生来说,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在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原就业协议随之失效。从这点来看,就业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