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大会决议的法律效力
Ⅰ 业主大会决议对未参加会议的业主是否具有约束力
依据《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只要业主大会召开程序合法,大会表决符合法定人数且具有投票权的业主参加并形成决议就是合法有效的,对全体业主均具有约束力;没有参加业主大会不能成为否定业主大会决定的理由,若认为业主大会决议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业主大会作出决定之日起1 年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该决议。
Ⅱ 业主大会的决议经多少业主同意才有效
根据业主大会所要决定事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所要决定的事项是关于筹集和使用专项维修资金或者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此时,需要专有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2/3以上的业主,并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这两个条件都满足时该决议才能有效。 2、所要决定的事项是关于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此时,只需要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该决议就能有效。 相关法律可参考:《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一条 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 (一)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 (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 (四)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 (五)筹集和使用专项维修资金; (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七)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二条第三款 业主大会决定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五)项和第(六)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其他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Ⅲ 业主大会会议决议对谁有约束力
由于业主委员会系业主大会的常设机构和执行机构,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事项,因此,业主大会的决议不但可以约束业主,而且对业主委员会也有约束力。关于决议的效力范围,我国《物权法》第78 条第1 款规定:“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对全体业主具有约束力。”必须注意的是,对全体业主具有约束力的业主大会的决定,必须是依法设立的业主大会做出的,且必须是业主大会依据法定程序作出的,同时应符合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不违背社会公德,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的决定;此三点必须同时具备,才对全体业主具有约束力,否则没有约束力。
Ⅳ 业委会作出的任何决策业主不知道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为了解决当前由业主决定共同事项引发的诸多问题,北京市住建委推出“公共决策平台”专、“一卡通”,希属望在政策无法规范业主决策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为业主提供一种便捷的决策方式。
目前,《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住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共赋予了业主基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20项公共事项的决策权。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业主普遍缺乏自治意识,通过集体讨论和书面征求意见的方式召开业主大会会议操作困难等原因,目前业主大会在成立和运作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和问题。
业主维权的尴尬之处在于目前相当一部分业主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不高,在沉默中失去了行使权利的机会,最终也将损害自身利益。决策平台刺激过去不热心于小区事项的业主,更多地参与到小区管理中来。同时,决策平台也将提高业主决策效率,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Ⅳ 业主不同意业主大会的决议,可以不执行吗
根据《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第四条: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对业主具有约束力。
因此,若业主大会决议并无违法法律行为或侵犯业主权益的,业主需服从业主大会决定。
Ⅵ 在什么条件下,业主代表大会做出的决议才有效
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Ⅶ 业主委员会如果被撤销,其召集的业主大会产生的相关决议是否有效相关法律依据是什么
具体要看业主委员会被撤销的原因和时间关系.
Ⅷ 业主大会以及业主委员会所作出的决定有法律效力吗
有的,不涉及法律保留的内容,业务大会和业务委员会是是社区自治的组织;按照法定程序通过的决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Ⅸ 小区业委会未经业主大会同意作出的决议是否有效
小区业委会未经业主大会同意作出的决议是否有效,须看决议的内容与《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职责相一致,违反《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的是无效决议。
《物业管理条例》
第六条 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业主。
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接受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
(二)提议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并就物业管理的有关事项提出建议;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建议;
(四)参加业主大会会议,行使投票权;
(五)选举业主委员会成员,并享有被选举权;
(六)监督业主委员会的工作;
(七)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八)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九)监督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称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七条 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二)遵守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维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三)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和业主大会授权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专项维修资金;
(五)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八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业主大会。
业主大会应当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 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
(一)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
(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
(四)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
(五)筹集和使用专项维修资金;
(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七)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二条 业主大会会议可以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书面征求意见的形式;但是,应当有物业管理区域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参加。
业主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业主大会会议。
业主大会决定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五)项和第(六)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其他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对业主具有约束力。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第十五条 业主委员会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事项,履行下列职责:
(一)召集业主大会会议,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
(二)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三)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四)监督管理规约的实施;
(五)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Ⅹ 如果业主大会决议违法,业主如何行使撤销权
业主大会作出的决议是违法的,《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了两种撤销制度:
(1)行政撤销。《物业管理条例》第19 条第2 款规定,业主大会作出的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物业服务公司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决定,并通告全体业主。此所谓“撤销”系行政法上的撤销,其撤销权力人是作为行政机关的物业服务公司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2)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物权法》第78 条第2 款、《物业管理条例》第12 条第5 款规定,“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此在理论上称为请求法院撤销。须注意的是,业主行使此撤销权须符合下列条件:一是业主大会的决定违法,例如,没有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决定。二是业主大会的决定侵害了业主合法权益,例如,决定将明确属于某特定业主的绿地作为全体业主共有的停车位。三是此类撤销权属于受侵害的业主,未受侵害的业主不享有此项权利。四是此类撤销权的行使须通过诉讼的方式即受侵害的业主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业主大会的决定。
为弥补我国《物权法》的立法漏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 条就此项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作了明确规定,“业主以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其合法权益或者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程序为由,依据《物权法》第78 条第2 款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定的,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决定之日起1 年内行使。”应注意的是,此处行使撤销权的1 年的期间在性质上为除斥期间,其不存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问题,系不变的固定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