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报案法律责任

报案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1-02 20:46:10

法律知识关于报案报一部分不真实事情。会承担什么责任

报假案可大可小的。
谎报警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② 被骗了,报案要承担法律责任

你是怎么被骗的你没有说清楚,所以无法给你意见。一般来说,你被骗拿你就是受害者!

③ 报案告错人了需要承担什么样什么法律责任

如果追究,可提出名誉损失费、公开道歉等赔偿,没有法律责任

④ 报假案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您好!报假案一般要看报案者是否存在主观故意。如果是无意的并且没内有造成严重后果,报案容者一般不承担责任。如果是故意报假案的,公安机关有权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其处以拘留和罚款。因报假案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性,已经构成刑事犯罪的,则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1,报假案的没有造成对方一点的损失,一般不会受到什么处罚,
2,对方没有报案或者同你打官司,一般也没有问题。谢谢阅读!

⑤ 该起诉还是报案证据如何收集报案或起诉有时间限制吗我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你朋友的行为涉嫌犯罪,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有的罪名是诈骗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行贿罪等。你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每个罪名不同,追诉时效也不同。如你及时报案,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本案属于公诉案件,直接起诉法院不予受理,应当先向公安机关报案,尽可能提供所有的你所知道的线索,协助破案。

⑥ 如果报假案、已经立案了。这时报案人再坦白。报案人会受到什么法律责任

如果报假案已经立案了,这时报案人再坦白。报案人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相关法律法规如下:

《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6)报案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⑦ 报案后,自己不追究他人的责任,法律会追究吗

家人的话法律一般是不追究的(除非家人强烈要求追究除外)。但报案的话,公安可能会把事情查清楚。再有现在盗窃1500元好像有些地区还不到追究刑事的数额起点。报案不必交钱。提供情况就行了

⑧ 误报案负法律责任吗

误报案件和谎报案件是有区别的。

误报案件是之不知道事情真相,向警方报案,这种情况照成的后果是不需要负法律责任的。

谎报案件是指明明知道事情真相,反而虚构情节向警方谎报案件,并由此造成了不良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规定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

(8)报案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谎报警情”与“谎报案情”的区分认定

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谎报警情”属于扰乱公共秩序行为,“谎报案情”则属于妨害社会管理行为。前者侵犯的客体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运行秩序。

如车站、港口、公园等公共场所的秩序;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对社会事务的统筹管理制度,如公安机关对治安案件的查处、税务机关对逃税行为的调查。

两者行为客观表现形式不同。“谎报警情”是指在社会上散布虚假的刑事、治安警情或者向110报警台或其他部门报告虚假的信息,一般限于谎报可能导致公众恐慌、公共秩序严重扰乱的案件。

如正在发生的挟持人质、聚众械斗、抢劫金融机构、爆炸、投毒等,其谎报的内容具有紧迫性。而“谎报案情”是指向行政执法机关举报、投诉并不存在的案件事实或者夸大案件事实,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

参考资料: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热点内容
物管规章 发布:2025-07-09 00:44:31 浏览:727
手机分期贷款不还是否付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9 00:35:56 浏览:317
刘爱民法院 发布:2025-07-09 00:34:59 浏览:356
行政法违法所得数额的认定 发布:2025-07-09 00:21:34 浏览:832
经济法主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发布:2025-07-09 00:18:40 浏览:148
劳动合同属于合同法 发布:2025-07-09 00:06:34 浏览:244
嘉兴劳动法咨询 发布:2025-07-08 23:57:19 浏览:85
劳动法员工午餐补规定 发布:2025-07-08 23:48:19 浏览:262
中国法律澳门有限公司 发布:2025-07-08 23:42:51 浏览:736
广州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校区 发布:2025-07-08 23:41:56 浏览: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