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离婚的法律知识
A. “假离婚”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刘先生夫妻离婚,是为了买房。刘先生说,夫妻二人是为了规避限购令买房,才在5年前“假离婚”。没想到,如今弄假成真,妻子不肯复婚,还以感情破裂为由,提出要执行5年前签的离婚协议。
妻子赵女士起诉说,5年前,夫妻双方签了一份《离婚协议书》,办了离婚手续。按照协议,刘先生要补偿她50万元,但刘先生拒绝支付。因此,她请求法院判令刘先生立即支付50万元及利息。“那个离婚协议书是假的。”刘先生在法庭上反驳说,离婚是因为要买第二套房,为了规避政府的限购政策,两人策划假离婚,还写了《离婚协议书》。也正因为是假离婚,刘先生并没有太在意财产分割问题,匆忙签了字。两人领了离婚证后,当天就去买了第二套房。这套房子登记在赵女士的名下。刘先生说,他没想到,妻子竟会弄假成真。
近日,思明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这对夫妻的《离婚协议书》有效,判令刘先生支付50万元。
“假离婚”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是严肃的法律问题,也都包含着法律风险。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之说,只要是履行了离婚的法定程序,且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那么,离婚行为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人们经常说的所谓的假离婚就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办理离婚手续,在目的达到后又恢复登记结婚的行为。近年来由于国家房屋限购政策的深入实施,“假离婚”现象在房地产交易领域显得尤其频繁。假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并不是真的想要离婚,只是想通过合法的离婚手续来钻法律的空子,达到某种非法目的。但是,法律不会揣度人的思想,只认定程序和法律事实,因此,“假离婚”是有法律风险的。
首先,如果离婚后有一方不愿意复婚,那么另一方也没有任何办法。其次,为规避相关政策假离婚时,假离婚双方往往会协议将房产、钱财划归一方所有。因另一方当事人往往无法举证否定协议的效力,在离婚后,拥有财产的一方变心或将财产出卖,另一方将无法要求偿还、索赔。最后,复婚前一方购买的房产等其他财产,是夫妻一方的个人婚前财产,如果复婚后再离婚,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4-05,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装信息
B. 假离婚具有法律效力吗
我国没有关于假离婚的规定。但有规定,只要当事人依法登记离婚或依法判决离婚的,自相应文书生效时即有法律效力。且协议离婚生效的时间为,双方均领取离婚证,而起诉离婚的生效时间为离婚裁判生效的时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C. 假离婚有哪些法律风险
假离婚有以下的风险:
1共同财产可能变成一方个人婚前财产。例如,夫妻原共有两套房产,“假离婚”时约定两套归女方所有,即使复婚,这两套房子仍属于女方的婚前财产。
2“净身出户”到头来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双方“假离婚”约定共同财产归乙方所有,如双方未“如约”复婚时,那净身出户一方就可能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3离婚期间,对方取得的财产为个人财产
假离婚后,任何一方取得的财产为其个人财产,如无规定,不发生共有。
4假离婚后丧失相互继承权
离婚后,双方必然丧失相互的继承权,如果一方不幸离世,那么另一方无法继承其财产。
5弄假成真,假离婚可能就变成真离婚了
假离婚后,根据婚姻法对婚姻自由的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的婚姻自由,所以,当一方想复婚,而另一方不肯复婚时,你还真没辙了。
D. 关于假离婚的法律问题
首先不管是协议离婚还是法院判决离婚,已经形成婚姻关系解除得事实,不可能再通过法律途径恢复,因此,争取最大利益得途径是变更子女得抚养权,这可以以子女一直虽女方生活,并且男方出国无法尽到抚养子女义务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为由起诉,要求男方支付子女得抚养费。
E. 法律如何对待假离婚
您好,“假离婚”是夫妻双方往往为不正当利益,借离婚为名,从表象上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而离婚的行为。“假离婚”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双方为了福利分房、买房、职位升迁等原因;
(2)一方通过假离婚的方式,哄骗对方达到真离婚的目的;
(3)双方通过假离婚来逃避债务;
(4)其他不正当的目的。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第三十二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假离婚”的双方当事人一旦领取结婚证后,他们的婚姻即告解除,双方不再是合法的夫妻关系,不再有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均取得再婚的权利。因为婚姻的登记行为具有公示效力,无论其离婚登记是否属于自愿和是否具有离婚的真实意愿,其离婚行为都属有效。
对于“假离婚”后是否复婚,《婚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
因此,结婚和离婚都基于双方自愿。
除此之外,《婚姻登记管理条例》(1994年)第二十五条规定:“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弄虚作假、骗取婚姻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撤销婚姻登记,对结婚、复婚的当事人宣布其婚姻关系无效并收回结婚证,对离婚的当事人宣布其解除婚姻关系无效并收回离婚证,并对当事人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现生效的《婚姻登记条例》(2003年),已经取消了上述规定。因此,当事人想以虚假离婚为理由,请求民政局撤销离婚登记也没有法律依据,更不用说通过行政诉讼方式撤销离婚登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