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工作涉及哪些法律责任
Ⅰ 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有什么区别
法律责任是复指因违反制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可以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行政责任是法律责任的一种,包括两个方面,即行政相对人因违反行政法规而承担的责任以及行政执法人员因违法行政而承担的责任。行政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律法规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行政责任是指因为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规范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履行和承担的义务。
Ⅱ 什么是“行政不作为”,其法律责任是什么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也就是政府和其下属的工作部门)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负有作出相应行政行为的法定义务,但在法定或合理期限内未按照法定程式履行或完全履行的消极行为。
行政“不作为”其表现形式大致有拒绝履行、不予答复、拖 延履行,它与行政中“乱作为”一样,都将可能侵犯或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法律规定,行政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有11种:1、宣布无效;2、撤销违法;3、重作行为;4、修正违法;5、履行职责;6、承认错误、赔礼道歉;7、恢复名誉、消除影响;8、返还权益;9、恢复原状;10、行政赔偿;11、被通报批评。
由于行政主体通常是组织,其行政行为必须通过行政人来实施,在追究法律责任时,有必要正确划分行政主体与行政人的法律责任。对外部来说只有行政主体才是名正言顺的行政法律责任主体, 因为行政人是以行政主体的名义对外进行行政活动的,行政人的职务行为应视为行政主体的行为。作为行政人的法律责任不是不追究,而是先由行政主体对外承担,再由行政主体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内部责任追究。法律依据是:
1、《行政诉讼法》第68条规定“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该行政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行政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2、《国家赔偿法》第14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Ⅲ 政府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政府的责任在于:1、保障劳动者在经济组织里平等的劳动和竞争的责任专;2、保障没属有劳动能力和生活收入的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责任;3、组织、安排和解决社 会发展的方式方法的责任;4、承担安排、推动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的责任,特别表现在教育、文化、科技、医疗等领域;5、在外交方面保证国家的独立主权; 6、合理安排和调节各个产业和社会的平衡发展关系。上述责任仅仅是政府承担的比较重要的责任,其他具体责任当然还更多。总之,政府的一切责任都可以概括为 以人民生活幸福为目的。
Ⅳ 行政责任的分类有哪些
行政责任的分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行政处罚为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规定,依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责任;行政处分为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违反相关规定所受的记过、记大过等处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Ⅳ 行政人事要知道了解哪些法律法规
做人事,至少需要了解以下法律法规:
1.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回条例、中华人民答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法,包括当地的政策都需要了解;
2.同时劳动争议处理的相关程序规定也需要了解,对劳动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关系及基本流程必须知晓。
3.人事还常涉及生育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了解相关法律和政策。
4.行政的工作比较琐碎,涉及工商证照办理的,至少要了解公司法、工商登记相关流程等;
5.涉及车辆管理的,应该了解道路交通管理法、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相关法律规定;
6.涉及合同管理的,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知识就属于必须了解的范畴。
Ⅵ 行政法律责任有哪几种形式
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有:
(1)通报批评;
(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
(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4)返还内权容益;
(5)恢复原状;
(6)停止违法行为;
(7)继续履行职责;
(8)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
(9)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
(10)行政赔偿等。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