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额负法律责任
1. 新冠肺炎故意传播判几年
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触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新型肺炎属于法定传染病,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年第1号公告,明确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对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人员,一般以告诫为主,少数人执行了刑拘手段,应该说,还是人性化的。这一方面源于病毒大概率是外来的,普通民众也是受害者,很多人因此承受了生命财产的损失,再者“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也一直我党坚持的原则。
经过两年的疫情防控工作,普通人面对病毒应该怎么处理基本已经是老少皆知的常识,不能说不知情,
而这次新闻报道的几个案例,已经很大概率是主动散布病毒的行为,而且还不知道是否是有组织的行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恶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可以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2. 不小心传染了别人新冠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一、
医疗机构如何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疑似病人以及他们的密切接触者?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 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二、
对拒绝或者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病人、疑似病人应如何处理?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三、
为了查找传染病病因,医疗机构可以怎么做?
《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为了查找传染病病因,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尸体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并应当告知死者家属。”
四、
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播或者有引起传播严重危险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国境卫生检疫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严重危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条规定:“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五、
对已经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的相关场所里的人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上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
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六、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各级政府可以采取哪些人员、物资的征调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紧急调集人员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合理报酬。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能返还的,应当及时返还。”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请求其他地方人民政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或者技术支援,要求生产、供应生活必需品和应急救援物资的企业组织生产、保证供给,要求提供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组织提供相应的服务。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协调运输经营单位,优先运送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应急救援人员和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
七、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的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 自己新冠阳了还跑到亲友家吃饭感染亲友全家人要负责任吗
如果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了别人是不需要负责任的,因为他本身不是属于故意的行为,这种情况下也无需向他人进行赔偿,如果明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新冠肺炎,而且还违反疫情防控措施,没有向社区的工作人员报备,私自去公共场所,从而导致他人被感染的话,涉嫌危害公共安全行为,这种行为是在法律上要承担一定刑事责任的,而且还要存在索赔的风险,所以如果自己是从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话一定要向社区及时报备,不然后果是很严重的。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到自觉自控,出入公共场所要记得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如果疫情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建议大家不要去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因为很有可能会因此感染,现在有很多感染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症状,所以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经常出入人口较密集的场所就会很容易被感染上新冠肺炎,如果是从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话,第一时间应该向社区报备并且做核酸检测,这样既是对他人的健康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疫情期间最重要的就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平时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因为只有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才能抵抗住这种病毒的入侵,平时也应该做好防疫措施,出门戴口罩,回来第一时间洗手洗脸,而且家里要勤通风,避免感染,要严格执行当地防控政策的要求,该居家隔离的时候就居家隔离,该核酸检测时就去做核酸检测,因为只有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早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相信总有一天大家出门不用再戴着口罩。
4. 新冠传染要负刑事责任吗
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播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违反法律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严重危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二条 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条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四)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五)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5. 不知情无症状的时候传染了别人新冠要负刑事责任吗
当然不负刑事责任的了,这种情况构成自然的话都是故意犯罪,必须是明知,然后造成了一定的后果。
如果自己不明知,当然不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