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社会责任都是法律规定的吗
A. 企业社会责任是自愿还是强制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里对其利害关系人应付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基于商业运作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想法,企业除了考虑自身的财政和经营状况外,也要加入其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的考量。
利害关系人是指所有可以影响、或会被企业的决策和行动所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包括:员工、顾客、供应商、社区团体、母公司或附属公司、合作伙伴、投资者和股东。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进行不同的划分。有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以表现形式为准,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程序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实质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前者是就企业决策的程序和过程而言的,要求企业决策程序考虑和反映社会利益与社会权;而后者是就企业决策的结果而言的,要求企业决策的结果能够对社会利益与社会权负责。
第二类,以与企业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之间的关系为准,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相关的社会责任与不相关的社会责任。前者是指企业为了增进那些受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利害关系人的福利而付出的努力;后者是指超出企业经营活动的范围,纯粹为解决某一方面的社会问题、增进那些与企业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社会集团的福利而实施的行为。
第三类,以受激励与约束的行为规范为准,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道德意义上的责任和法律意义上的责任。前者指企业的社会行为要合乎道德伦理的价值要求,后者指有法律规定的可由法律予以强制执行的责任。
第四类,以企业行为导致的结果为准,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牺牲营利的社会责任与促进营利的社会责任。
第五类,以企业行为背后的动机为准,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价值主义态度的社会责任与工具主义态度的社会责任。
责任分类
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应型企业社会责任,另一类是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
反应型企业社会责任有两种形式:一是做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关心各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社会问题的变化;二是减少企业经营活动已经产生的或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履行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不只是做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也不只是减轻价值链活动所造成的不利社会影响,而是要推出一些能产生显著而独特的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重大举措。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既包括由内及外的维度,也包括由外及内的维度,两者相辅相成——创造共享价值的机会恰恰蕴藏在这里。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还包括投资于竞争环境中某些能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社会因素,发挥出企业与社会的共享价值,并由此建立起企业与社会的共生关系:企业越成功,社区就越繁荣;反之,社区越繁荣,企业就越成功。通常而言,某个社会问题与企业的业务关系越紧密,利用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造福社会的机会就越大。
B. 企业的法定责任与社会责任是什么
企业的法定责任: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企业的社会责任: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C. 法律和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你可以要求公司与你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根据你描述的情况看,你可以要求单位与你签订无期限的劳动合同。
2. 如果单位不和你签订无期限的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 你可以与单位协商,也可以向劳动局投诉或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公司的做法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你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D. 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目前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普遍认同的含义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内同时,还要容承担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国家颁布的、有强制力的法律规范;企业自身制定的共同体规则;市场所要求的一般性道德。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就是在法律规范的层面研究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将企业应该承担的最低限度的道德义务具体化为明示的法律规范。
E. 法律法规怎么做,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
在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企业所应履行义务,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一般体现在劳动法系、社会法系及行政规章中。
链接:《社会责任相关适用法律法规一览表》
网页链接
F. 企业参与社会责任建设具有法律强制性,对吗
企业社会责抄任的理念超脱狭隘的股东至袭上主义,是对传统企业理论个人本位的修正和补充,企业社会责任更加关注的是企业对社会利益的增进和维护,社会本位应当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对于法律并没有强制性要求的行为和义务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无法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现,但仍然可以通过道德色彩浓厚的软法来对其进行规制。
在坚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原则下,应建立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自律机制,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他律机制。
G.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为什么要承担企业责任
一、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理应成为相应的社会责任主体。企业是现代社会分工体系中专门从事生产与服务的经济主体,承担着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职能,必须按照社会需要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
那些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不仅没有尽到责任,而且破坏社会分工、扰乱社会秩序。
从社会结构层面来看,企业作为基本经济单位的社会经济格局一旦形成,也就形成了相应的技术分工格局和产业链,形成了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关系。
每个企业都是社会经济肌体的一个部分,须各负其责,否则就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二、企业发展的外部性决定了企业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发展涉及许多利益相关者,从而形成复杂的责任与利益关系。
企业发展依赖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市场发育等,这些构成企业发展的社会条件。同时,企业运营对交通、环境及居民生活有重要影响,会产生许多公共成本,并且难以通过简单的市场交易实现相应的补偿。
这就是企业发展的外部性,其中的外部经济容易被社会吸纳,而外部不经济往往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现实中还存在许多“搭便车”现象。
这些没有通过契约规范体现出来的利益损失,大都需通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以弥补。这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赢得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事实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从而生成更强的持续发展能力。
三、企业公民的社会身份决定了企业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律义务。在现代社会,企业被赋予公民的社会身份,作为法人组织享有民事权利与行为能力,从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义务。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和服务的组织者,拥有相应的社会资源支配权。
这些本来属于人们共有的社会资源,由于企业的产生而被聚集在一起,为企业所支配和使用,企业自然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尽管企业也付出了一定的费用,但这些要素和资源并不是都能用金钱购买的,金钱只能弥补其中一部分有形成本。
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企业作为契约的集合,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主体的联合,企业组织者在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享有社会赋予的主导权利。
人们加入企业雇佣关系成为雇员后,都须接受一种暗含的职责,即遵守企业的规则及雇主的指令。这种非对等联合只能通过企业组织者的责任担当加以弥补,否则就可能影响社会和谐。
另一方面,组织者因为企业的存在而享有更多的收益剩余及其支配权力,这为企业承担责任提供了物质前提和组织保障。企业作为契约关系的主导方、组织利益的支配者,需要履行相应责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7)企业的社会责任都是法律规定的吗扩展阅读:
“十一五”规划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格力电器总经理董明珠代表就此提交议案提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一方面要脚踏实地,另一方面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董明珠认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责任重大。一方面,在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要脚踏实地、多干实事、少说空话、长期作战,要耐得住寂寞;
另一方面,不仅要关注现实的消费需求,更要关注消费者的根本需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用企业力量推动社会发展,让行为对未来负责。
董明珠分析说,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缺失,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内外资企业享受不同的政策待遇,使得部分企业家急功近利追逐优惠政策,而不愿潜心钻研经营和技术进步;
其次,国家的相关出口政策没有对自主品牌和贴牌出口产品形成差异扶持,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另外,一部分企业家耐不住制造业的艰辛,经受不住其他行业的诱惑,半途而废。
董明珠表示:“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为中国创立世界领先的民族品牌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董明珠建议:设立“中国工业家”奖,每年评选一次,专项奖励制造业界具有独特精神内涵的企业领导人,成就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强国”的民族梦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董明珠代表: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