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单人执法有法律效力吗
⑴ 环境监察今后可能有独立执法权吗
但现阶段,我国的环境执法仍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环境监察人员缺少足够执法权,污染企业阻碍、抗拒执法的现象屡见不鲜。
“环境监察”这一术语,无论是作为一项制度,还是作为一个机构名称,都未见诸于《环境保护法》。环境执法,急需立法确权,才能挺直腰杆。
权限不明降低执法效率
部门之间执法权限划分不够清晰,导致有利大家上,无利就推诿
环保法律法规较“软”,目前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虽然框架比较完善,但内容过于宏观,大多是有“要求”或“禁止”规定,却没有对应的法律责任条款,导致操作性差,使环境执法机关对违法违规行为追究乏力,甚至束手无策。
不仅如此,一线环境监察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还受制于环境监察队伍执法地位不明确。中央层面,环境监察局属于环境保护部的内设机构,它与环境保护部的其他内设机构共同行使执法权限。
然而,在地方层面则有所不同。省级、市级和县级分别由环保部门内设机构与环保部门授权的环境监察总队、支队和大队分别行使部分执法权限。
“环境监察”这一术语,无论是作为一项制度,还是作为一个机构名称,都未见诸于《环境保护法》,只有个别单项法在法律责任部分提及监管职责。而与环境监察制度密切相关的机构权限、人员编制等问题,仅通过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文件和环境保护的规章、通知、复函等规范性文件予以规定。
目前,有的省级、地市级、县级环境监察执法机构编制仍为事业单位,加之地方环保行政机构隶属于地方政府,使地方环保机构监察执法的独立性大打折扣,执法地位和权威受到影响。
除了执法地位不明确,环境监察机构与环保局业务部门的职能分工还存在模糊、重合之处。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柳钦分析道:“我国的环境监管体制实际上是从各部门分工监管逐步发展为统一监督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只注重对新设机构的授权,忽略了撤销原有机构及其相关职能,由此产生环境监管机构重叠现象。”
在地方环保部门,这些职能交叉的问题同样存在且更加严重。比如,在一些环保事项协调会议中,环境监察机构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职能重合部分,“有利大家一哄而上,无利就相互推诿”。
授权执法成软肋
身份权限缺乏法律依据,派出机构“转委托”面临合法性质疑
地方环境监察机构除了面临与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相同的困境之外,还面临着其特有的身份认定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地方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在行政序列中并不属于各级环保门的内设机构,而属于其下属事业单位,他们的执法权限来源于环保部门的委托。
然而,这种“委托执法”在实际中却可能遭遇合法性危机。例如在行政处罚领域,虽然《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行使行政处罚权,但通知明确规定“受委托组织……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⑵ 环保处罚前在执法人员办公室里做的而且是一个执法人员,合法吗
你的问题说的不清楚。是说只有一个执法人员在办公室里制作的环保处罚单吗?合法!
查处环保违法事件,应当两人或以上人员,并且当面或书面告知被处罚人享有的权利。
但是,至于制作处罚单的人数并未做限定。再比如如果执法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利用照相机或摄像机等工具,记录甚至是偷拍下的环保违法事实,都没有限定具体人数的要求。
⑶ 请问环保局有现场执法权吗
环保局的执法人员有和工商局一样的执法权利去处理非法和违法的企业吗?比如没收其财产
⑷ 环保法,执法权
环保部门没有没收经营设备这类的强制手段,所以只能进行行政处罚。
环保局执法确实有困难,很多监察都是通过警方进行的。
环保局卡企业最死的一个地方就是环评,所以对于新建企业比较管用,这种建成之后的企业,产生了大量利润和税收,政府不敢停也是正常的。
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如果要处罚的话只能处罚自然人,对方不配合的话是很难认定具体应该处罚哪个人的,处罚难度比较大。
一般这种情况应该是工商部门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处理,或者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合执法予以取缔。
当然如果你坚持继续投诉并要求书面答复并准备行政诉讼追究责任的话,两个部门都是必须按规定查处的,只是难度大而已并不是不能处理。
⑸ 环保局有没有行政执法权
环保局作为政复府职能部门,制当然是有行政执法权的
环保局的最高机关系国家环保部,隶属于国务院管理,总称:国家环境保护部。主要负责:拟定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行政规章;指导和协调解决各地方、各部门以及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负责环境监测、统计、信息工作;制定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等等。
主要是:
排污费收取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
建设项目环境设施竣工验收
办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关闭拆除许可
办理污染设施撤除或闲置许可
办理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办理排污许可证
办理临时排污许可证
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保护区通行许可
办理危险废物转移许可
拒绝环保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处罚
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保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的处罚
不按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或者超标准排污费的处罚
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的处罚
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
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的处罚
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的处罚
未经环保部门同意,擅自拆除、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处罚
等等等等,还有几十条,不一一例举了
⑹ 收到环保局处罚单但当事人没签字这有效吗
当事人没有签字,但有在场见证人签字的,环保局可以留置送达。
⑺ 环保局的执法权
没有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的,环保部门可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停止生产,这是有明文规定的。至于无证经营属于工商部门处理的范畴,环保部门在接到投诉之后,可以将案卷移交工商部门处理,这在案卷移送相关制度里面已经有明确规定。
⑻ 环保局执法人员不安法律法归去执行,我应去那里投诉
我认为环保局执法人员不遵守法律,不按法律规定去执行,如果他们真是这样的话,可以到本地纪检部门去投诉他们就可以
⑼ 环保行政处罚决书盖执法专用盖有法律效力吗
执法部门加盖的执法专用章被法律认可,具有法律效力
⑽ 环保局有哪些执法权利
环保局的执法权利有十种:
审批权;
许可权;
验收权;
收费权;
检查权;
调查权;
处罚权;
调节权;
监督权;
限期治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