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挂靠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Ⅰ 二建挂靠只挂证不挂章公司出了安全事故需要负刑事责任吗二建挂靠只挂证不挂章公司出了重大安全事故挂靠人
摘要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三十八条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Ⅱ 考二建需负的法律责任是
一般挂靠都是挂证不挂章,挂靠一般都是因为资质评估需要,不用负责任
Ⅲ 二级建造师挂靠在施工单位到底做什么用 会不会有因为出现工程事故而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
按照法规来说,是有一定风险的,但现在我国的建造师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现在只用来资质申请,升级,考核;企业宣传与工程招投标用和工程施工用。有时风险与利益同在。
Ⅳ 二级建造师挂靠协议法律效力究竟怎么样
摆在桌面上肯定说不过去
(1)政策不允许挂靠,自然没有法律效力。
(2)只适用于注册单位和建造师之间约定。
Ⅳ 请问二建挂靠可行吗,如果被挂靠了项目,出了事故,会承担哪样的责任,比如赔钱,罚款,判刑等
一般出了事,被罚主体是二建,二建不可能给挂靠单位推责任。但赔、罚等一般由挂靠单位出钱。这是挂靠双方的默契。涉及刑罚时,一般会将转包实质查清
Ⅵ 二建挂靠有风险吗
建造师证书有两种作用,一是为企业提升建筑资质;二是为企业担当承接工程的项目经理。所谓挂资质就是建造师证书只是注册在建筑企业,提升建筑企业的资质,不参与任何项目。而挂项目则是在为企业提升建筑资质的同时,还要担当项目经理,在必要的时候参与工程项目的建设。
两种证书挂靠方式对建造师造成的风险是不同的,挂资质只为企业提升建筑资质,不参与项目,本质上不会有什么风险,虽然现在挂证比较严格由于你是转社保,所以比较安全。而挂项目的风险比较大,目前建筑行业的实行终身责任制,一旦挂靠的建造师承担项目经理的工程在除自然灾害和不可抗力外出了任何事故,会追究项目经理的责任。多了解你挂的这家单位,看看企业的实力如何,近几年有没有什么不好的记录等等,有实力的背后代表的你应该懂!
由于两种挂靠方式风险不同,所以建造师所能获得的收益也是不同的,挂资质一般只有最基础的挂靠费用,但是现在由于严查这块,大多企业都要求需要转社保,能转社保费用这块也会相对增加,而挂项目的收益是比较高的,除了挂靠费用外,一般企业还需要在招投标,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出场时,向建造师提供出场费。有些地区出场一次给500报销差旅费、有的给1000包含差旅。
Ⅶ 建造师挂靠 违法吗
建造师挂靠的行为是违法的。
住建部在《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中有明确规定:
1、注册建造师不得有下列行为:
(1)签署弄虚作假或在不合格文件上签章的
(2)以他人名义或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执业活动;
(3)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
(4)不履行注册建造师义务和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可向注册建造师注册所在地、或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注册建造师的违法、违规行为,并提交相应材料。
(7)二建挂靠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违法行为如何处理:
1、注册建造师违法从事相关活动的,违法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查处,并将违法事实、处理结果告知注册机关。
2、依法应当撤销注册的,应当将违法事实、处理建议及有关材料报注册机关,注册机关或有关部门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并告知行为发生地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
3、注册建造师异地执业的,工程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处理建议转交注册建造师注册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注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14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并告知工程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4、对注册建造师违法行为的处理结果通过中国建造师网(www.coc.gov.cn)向社会公告。不良行为处罚、信息登录、使用、保管、时效和撤消权限等另行规定。
Ⅷ 二级建造师挂靠时,签的合同、合约受法律保护吗听说法律不承认的。
二级建造师挂靠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写再多的条款,这合同就是无效的,所以没用。
我去当地建设局领证时,正赶上自查自纠阶段,亲眼见着一个人在咨询工作人员,他的证就是挂靠了,现在要转注、注销,挂靠的公司不放证,他本人呢是事业单位的人,肯定不会因为挂靠证给自己找麻烦,所以去自己举报自己了。所以挂靠签再好的合同,也是有理说不清楚。因为本身是违法的。
关于19年住建部发的文件,后附上你可以看一下。从19年开始建造师行业的挂靠费用开始增长,就是因为对社保有硬性要求了,挂靠人员撤出,市场需求变大,所以最好还是能人证合一吧。
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补充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妥善解决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更好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经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铁路局、民航局,现就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一、对实际工作单位与注册单位一致,但社会保险缴纳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的人员,以下6类情形,原则上不认定为“挂证”行为: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退休和依法提前退休的;
2.因事业单位改制等原因保留事业单位身份,实际工作单位为所在事业单位下属企业,社会保险由该事业单位缴纳的;
3.属于大专院校所属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单位聘请的本校在职教师或科研人员,社会保险由所在院校缴纳的;
4.属于军队自主择业人员的;
5.因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等买断社会保险的;
6.有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依据的其他情形。
二、除上述规定情形外,其他存在社会保险缴纳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的人员,应当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的通知》(建办市〔2018〕57号)规定,在自查自纠阶段予以整改。因客观原因暂无法完成整改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注册所在地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说明原因并承诺整改期限,整改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规定自查自纠整改时间1个月。逾期仍未改正的,按“挂证”行为处理。
三、注册单位或个人一方反映与另一方不存在聘用关系,而另一方不予配合办理注销或变更手续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依据一方申请及其提交的解除劳动合同书面证明、劳动仲裁、司法判决等材料,直接办理注销手续。对于无法提供上述材料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依据一方申请将相关人员列为注册状态异常,并向社会公示。
使用被标注为注册状态异常人员参与工程投标的,有关单位应当要求其本人到场;申请企业资质的,资质审批部门应重点核查;对于正在担任工程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的,应由工程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进行现场核查。
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将对仍被标注为注册状态异常人员进行重点排查处理。
四、为解决自查自纠阶段发现的问题,我部决定将自查自纠期限延长至2019年3月31日。同时将建办市〔2018〕57号文件规定的全面排查时间顺延至2019年8月底,指导督促时间顺延至2019年11月底,其他有关工作要求的时间节点依次顺延。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通过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下载注册人员数据,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水利主管部门,以及省级通信管理局、各地区铁路监管局、民航管理局,核实社保缴纳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的注册人员情况,对照本通知第一条所列的6种情形建立清单目录,作为自查自纠情况报告的附件;对属于其他情形的,应督促相关单位和个人加快整改。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解释有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如有其他问题,应报我部建筑市场监管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19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