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票出票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⑴ 简述汇票出票的作成规则
不为求赏,愿意帮忙!
楼主的这一问题,有一定难度,这不仅仅是票据法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票据业务问题。试探着给楼主以解答和分析。仅供参考!
结合我国的《票据法》的相关规定,阐释问题。
汇票的出票,又称为“汇票的发票”、“汇票的出票”,简称为“发票”或“出票”。
从票据业务上说,汇票的出票,是指出票人填写好汇票,并将汇票交付与人的一种票据行为。
从法律实质上说,汇票的出票,是指出票人以指示委托付款人向受款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数额金钱为目的的一种票据行为。
《票据法》第十九条规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第二十条规定“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
说明了汇票出票的法律性质(属性)。
汇票的出票,由“作成”和“交付”两种具体的票据行为所组成。
“作成”是指出票人记载汇票上应有的法定记载内容并签署名章的行为。在票据业务实践中,一般汇票都是已经印制好的,所以,“作成”也就只是出票人填写相关的内容并签名。
“交付”是指出票人基于自己付款的意思,使汇票脱离自己的占有而给予他人的行为。
从票据法角度来看,汇票的出票,首先要作成票据(汇票),所谓的作成汇票,就是指按照法定条款,作成汇票,即将汇票上的法定应记载事项记载完成,从而创设票据项下的权利义务关系。
(本题不涉及汇票的交付,故不赘述!)
汇票的作成规则,主要有——
1.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且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才能作成汇票。作成汇票进而交付汇票,就是出票人向委托付款人发出付款的指示。出票人作成汇票就意味着出票人具有要求委托付款人付款的权利和条件,即出票人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付款人具有代为付款的资金(条件)。
《票据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汇票的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并且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不得签发无对价的汇票用以骗取银行或者其他票据当事人的资金。”
2.出票人具有担保承兑和担保付款责任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作成汇票。出票人作成汇票,必须承担对该汇票的承兑义务和付款义务,如果汇票在承兑时被拒绝承兑,则持票人可以向出票人行使追索权,要求出票人偿还票据款项;如果汇票在到期时不能获得付款,出票人应负偿还责任。所以,出票人对于自己的出票(作成汇票)的行为,负有担保承兑和担保付款的义务。不具备这种担保条件而作成汇票,则构成票据欺诈。
《票据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出票人签发汇票后,即承担保证该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出票人在汇票得不到承兑或者付款时,应当向持票人清偿本法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规定的金额和费用。”
3.出票人应当按照法定应记载事项作成汇票。汇票是一种委托付款指令,其票面记载内容必须符合法定的应记载事项。否则,汇票不具有票据效力,出票人的“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作成汇票”不具有票据行为的法律效力。
《票据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汇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
(一)表明“汇票”的字样;
(二)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三)确定的金额;
(四)付款人名称;
(五)收款人名称;
(六)出票日期;
(七)出票人签章。
汇票上未记载前款规定事项之一的,汇票无效。”
4.超出法定应记载事项以外的内容,不具有票据法律效力。汇票的法定应记载事项内容是作成汇票所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汇票作成具有票据效力的必备要件。超出法定应记载事项以外的内容,无票据法律效力,出票人不得主张据此免除义务。
《票据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汇票上可以记载本法规定事项以外的其他出票事项,但是该记载事项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
以上意见,供参考!
⑵ 什么是出票它对汇票的基本当事人有哪些效力
是由出票人签发的,要求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一定期限内,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票据
出票为基本票据行为或主票据行为
出票仅仅是签发票据,不是票据的付款人
⑶ 汇票出票人的权利
同学,你是不是BYH教的。。
⑷ 票据具有什么样法律特征
票据具有设权、债券、金钱、流通、无因、文义、要式、占有、提示以及返还证券这十个法律特征:
1、票据是设权证券,证券权利因作成证券而创设。
2、票据是债券证券。票据权利人对票据义务人可行使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3、票据是金钱证券。票据以一定的金钱为交付标的。
4、票据是流通证券。票据通过背书或交付而转让,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5、票据是无因证券。票据权利的成立,不必以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原因关系的成立为前提。
6、票据是文义证券。票据上所创设的权利和义务,均依票据上记载的文字内容来确定。
7、票据是要式证券。票据必须依法定形式制作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8、票据是占有证券。任何人欲主张票据权利,就必须实际占有票据。
9、票据是提示证券。票据权利人请求付款或行使追索权时,必须向义务人提示票据。
10、票据是返还证券。票据权利人在实现票据权利后,必须将票据返还给义务人。
(4)汇票出票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扩展阅读:
票据的性质:
1、票据是代表一定数量货币请求权的有价证券,即货币证券。有价证券是一种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各种票据的,以一定金额来记载的证书。有价证券可分为物权证券、货币证券、资本证券等,其中,货币证券是代表一定数量货币请求权的有价证券,可以在法定的范围和条件下流通。
但是,货币证券并不是货币本身,它不具有由法律所规定的货币强制通用效力,它只是在法定的特殊范围和条件下才可以发挥其作用。票据正是因为属于货币证券,代表了一定数量的货币请求权,并具有流通作用,所以,它才可能发挥它的汇兑、支付、结算和信用等基本功能。
2、票据是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票据是在市场交换和流通中发生的,反映了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具体地说,在财产(商品、货币及其他财产权利)交换中,双方当事人各自享有财产方面的、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即发生了债权债务关系,这就要求以书面形式确定和表现出来,以保障双方实现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票据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就没有票据。所以,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是票据的基本性质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票据特征
⑸ 汇票 的 "出票地",有什么法律作用啊
我国法律规定,诉讼的所辖地(起诉地)为发生地,出票地点可以起到这个作用,一旦出现法律纠纷,原告可以在出票地法院起诉。债权人一般是原告。
⑹ 见票即付汇票的持票人在出票日起( )内提示付款的,才产生法律效力。
B
本题考核票据付款的相关规定。根据规定,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⑺ 汇票背书的法律效力
汇票背书法律效力:背书转让无须经票据债务人同意。背书转让的转让人不退出票据关系。背书转让具有更强的转让效力。汇票背书是指持票人以转让汇票权利或其他为目的,在汇票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二十七条
持票人可以将汇票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汇票权利授予他人行使。
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汇票不得转让。
持票人行使第一款规定的权利时,应当背书并交付汇票。
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⑻ 出票对付款人的法律效力
错误的。
出票是以创设票据权利为目的的票据行为。所以,出票人依照《票据法》的规定完成出票行为之后,即产生票据上的效力。这一效力表现为创设票据权利和引起票据债务的发生,这种权利义务因汇票当事人的地位不同而不相同。
1.对收款人的效力。
收款人取得出票人发出的汇票后,即取得票据权利,一方面就票据金额享有付款请求权;另一方面,在该请求权不能满足时,即享有追索权。
2.对付款人的效力。
出票行为是单方行为,付款人并不因此而有付款义务,只有付款之权限。但基于出票人的付款委托使其具有承兑人的地位.在其对汇票进行承兑后,即成为汇票上的主债务人。
3.对出票人的效力。
出票人委托他人付款,一旦该行为成立,就必须保证该付款能得以实现。如果付款人不予付款,出票人就应该承担票据责任:因此,《票据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出票人签发汇票后,即承担保证该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出票人在汇票得不到承兑或者付款时,应当向持票人清偿本法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规定的金额和费用。”这一规定表明,收款人在向付款人行使票据权利而得不到满足时。出票人必须就此承担票据责任,从法律上讲,该责任是一种担保责任,即担保汇票的承兑和付款。担保汇票的承兑是指汇票到期日前不获承兑时,收款人或持票人可以请求出票人偿还票据金额、利息和有关费用。担保汇票的付款是指汇票到期时,付款人虽已承兑但拒绝付款的,出票人必须承担清偿责任。
⑼ 出票行为无效是否影响票据的效力
答案:D 因为票据行为具有无因性的特点,无因性是指票据行为只要具备法定形式要件,便产生法律效力,即使其基础关系(又称实质关系)因有缺陷而无效,票据行为的效力仍不受影响。如甲签发汇票给乙,签发票据的原因是甲购买了乙的商品。之后,甲发现乙提供的商品有质量问题,但这并不能免除甲对乙的票据责任,至于甲乙间的商品质量纠纷只能另行解决。
⑽ 汇票的出票又有哪些效力
您好!
汇票出票的效力是指票据关系人依完成的票据所载文义而享有票据权利、承担票据义务。
出票行为对出票人而言,使其承担了保证该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在汇票得不到承兑或者付款时,应当向持票人清偿法律规定的金额和费用;对票据收款人而言,其效力就是使其享有票据上的权利,即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对票据付款人而言,出票行为并不必然对其发生约束力,出票行为仅只使付款人获得了付款的资格(可能性),并未使付款成为其义务,只有当付款人承兑时,付款人才负有付款的义务,成为汇票的主债务人。
1.对出票人的效力。
我国《票据法》规定,出票人签发汇票后,即承担保证该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出票人在汇票得不到承兑或者付款时,应当向持票人依法清相应的金额和费用。可见,出票人必须对其签发的汇票获得承兑和获得付款承担担保责任,即出票行为对出票人产生担保承兑与担保付款的效力。
2.对收款人(持票人)的效力。
收款人接受汇票后,取得付款请求权。此项请求权,在汇票未经承兑或者参加承兑前,仅系一种期待权而已。亦言之,出票人作成汇票并将汇票实际交付给收款人后,收款人便取得了汇票上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在付款人或最后持票人对汇票进行承兑之前,收款人或最后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是一种期待权。在付款人承兑以后,该期待权即成为现实权。如果被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持票人还可行使追索权。
出票行为一经完成,即产生了收款人的票据权利,即从原因关系上的民事债权人变为票据债权人,享有付款请求权、追索权和依法转让票据的权利。但需注意的是,此时与其相对的票据义务人仅为出票人,并非票上所载的付款人。
3.对付款人的效力。
出票系是单方法律行为,无需出票人与付款人事先形成合意。但是,付款人毕竟只是因受委托而付款,是否付款取决于其是否承兑。只有承兑后,才产生付款人的付款责任。否则,付款人不承担付款责任。可见,出票的委托行为并不能约束付款人,付款人因自己的承兑行为而受约束。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