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法律知识小测试答案
❶ 谁有巜中小学生法律素养知识普及测试》的答案
我们学校也有考这个,但你要把题目发来
❷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B )年。
A、1949年B、1954年C、1950年D、1982年
2.( B)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B、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 )。
A、人民B、中国共产党
4.中华人民共和国(B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B )尊严不受侵犯。
A、人身B、人格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于(C )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曰B、1991年9月4曰
C、1992年1月1曰D、1999年11月1曰
7.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B )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武力B、法律
8.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B )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A、赡养B、抚养
9.( A)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A、任何组织和个人B、学校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在(A )颁布的。
A、1986年B、1978年
11.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B ),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A、任何时候B、国家法定节假曰外
12.禁止在( C)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居民住宅区B、厂矿企业C、中小学校D、商业区
1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 A)责任。
A、直接B、间接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规定,要把青少年培养成(B )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A、 品德、智力、体质、美育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15.法律规定:父母、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如果未成年人自己不愿意上学,(A )就违法了。
A、未成年人B、父母、监护人
❸ 小学生法律知识问答卷
2015中小学网上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2015中小学网上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1 ( )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A,B,C,D】
A.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B.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D.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2 ()参与道路交通,应有监护人带领【A,B】
A.学龄前儿童
B.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C.盲人
D.残疾人
3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A,B,C,D】
A.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B.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C.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D.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4 .关于申请执行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B.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C.申请执行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D.申请执行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5 按照公平正义理念的要求,主要从( )方面判断执法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B,D】
A.执法行为是否超越法律的授权
B.权力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
C.行为与处理结果轻重幅度相当
D.同样情形同样处理
6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联营有下列哪几种形式?【A,B,C】
A.法人型
B.合伙型
C.合同型
D.横向型
7 把未成年人培养成“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中“四有”的内容是( )。【A,B,C,D】
A.有理想
B.有文化
C.有纪律
D.有道德
8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A,B,C,D】
A.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❹ 小学生学法普法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 象征 尊重 爱护
2、国徽法
3、义勇军进行曲
4、新中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公民 权利 义务
6、保护 教育
7、放任不管或迫使其离家出走 监护职责
8、违法 取缔
9、法律保护 法律
10、学生行为规范 行为习惯
11、行政拘留 罚款
12、人行道 靠路边行走 人行横道
13、食品添加剂 身体健康
14、违法行为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简答
1、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2、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显然,牛奶的生产者和销售者违反了自己的产品质量义务
小明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负责处理;向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反映;对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害向人民法院起诉。
3、合法 未达到法律规定的赌博违法犯罪的标的额
4、
一.不准闯红灯,或推行、绕行闯越红灯;
二.不准双手离把和扶其它车辆或手中持物;
三.不准在市区或城镇道路上骑车带人;
四.不准在禁行路段或无故在机动车道骑车;
五.不准在人行道上骑车
案例
1、刻字的行为违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❺ 河南省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答案
选择题1、A 2、C 3、A 4、C 5、C 6、回B 7、A 8、C 9、C 10、C 11、B 12、C 13、C 14、B 15、A 16、A 17、A 18、C 19、B 20、B 21B 22、B 23、A 24、C 25、A 26、B 27、B 28、C 29、A 30、C
判断题1×答2×3√4×5√6×7×8√9×10×
问答题
第三十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这是小学部份答案,绝对正确,
❻ 2010年合肥市小学生“五五”普法法律知识测试答案
推荐合肥市小学生“五五”普法法律知识测试卷 答案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共 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2.《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3.《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4.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证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其中途辍学。
5.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6.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
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行走,应当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8.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9.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10.小明(8周岁)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按照法律规定学校(应当)承担责任,但学校能够证明自己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二、选择题 (从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法律是什么(C)
A.规则 B.纪律 C.有强制力的规则
2.(A)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宪法 B.刑法 C.民法通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B)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 B.公民 C.未成年人
4.依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儿童是指(C)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的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该年龄。
A.12周岁 B.16周岁 C. 18周岁
5.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B)的权利。
A.学前教育 B.义务教育 C.中等教育
6.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A)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B.小学生禁止进入 C.学生禁止进入
7.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8.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B)
A.开除 B.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C.劝其退学
9.《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C)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12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10.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B)。
A.休学 B.辍学 C.转学
11.下列哪种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C)
A.打架斗殴 B.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C.吸食注射毒品
12.下列做法中,不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B)
A.书店给未成年人出售恐怖内容的图书 B.商场给未成年人出售战争题材的影碟
C.音像店给未成年人出租凶杀内容的光碟
13.亮亮今年上小学六年级,一天他看见爸爸妈妈参加投票选举人大代表,也想去投票,但是妈妈告诉他,他年龄还小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选举年龄。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龄是(C)
A.16周岁B.18周岁 C.14周岁
14.人民法院是国家的(C)。
A.执法机关 B.立法机关 C.审判机关
15.下列行为符合交通规则的是哪一项? (C)
A.为走近路钻过马路上的行人护栏 B.10岁的小明骑自行车上学 C.小红自己走过街天桥
16目前我国通用的火警电话号码是?(B)
A.120 B.119 C.110
三、判断题(在每小题的描述中,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内填“对”错的在括号内填“错”。共16题 每小题2分,共32分。)
1.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2.受教育对公民来说,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3.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
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 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5. 违反了校纪,但我没有违反法律,学校对我没有办法进行处理,如果学校对我进行处理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6.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认为处分过重或不该受处分,可提出申诉。(√)
7.我被人家抢过钱,所以我必须再从他人身上抢回来,这也是一种正当防卫的手段。(×)
8.李刚经常欺负我同学并把我同学打伤,同学让我帮助解决,我才去打了李刚,这应该说是见义勇为。(×)
9.小学生小王跟同学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打伤了同学小张,小张的家长可以要求小王的父母赔偿医药费。(√)
10.老师要求小文背诵课文,小文背不出,老师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小文比猪还笨,这是对小文人格尊严的侵犯。(√)
11.小红的父母工作比较忙,所以经常要求小红帮忙做家务,每次做完后还给小红一点小奖励,小红有一天看了《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后,指责父母违反了法律,要她做家务是非法使用童工对吗?(× )
12.小明非常爱开动脑筋,经常自己做一些小发明,但他只有12周岁,还未成年,所以不能申请专利并得到保护。(×)
13.未成年人拨打110电话进行骚扰是不良行为,但不违法。(√)
14.放学路上遇到有人拦劫,尽量不要与其发生正面冲突,可以先把钱物给他们,然后报告老师、家长。同学们上下学最好结伴一起走。(√)
15.同学在公共场交谈时,千万不要将自己家地址、电话号码等一些具体情况大声说出来,更不要轻易把家里的电话号码告诉陌生人。(√)
16.小凯在自行上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学校履行了相应管理职责,且行为并无不当的,但学校仍然要承担赔偿责任。(×)
❼ 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小学组)答案
A、选择题: c、d、c、d、a、c、d、c、d、d、d、c、b、d、bc、c、a、d、a
B、判断题: 错、错、对专、属对、对、对、错、对、错、错、错、错、错、错、对、错、对、
C、案例分析题:(一):成绩会直线下滑,也会上网沉迷。 (二):如果为一个东西争执不休,可以找围观人帮忙,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❽ 合肥市小学生“五五”普法法律知识测试卷答案
合肥市教职工“五五”普法法律知识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
2.均衡
3.同等 合法权益
4.紧急疏散演练
5.教职工代表大会
6.教师聘任
7.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8.过错责任
9. 2010年2月1日
10. 30
二、单项选择题
1-5 CACCC 6-10 DAACB
三、多项选择题
1-5 ABD BCD ABC ABC BCD 6-10 ABC ABCD ABCD ABD ABCD
四、判断题
1-5 错 错 对 对 对 6-10 对 错 对 对 错
五、简答题
1. 【参考答案】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 【参考答案】
(1)学校的校舍、场地,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其他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 以及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省、市安全卫生质量标准或者使用标准的;
(2)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的;
(3)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的;
(4)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其他异常心理状况等情形,不适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给予必要照顾的;
(5)教职工侮辱、殴打、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6)教职工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或者学生遭受侵害,但未进行必要的告诫、制止、保护的;
(7)对学生非正常缺席、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及时告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
(8)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后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救助的;
(9)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教职工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10)学校未履行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职责的;
(1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由学校承担责任的情形。
3. 【参考答案】
(1)加强领导,构建网络,形成依法治校的高效机制,
(2)建章立制,依法治校,促进学校的民主化管理,
(3)以人为本,依法办学,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打好依法治校的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