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变更前后的法律责任
Ⅰ 公司更名后应承担那些法律责任,有什么法律规定
《公司法复》中没有说名称变更制后要怎么样的规定,因为这样的规定很白痴。公司作为一个主体,基本上没有改变,只是改了一个名称,那么自然法律责任就是要继续承担的。
另外,《公司法》中的第9章关于公司合并、分立的寻章中有要继续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不过肯定不是你要的。
还有,你问的是企业,可能你还想问《合伙企业法》中有没有相关规定,也是没有。
Ⅱ 变更公司以后需要承当那些责任,在变更前发生的事情是否承担
一、企业法人申请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应向原企业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一)对企业原法定代表人的免职文件;(二)新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文件;(三)由企业原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经常有一些已经不具备任职资格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出于种种目的,不同意更换法定代表人,甚至利用手中的职权阻碍作出变更决议,或者拒绝签署变更登记申请表。对此,《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具体分为两种情况处理:1.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更换法定代表人需要由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召开会议作出决议。原法定代表人不能或者不履行职责,致使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不能依照法定程序召开的,可以由半数以上的董事推选一名董事或者由出资最多或者持有最大股份表决权的股东召集和主持会议,依法作出变更决议,若法定代表人不能或者不签署变更登记申请书的,可以由拟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根据变更决议签署。2.公司以外的企业法人更换法定代表人需要由企业出资人作出变更决定。若法定代表人不能或者不签署变更登记申请书的,可以由拟任法定代表人根据变更决定签署。 二、还有在员工进入公司后未签定任何劳动合同,那么如果企业法人更改,或者企业倒闭,员工是否能受到合法的权益保护? 针对这个问题,如果该员工能证实自己确实在该公司工作过,并且有人证,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Ⅲ 法人变更前的法律责任由谁承担
法律分析:法人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法人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九条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
Ⅳ 公司名称变更后的法律责任,及法律条文在哪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第七章 分公司的登记 第三十九条 分公司是指公司在其住所以外设立的从事经营活动的机构。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第四十条 公司设立分公司的,应当向分公司所在地的市、县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核准登记的,发给《营业执照》。 第四十一条 分公司的登记事项包括:名称、营业场所、负责人、经营范围。 分公司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分公司的经营范围不得超出公司的经营范围。 第四十二条 公司设立分公司的,应当自决定作出之日起3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应当自批准之日起3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设立分公司的登记申请书; (二)公司章程以及由公司的公司登记机关加盖印章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营业场所使用证明; (四)公司登记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四十三条 分公司变更登记事项的,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申请变更登记,应当提交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因公司名称变更而变更分公司名称的,应当提交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变更经营范围涉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的,应当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变更营业场所的,应当提交新的营业场所使用证明。 公司登记机关核准变更登记的,换发《营业执照》。 第四十四条 公司撤销分公司的,应当自撤销决定作出之日起30日内向该分公司的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申请注销登记应当提交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和分公司的《营业执照》。公司登记机关核准注销登记后,应当收缴分公司的《营业执照》。 这是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供的材料: 分公司登记实施办法 一、 行政许可事项及编号 分公司登记(A11) 二、行政许可内容 分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 三、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一次修正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四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1994年6月24日国务院令第156号颁布,根据2005年12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 (三)《厦门经济特区企业登记管理条例》(1995年6月8日厦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1997年11月11日厦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第一次修正 2002年3月29日厦门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2004年6月4日厦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三次修正 2006年9月22日厦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第四次修正 2006年9月28日厦门市人大常委会第34号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 四、行政许可数量及方式 本许可事项不涉及前置许可的行业或项目,无数量限制,直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前置许可手续,凭前置许可证明办理工商登记的行业或项目,是否存在数量限制由前置许可部门决定。 (一)本地企业设立分公司的,由其总公司原办理机构进行登记办理; (二)外地企业在厦设立分公司的,由其经营场所所属区工商分局注册大厅办理; (三)外地建筑企业在厦设立分支机构的,由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大厅办理。 五、行政许可条件 (一)分公司的设立登记条件 1、应当向分公司所在地的市、县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2、分公司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分公司的经营范围不得超出公司的经营范围; 4、公司设立分公司的应当自决定作出之起3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应当自批准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以上所规定的条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 (二)分公司的变更登记条件 分公司变更名称、住所、负责人、经营范围时须向该分公司的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以上所规定的条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 (三)分公司注销登记条件: 公司撤销分公司的应当自撤销决定作出之日起30日内向该分公司的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以上所规定的条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 六、申请材料 (一)分公司设立登记须提交材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分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 2、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 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委托期限。 3、公司章程(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 4、公司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 5、分公司营业场所使用证明; 自有房产提交产权证复印件;租赁房屋提交租赁协议复印件以及出租方的房产证复印件;未取得房产证的,提交房地产管理部门的证明或者购房合同及房屋销售许可证复印件;出租方为宾馆、饭店的,提交宾馆、饭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6、公司出具的分公司负责人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复印件; 7、分公司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中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必须在登记前报经批准的项目,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或许可证明; 分公司的经营范围不得超出公司的经营范围。 8、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设立分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 (以上所需提交的材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厦门经济特区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以上各项未注明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由公司加盖公章。 分公司经公司登记机关准予设立登记后,公司应当在30日内持分公司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该分公司的备案手续。 (二)分公司变更登记须提交材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分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 2、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 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委托期限。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公司变更登记事项必须报经批准的,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 4、因公司名称变更而申请变更分公司名称的,提交公司登记机关出具《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复印件、变更后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5、分公司变更经营范围提交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分公司变更后经营范围涉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必须在登记前报经批准的项目,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或许可证明; 分公司的经营范围不得超出公司的经营范围。 6、分公司变更营业场所的,提交变更后营业场所的使用证明; 自有房产提交产权证复印件;租赁房屋提交租赁协议原件或复印件以及出租方的房产证复印件;未取得房产证的提交房地产管理部门的证明或者购房合同及房屋销售许可证复印件;出租方为宾馆、饭店的提交宾馆、饭店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7、分公司变更负责人的,提交公司出具的原任分公司负责人的免职文件和新任负责人的任职文件;填写《负责人登记表》。 8、分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 (以上所需提交的材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 以上各项未注明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由公司加盖公章。 (三)分公司注销登记须提交材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分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 2、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 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委托期限。 3、公司出具的注销决定,注明注销的原因。 4、分公司被依法责令关闭的,提交责令关闭的文件;因违反《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被公司登记机关依法撤销分公司设立登记的,提交公司登记机关撤销分公司设立登记的决定。 5、分公司的《营业执照》正、副本。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以上所需提交的材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 以上各项未注明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由公司加盖公章。
Ⅳ 公司法人变更前后责任问题
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实际执行人,依据民法通则、合同法等相关规定,法定代表人履行职务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依据公司法,法定代表人的产生应当依据公司章程规定产生,公司章程没有规定的,应当由股东会表决产生。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不影响公司责任承担。同时也不是要求法人承担所有责任。以后新发生的法律问题和原法人无关,但是原公司以前的未结的法律问题会自然承继到现在的新法人头上。
(5)公司变更前后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第三条【法人财产权及股东责任】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Ⅵ 公司变更后法律责任问题
工商和税务好像不碍边吧!再说,他只不过是你的代理人而已!
Ⅶ 法人变更后的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法人变更后的法律责任主要是其责任由公司进行承担。其在职权范围内代表公司对外从事经营活动,因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公司,法人代表在职权范围内,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行为就是公司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是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的。因此具体而言,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只是向本企业公司承担因自身过错而产生的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三条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Ⅷ 公司变更法人后法人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公司在其经营过程中会面临着其法人变更的问题,如果法人在之前的经营决策或其他代表公司行为中出了差错,需要承担责任,而此时《公司法》人发生了变化,法律责任该如何承担呢法人代表简单来说就是,其在职权范围内代表公司对外从事经营活动,因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公司。也就是说,法人代表在职权范围内,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行为就是公司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是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但是如果法人代表故意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就可能受到《刑法》处罚。所以,要分而论之。《公司法》人变更了,其之前从事的公司职权范围内的行为直接由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就不能再追究该“前”法人代表的责任。若是严重危害公司利益触犯了《刑法》的行为,则由其自身承担相应责任。《公司法》第三条
Ⅸ 公司法人变更后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公司法人变更后旧债务的承担问题介绍如下1、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工商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包括变更法定代表人),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应该由变更后的公司全部承担,不需要另行说明。如果确实需要出具相关情况说明的,也只要说明变更前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单位承担其债权债务。2、若公司名义贷款,更换法人不影响还款,由公司承担还款责任。债务不是法人来承担的,是公司来承担,法人只是处理债务问题。如果法人不是股东,那法人没有直接的利益损失。如果新法人是股东,也就是公司是转让过来的,但股权转让是协议是有规则的,如果原股东债务没有告诉新股东,那按规定是可以追究原股东的责任!在公司法人转让前务必弄清楚债务清偿的事情,并有协议划分原股东的债务清偿问题!
Ⅹ 公司法人变更后者用承担以前的法律责任吗
公司法人变更,后者必须承担以前的法律责任。
《合同法》第七十六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