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实施细则法律效力

合同实施细则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2-10 11:25:00

『壹』 法律中实施条例是什么意思具有法律效力

实施条例是对法律的一个具体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贰』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效力即法律约束力,是人们应当服从法律规定的行为。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是指该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因而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叁』 合同怎么才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件是:
1、合同是由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订立的;
2、表意真实;
3、内容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
4、依法经过要约、承诺等订立的阶段。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肆』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逐条完全解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来说,法律的抄正式解释,又称袭法定解释、有权解释或官方解释,指被授权的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对法律文本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例如说最高院关于某某法的司法解释,或是某条的司法解释,这是有法律效力的。
立法解释,是立法机关根据立法原意,对法律规范具体条文的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所作的说明。作出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
学理解释是指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学者、专家、法律工作者等非官方主体对法律规范所作的阐明与解释。对应英文翻译为academic interpretation. 相对于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学理解释因缺乏法律上的授权,故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此又称“无权解释”,前两种解释称“有权解释”。

『伍』 合同起到法律效应还是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是指该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因而受到法律的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就发生了权利、义务关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未按合同履行义务,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陆』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有法律效力吗

由于《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规定得不明确,在实践中导致有一些内条款难以操作,为了贯彻实容施劳动合同法,消除操作上的困局,有必要制定实施条例。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一条就说明了其制定目的,也即通常所称的立法目的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制定本条例。

『柒』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件有哪些

合同效力有效的要件主要包括:1、合同当事人是出于真实的缔约意思表示;2、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捌』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件

法律分析:(一)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签订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四)必须是互为有偿的;(五)合同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玖』 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确认

合同的效力的确认方式:当事人基于自愿原则所订立的合同,只要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及形式不违反法律规定等条件,既可依法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拾』 合同法律效力的四种情形是哪些

合同效力的四种情况是: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撤销合同。有效合同是指依法成立并生效,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无效合同和被撤销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效力待定合同经追认后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热点内容
双方不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5 00:48:42 浏览:945
民法典没有彩礼 发布:2025-08-25 00:43:38 浏览:336
公司法废止 发布:2025-08-25 00:38:56 浏览:742
有关超出门店经营法规 发布:2025-08-25 00:11:27 浏览:12
道德经反观 发布:2025-08-25 00:03:55 浏览:750
劳动法多项选择题 发布:2025-08-24 23:46:56 浏览:540
英国司法部 发布:2025-08-24 23:42:40 浏览:77
劳动法年假怎么规定的 发布:2025-08-24 23:33:48 浏览:624
以下法律责任属于行政处罚 发布:2025-08-24 23:27:33 浏览:898
全国法院工作 发布:2025-08-24 23:27:28 浏览: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