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硕士学分制好吗

法律硕士学分制好吗

发布时间: 2022-02-18 08:52:36

『壹』 法律硕士好吗

为什么不是?为什么不能?另外,在省考中这个需要根据具体职位的要求而定。比如,某些职位限定了民商法或者刑法学硕士的条件。

『贰』 法律硕士好考不

如果法律不是你的本专业的话,建议你要长时间的准备法硕了,而且法内硕好像是全国统考,竞争还是容挺激烈的,如果你仅仅就是为了考上研究生的话,你可以报考内蒙古或者新疆那边的大学,专业是你自己的专业,内蒙古和新疆那边的大学研究生大部分是调剂过去的,所以只要你和那边的大学导师联系的话,想信他们会很欢迎你的

『叁』 法律硕士完全是死记硬背么 好多人都说很难

什么科目死记硬背都没有太好的效果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你不理解,背下来,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
现在法硕的题目出的很灵活
单纯的死记硬背,前些年可能还有用
现在用处不大了

『肆』 南开大学的法律硕士{法学}学费是多少。好考吗请知道具体情况的在读法硕回答。在此感激不尽。

8千左右。
中等水平难考吧。这些年南开大学还是下降了一些,但其实力绝对不可小觑。
就业方面由于北京地区高校太多,南开大学在天津名声显赫,同时在河北也很被器重。
在北京不行。

『伍』 只有法律硕士和MBA是修学分制的么其他研究生是不是学分制

上研究生和上大学本科一样的,都是学分制。修够学分就可以做论文、参加论文答辩。
为什么你上本科的时候会有选修课,其实选修课主要就是让你修学分的。
如果在规定的学期内,你不选选修课,你的学分肯定是不够的,也就没办法毕业。

『陆』 法律硕士(法学)好考么

从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的区别来看
第一,报考条件不同,报考要求不同。
我国的法律研究生阶段教育包括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两种。报考法律硕士的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且同等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二年以上。报考法学硕士的不管是学什么专业的,只要是本科毕业生(但主要是法律专业的)即可,但不招收同等学力的非本科生。
第二,招生方式、考试试题不同。法律硕士是通过全国法律硕士专业试点单位联合考试来招收的,法学硕士是全国有资格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单独命题(除公共课外)。全国有权招收法律硕士的院校只有少数院校;而全国重点大学和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招收法学硕士的资格。
第三, 教育方式、培养目标不同。每个法学硕士有一个导师,在读期间能得到导师的全面辅导,深入学习法律理论知识。因此,法学硕士专业划分较细,研究领域一般只有一个方向,但研究有很大的深度。培养方向主要是学术研究、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
法律硕士不分专业,一般不设导师,在入学时一般选定一个方向进行学习。注重实践和应用,主要是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为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以及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等法律实务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

『柒』 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有什么区别就哪个更好一些

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本质区别
时下社会上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只知道法律硕士,而不知道法学硕士。实际上,客观的说二者是两回事,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都是学习法律的,但含金量是明显不一样的。
一、招生条件是不一样的,法学硕士必须要求本科毕业,不招收同等学历;法律硕士要求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本
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学历的专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三年以上。这里的差别在于同等学历可以报考法律硕士,而不能报考法学硕士,且法律硕士必然是原来没有学过法律的。
二、考试试题不同。法学硕士参加的是这几年越来越难,但考生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难度之大有目共睹;而法律硕士的考试虽然政治理论课、外语考试是一样的,但专业课考民法学、刑法学和综合考试(含宪法、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法制史),为全国联考科目,难度有限(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复习教材)。
三、录取比例不一样。法学硕士的录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北大等名校更达20:1,而法律硕士一般是3:1。
四、培养方式不同。法律硕士基本是自费,如北大的是每学分800元,论文指导和论文答辩费6000;法学硕士有公费也有自费。
五、教学方式不同。法学硕士分专业采取导师制,每个学生一个导师(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读期间能够得到导师的不断辅导,深入学习相关法律理论。而法律硕士不分专业,也没有导师,学习的课程只是法律的基础课,共十二、三门,45学分。最后只不过找个老师辅导一下论文而已。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识到从总体而言,法学硕士无论从本身的考生的素质、接受到系统深入的学习等诸多方面都优于法律硕士。
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二者不分,社会上包括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法律硕士就是学习法律的硕士,殊不知二者的本质区别。而且有的学校,也纵容了这种社会的误解,比如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它们让法律硕士在毕业分配的意见书上自己填写专业:民法、经济法、刑法等随便,使得鱼目混珠,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设置了障碍,甚至产生误导。所以笔者在此直言,以澄清这个常识性的问题。

『捌』 法律硕士完全是死记硬背么 好多人都说很难。我想考..好纠结..

各科复习资料:政治,人大版教材,陈先奎2000题,另外任汝芬的讲座可以听听;

英语,人大版资料,新东方词汇

专业课,人大版《法硕联考指南》《同步练习》,高教版《法硕联考考试分析》

另外,各科都需要的就是历年真题了。

复习方法:个人感觉,政治外语不需要战线太长,四个月左右比较合适。而专业课复习,可能需要早一些,因为法硕招生本来就是非法学本科的生源,基础稍显薄弱,且专业课的分值也是大头。专业基础课建议重点看《联考指南》,重理解;专业综合课建议重点看《考试分析》,重记忆。当然,两本教材也可以结合对比着看的,相互补充。第一轮复习可以通读教材,重点把握轮廓框架;第二轮时可以边复习边做《同步练习》,加强学习效果,要求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准确;第三轮查缺补漏即可。在此之前,不建议系统地做真题,真题应在三轮复习以后做才有比较好的效果,是对自己复习程度的一次综合检验。至于时间安排,第一轮时间可能需要两到三个月,第二轮一到两个月,第三轮查缺补漏,半个月足矣。做完真题,复习工作基本接近尾声,对照自己的不足之处,做一次考前知识脉络梳理即可。

应试技巧:政治外语,没有太多心得,只对专业课稍微探讨。专业基础课选择题60分,专业综合课选择题81分,总共是141分,其分量之重是不言而喻的。客观题的解答,考察的就是识记。而归于法硕联考选择题的解答,需要理解的并不多,更多考察的还是记忆的准确性,在综合课里更是如此。因此,对于一些常见考点,不能满足于了解、知道,不但要记住,还要记得准确。这样才能在选择题,特别是多选题中减少丢分。对于主观题,可以分开来讨论。专业基础课的主观题,基本格局就是简答题(两个)、辨析题、法条分析、案例分析。其中,简单题和法条分析题都是一些重中之重的知识点或条文,而且考察重复率相当之高。辨析题会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需要一定的法理理解能力。而法条分析、案例分析的答题方式都是有固定的模式的,多研究历年真题及答案可慢慢领悟,按照这种模式来答题很重要,这样才能减少无谓的丢分。专业综合课的主观题,基本格局就是三个简答题、三个分析题(都是法理、宪法、法制史各一个)再加一个法理学的论述题。简答、分析就需要一定的记忆量再加一定的分析能力,而重点还是知识点记忆,其技巧则是重点恒重,需要多研究历年真题。而论述题的考察,特点为着眼大、与现实联系较为紧密,多为法治理念及法与社会里的知识,是知识点的记忆与阐述能力的结合,有一定难度。

『玖』 法硕(非法学)到底好不好

专业没有好与不好之分,法硕当前招生比较多,最好是考名校,起点高
比如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的;如果不是很有把握,也可以考虑工科名校的法硕专业,牌子好,具体考研问题可以咨询盛世清北,中国名校考研-保研-考博权威

『拾』 法硕和学硕哪个更好

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没有办法说哪个更好的,下面只是相内关介绍,希望可容以帮到你:

  1. 法律硕士:是专业硕士,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是全国联考,专业课初试全国各个学校是一张试卷,专业课是教育部统一命题和组织阅卷;法律硕士相对而言,更为公平一些,也更好考一些。因为法律硕士是全国统一命题和阅卷,而且在录取之前,我们也见不到导师,甚至有的学校根本不分导师,所以法律硕士不需要去找导师。

  2. 法学硕士:是学术性硕士,注重学术性和理论性,专业课是学校自己命题,在考试之前就确定你到底是考哪个导师的研究生,所以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您最好都得做到你的观点和你未来导师的学术观点一致。而且,法律硕士就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一本考试分析就可以搞定整个专业课,而法学硕士需要看一堆参考书。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全文举证规定 发布:2025-05-29 07:43:28 浏览:251
法学概论上 发布:2025-05-29 07:28:06 浏览:529
强化司法监督制约 发布:2025-05-29 07:26:31 浏览:12
关于经济法总论 发布:2025-05-29 06:47:50 浏览:688
司法岛僵尸 发布:2025-05-29 06:40:39 浏览:61
国际经济法的实务书籍 发布:2025-05-29 06:18:01 浏览:969
河源劳动法最低工资 发布:2025-05-29 05:55:42 浏览:196
道德健康认识 发布:2025-05-29 05:51:25 浏览:842
法律援助是以下哪一种主体的责任 发布:2025-05-29 05:41:20 浏览:943
党建司法改革 发布:2025-05-29 05:41:19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