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一起饮酒承担责任的法律规定

一起饮酒承担责任的法律规定

发布时间: 2022-02-19 19:14:39

㈠ 喝酒致死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和人一起喝酒中,如果饮酒出事,有四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以上就是共同饮酒需要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㈡ 共同饮酒者死亡,法律是怎样规定责任的

共同饮酒者死亡,法律是怎样规定责任的?

俗话说“小饮酌情,豪饮伤身。”我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亲朋好友相聚或者单位聚餐时难免会小酌几杯,以联络情感和增进感情,这是合理的社交行为,更是人之常情。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等并未规定禁止饮酒,也未规定饮酒是危险行为。

c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六条 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

㈢ 喝酒连带责任法律条文都有哪些解释

法律分析:连带责任亦称连带债务。民事责任的一种。指数个债务人就同一债务各负全部给付的一种责任形式。

喝酒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条文的相关解释,首先承担“酒责”的几种常见情况如下:

1.故意灌酒型。在灌酒导致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由于灌酒者明知过量饮酒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仍然实施这种行为,因此造成损害后果发生的,可认定为直接故意的主观过错,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灌酒者应当承担赔偿的主要法律责任。

2.放纵型饮酒。对于该酒友的生命和安全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因而导致该酒友人身损害后果发生的,应认定为与受害人对饮的人具有间接故意的过错,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对对饮者应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其承担1/3以上赔偿的法律责任。

3.不予救助型。同饮人之间对于发现有不良反应情况后,均具有及时通知、及时协助救护、及时照顾和帮助等法律和道德上的义务。

4.双方均无过错型。酒友饮用了少量的酒,结果却诱发了对方疾病甚至死亡后果的发生,而劝酒者先前不知其病情,被劝酒者也认为少量饮酒不会发生危险,根据公平责任,可酌情判令劝酒者适当承担补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㈣ 共同饮酒需要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是什么

法律分析:在与亲朋好友的共同饮酒中,非强制礼节性劝饮是传统民风民俗,如果饮酒出事,饮酒人要自行承担过度饮酒造成的损害后果。如果亲朋好友在共同饮酒过程中存在以下情节,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是强迫性劝酒,如故意灌酒用话要挟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第二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如明知对方的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第三是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第四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条 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㈤ 在一起喝酒责任划分 赔偿标准

共同饮酒是正常的社交活动,个共同饮酒人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但当共同饮酒的行为使他人发生特定的危险,其他共同饮酒人会产生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如果亲朋好友在共同饮酒过程中存在以下情节,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如明知对方的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这四种情况表明共同饮酒人有过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㈥ 共同饮酒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在下列情况下,共同饮酒后出事要承担责任: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即明知对方的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㈦ 喝酒连带责任的2021法律规定

共同饮酒人之间存在某种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在法理上即为伙伴注意义务,共同饮酒人对其他共饮人的损害承担责任就是因为未尽到该项注意义务。
饮酒过程中共同饮酒人需要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一)提示、劝告义务。在共同饮酒过程中切忌灌酒、劝酒等不文明行为,同时,发现共饮人存在酗酒、醉酒或不良反应时应加以提示、劝告其停止饮酒。(二)通知、照顾、护送义务。如发现共饮人存在醉酒现象及人身危险时,应通知其亲属或救护机构等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危险发生。对醉酒人施以最大限度的照顾行为,或护送至安全场所或医疗机构救治,使其得以脱离危险境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条 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 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第一千一百九十条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没有过错的,根据行为人的经济状况对受害人适当补偿。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㈧ 一起饮酒后意外死亡如何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一起喝酒的人死了,一起喝酒的是不是要承担连带责任,要看是否存在过错。若存在过错,则需要负连带责任,不存在过错的话,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和人一起喝酒中,如果饮酒出事,有四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强迫性劝酒,比如用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同行人尽到了提醒、劝阻、通知家人、照顾、护送义务,同行人是无过错的,不需要进行赔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热点内容
道德与法治两个女人 发布:2025-05-26 05:13:06 浏览:456
法官翻唱 发布:2025-05-26 05:00:58 浏览:5
皮城执法官技能加点s5 发布:2025-05-26 04:54:00 浏览:321
岳阳律师协会 发布:2025-05-26 04:53:05 浏览:455
按劳动法没满半年有陪偿吗 发布:2025-05-26 04:50:50 浏览:634
法治检察院 发布:2025-05-26 04:46:41 浏览:962
企业道德缺失 发布:2025-05-26 04:26:47 浏览:753
2015经济法考试 发布:2025-05-26 04:04:00 浏览:145
成立合资公司的法律条款 发布:2025-05-26 04:03:55 浏览:28
深圳市劳动合同法2018全文 发布:2025-05-26 04:03:52 浏览: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