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可以和解吗

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可以和解吗

发布时间: 2022-02-20 19:51:11

Ⅰ 书上说和解、调解不具备法律强制执行力,请问什么样的调解书具备法律效力

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主持下达成的“调解书”一经当事人签收,即具有强制执行力,一方不遵守协议,对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和解是当时双方经协商,自行达成的协议,这个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其本质就是双方签订的一份民事合同。调解,是指争议双方经中间人撮合,双方达成的协议,这个根据“中间人”的不同,效力不一。其他单位和人员主持下作出的调解均无强制执行力。

法律效力和强制执行力是不同的,没有强制执行力的和解、调解书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规定,符合合同成立条件,均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1)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可以和解吗扩展阅读:

在中国,和解与调解不同,和解是当事人之间自愿协商,达成协议,没有第三者参加;调解是在第三者(可能是群众或者群众组织,也可能是人民法院)主持下成立的。

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制作的确认双方当事人协议内容的法律文书。它是法律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种之一。裁决书是仲裁庭或仲裁员根据经过调解双方达成的协议制作的记载该调解结果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书。

双方当事人互相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双方的争执。这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依法处分自己民事实体权利的表现(见处分原则)。和解成立后,当事人所争执的权利即归确定,所抛弃的权利随即消失。和解一经成立,当事人不得任意反悔要求撤销。

(1)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可以和解吗扩展阅读:

网络-和解

网络-调解书

网络-法律效力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Ⅱ 法院判决书下来还可以私下和解吗,用不用去法

法院的判决书下来了,还可以私下和解,这是法律所允许的。
如果案件已经到了执行阶段,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将协议交给法院执行庭即可。
执行庭就会裁定执行终结。

Ⅲ 审判阶段和解为什么没有法律效力

和解可以发生在民事诉讼的任何阶段,但是只有经过法院并制作了调解书的调解才有法律效力。

Ⅳ 和解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和解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和解协议书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签订的,不同于调解书,因此只具有普通合同的效力,如果一方违约了只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违约金可以在和解协议中进行约定,协议书中如果没有约定,可请求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九条 法院调解书的内容包括以下三项:一是诉讼请求。即原告向被告提出的实体权利请求。如果被告向原告提出反诉的,调解书中也应当列明。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还应当写明第三人的主张和理由。二是案件事实。即当事人之间有关民事权利义务争议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和双方争执的问题。三是调解结果。即当事人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其中包括诉讼费用的负担。

Ⅳ 开庭后没和解法院发来和解是啥意思

若在取保候审期间至法院开庭前,司法机关没有将你收监羁押的话,基本上会判处缓刑。若在开庭前被予以再收监的话,那一般就会判处实刑。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客观地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最应当考虑和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即为代为取保候审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止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罪情节较轻,有悔改表现,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由人民法院宣告缓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Ⅵ 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是:

第一审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是指宣判后还在上诉期限内版的判决和裁定权。‍
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就是一个案件经过两次审判(两级法院的审判)就生效了。但不是所有的案件都要经过两级法院的审判。民事案件、刑事案件除判处死刑的以外,第一审判决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民事15天、刑事10天)没有上诉、抗诉,过了上诉期限,判决也生效。

Ⅶ 审判阶段的和解没有法律效力不发生违约责任吗

和解可以发生在民事诉讼的任何阶段,但是只有经过法院并制作了调解书的调解才有法律效力。
审判阶段的和解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只是双方的民事协议,此和解有人违约后,可仍向法院起诉。

热点内容
海底捞状告河底捞商标侵权一审被法院驳回 发布:2025-05-25 20:13:50 浏览:781
委托承包合同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5 19:49:02 浏览:700
法律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发布:2025-05-25 19:44:18 浏览:283
入职登记表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5 19:44:05 浏览:400
人力资源公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5 19:37:04 浏览:851
论虚假广告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5 19:37:02 浏览:685
海淀法院主任 发布:2025-05-25 19:35:36 浏览:437
扰民有关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25 19:33:22 浏览:983
唐山市路南法院 发布:2025-05-25 19:33:15 浏览:274
法治博白网 发布:2025-05-25 19:30:17 浏览: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