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违反法律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法律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发布时间: 2025-08-21 13:29:53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66条规定违反本条例什么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66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五十六条,五十七条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基础分析】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扰乱电信市场秩序的行为:
1、采取租用电信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电信业务
2、盗接他人电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使用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施或者码号
3、伪造、变造电话卡及其他各种电信服务有价凭证
4、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
【个人建议】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来说,每一个普通人必须要依法进行遵守,只有这样才可以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作为电信业务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来说,也不得擅自向他人提供电信用户使用电信网络所传输信息的内容,希望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够遵纪守法,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第五十六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五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危害电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
1、对电信网的功能或者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或者修改
2、利用电信网从事窃取或者破坏他人信息、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3、故意制作、复制、传播计算机病毒或者以其他方式攻击他人电信网络等电信设施
4、危害电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其他行为。

B. 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发现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移送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侦查。

第一百四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违反法律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实施细则》中规定:

第六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至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二条以及本条例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

第五点 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后1年内又实施同一性质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或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罚后又实施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第七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对有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的违法情形且情节严重,可能需要行政拘留的,应当及时将案件及有关材料移送同级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需要补充材料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及时提供。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不符合行政拘留条件的,应当及时将案件及有关材料退回移送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

C. 违反法律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依据

您好,您是想问违反法律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依据什么吗?违反法律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所以违反法律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什么意思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通过侦查、起诉、审判活动,追究行为人因实施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国家专门机关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按法定程序来进行,依法承担的责任。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刑事责任包括以下内容:
1、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
2、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3、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
4、无期徒刑;
5、死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
【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槐搭明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枝稿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铅告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热点内容
工伤保险条例14条具体解释 发布:2025-08-21 15:31:57 浏览:210
政府法律顾问队伍建设情况 发布:2025-08-21 15:31:52 浏览:408
房地产官司律师 发布:2025-08-21 15:25:09 浏览:691
q群群员有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1 15:12:16 浏览:278
民法手工画 发布:2025-08-21 15:12:11 浏览:520
论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1 14:41:33 浏览:332
84年的山林证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1 14:35:24 浏览:968
婚姻法培训小结 发布:2025-08-21 14:21:04 浏览:558
民事诉讼法质证分几个阶段 发布:2025-08-21 14:20:10 浏览:914
丹阳法院执行路法官 发布:2025-08-21 14:20:08 浏览: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