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法律责任的发展国际组织责任法的编纂

国际法律责任的发展国际组织责任法的编纂

发布时间: 2022-02-21 06:44:59

A. 国际法律责任中的个人问题

国际刑事责任分为个人的刑事责任和国家的刑事责任。个人因为实施了主要由个人才能构成的国际犯罪行为而承担刑事责任,这是没有问题的;另一方面,国家因实施了主要由国家构成的国际犯罪行为而承担刑事责任也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个人国际刑事责任和国家国际刑事责任似乎就是两个界定得泾渭分明的概念领域了。但实际上,这两个看似泾渭分明的领域却存在着一个主体上暗合的交汇点,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引发了一个广泛争议的问题:个人是否可以因主要由国家实施的国际犯罪(例如侵略罪,战争罪等)而承担刑事责任。
http://tieba..com/f?kz=100284131
国际法上的个人刑事责任是指个人因其所犯国际罪行依据国际法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国际法上的个人刑事责任原则的确立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称:“违反国际法的罪行是人而不是抽象的实体所犯下的,因此,只有通过惩治犯下此类罪行的个人,才能使国际法的规则得到实施。”1950年,国际法委员会编纂了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和法庭判决中所承认的国际法原则,其中包括“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此应受惩罚”。此后,国际社会签订了一系列国际条约,既重申了国际犯罪的个人刑事责任原则,也扩大了要求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国际罪行的范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个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又有了新的进展。2002年7月,国际刑事法院正式成立。

B. 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有哪些

你好,这是一个国际公法问题,主权国家、独立经济区域(如我国的港澳台)、政府间国际组织、争取民族独立的叛乱(解放)团体;

C. 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表现在:

1、 国际法主体的增加;主体包括:国家、争取独立的民族,以及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 国际法调整对象和范围的扩大;国际私法调整各个国家间自然人法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3、 国际法的领域和内容的新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国际法的适用范围大大扩展, 也使国际法产生了许多新内容;

4、 国际法的全面系统编纂。

(3)国际法律责任的发展国际组织责任法的编纂扩展阅读:

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具有下列特征:

1、各国公认:这一特点使其区别于仅为少数或部分国家承认的原则。

2、具有普遍意义:这种原则适用的范围是国际法律关系的所有领域。国际法基本原则超出了个别领域而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的,关系到国际关系全局性的原则,它可以贯穿于国际法的各个方面并具有指导作用。

3、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在国际社会中公认的必须绝对执行和严格遵守的,不得任意抛弃、违反或更改的国际法规范。

4、构成国际法的基础:体现为一般原则产生的基础、一般原则有效的基础、国际法存在的基础。

D. 国际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主体

法律责任主体是指违法主体或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应注意的是,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

过错

主观故意或过失。

刑法上故意或过失是判定行为人主观恶性的重要依据;民法上故意和过失统称为过错,是构成一般侵权行为的要素;在行政法领域,实施过错推定的方法。

违法行为

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的关系是既联系又区别的,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产生的前提,而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以违法的构成为条件

损害事实

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人身、财产、精神三方面。

损害应当具有 确定性,即是业已发生的而不是即将发生的,

损害必须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和公众意识予以认定;有此责任的承担不以实际损害存在为条件

因果关系: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有一因一果的关系

E. 简述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

1、终止不当行为:当不当行为是一个持续行为时,责任国首先应当停止该不当行为。

2、恢复原状:恢复原状是要求把被侵害的事物恢复到不当行为发生前存在的状态。

3、别国或国际组织交与一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一国或国际组织将某个机构交与另一国支配,则在行使该支配权范围内的行为,视为该支配国的国家行为。

4、上述可归因于国家行为的国家机关和国家授权人员的行为,一般地也包括他们以此种资格执行职务内事项时的越权或不法行为。

5、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在一国领土上的被承认为叛乱运动的机关自身的行为,根据国际法不视为该国的国家行为。已经和正在组成新国家叛乱运动的行为,被视为已经或正在形成的新国家的行为。

6、一个行为可以归因于几个国家时,相关国家对于其各自相关的行为承担单独或共同的责任。

(5)国际法律责任的发展国际组织责任法的编纂扩展阅读:

国际法律责任的发展:

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发生了变化。近代国际法只确认国家是国际法主体,因而国家是国际法律责任的唯一主体。在现代,国际法主体不仅是国家,还有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从而,使得国际法责任的主体也从国家扩展到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

国际法律责任的范围和内容发生了变化。近代国际滇池中,国际法律责任多指国家违反对外国人待遇方面的义务的后果。

国际法律责任的根据也扩大了。在近代国际法中,国际法律责任的定义一般表述为:国家对其国际不法行为所承担的责任这一定义强高了不当行为是国际法律责任的唯一根据。

最后,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和方法也发展了。在近代国际法中,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或方法有限制主权、恢复原状、赔偿和道歉等,在现代国际法中,除保留了对国际滇池中合理的追究责任的措施外,双确定了对国家的国际犯罪行为和负有责任的国家领导人和团体机关的国际犯罪行为追究国际刑事责任制度。

F. 国际法律责任的种类(是国际法律

1 终止不法行为
2 赔偿
3 恢复原状
4 补偿
5 满足
6 限制主权和刑事制裁
7 保证不再重犯

G. 多选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有

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与国际法的主体基本上是相同的。个人虽不是国际法的主体,但可以成为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
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1、主权国家。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家被认为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至今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最主要和基本的构成单位,也是国际法最主要的主体。国家也被称为原始和完全的国际法主体。当代国际法是以规范国家关系作为主要对象的。
2、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际组织主要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二战以后,国际组织大量的出现和其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使其被接受为国际法的主体。但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是派生性的,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由成员国通过作为国际组织章程的国际协定赋予和限定的。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只能在此限度之内。
3、其他。某些特定的民族解放组织或民族解放运动,是在殖民地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作为其未来民族国家的过渡性实体,参与某些国际关系,从而被国际社会接受为国际法的主体。但是其作为国际法主体,是有条件和不完全的。并且,随着全球非殖民化的基本完成,现在这样的实体已为数较少。
4、关于个人是否为国际法主体的问题。关于个人是否为国际法主体是一个存在争论的问题。典型的观点有三种:
第一种认为个人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
第二种认为个人是国际法的主体之一;
第三种认为个人不是国际法的主体。
现在大多数学者持后两种观点。认为个人已经是国际法主体的根据主要在于:在现代国际法中,个人可以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或承担某些。义务或责任。比如国家元首或外交代表享有的特权与豁免、国际法对从事国际罪行个人责任的直接追究、个人在某些国际司法机构有出诉权及有些国际人权公约对个人权利的直接规定。但是,依靠这些证明个人为国际法主体的观点是不能完全成立的。
首先,国际法确定的外交代表或国家元首的特权与豁免实质上是赋予国家的,上述个人是代表其国家享有这种权利。
其次,在国际罪行的惩处方面,国际法规定的是国家承担合作和惩处犯罪的义务和权利,个人在此仅仅是被国家惩处的对象而不是主体。
最后,个人在国际机构的出诉权,仅仅存在于个别区域内并针对特定事项,不具有普遍的意义;而国际人权公约虽然有对个人权利的规定,但实质仍是国家承担保障和促进的义务,个人的权利是通过国家的国内法才能享有的。此时,在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主体仍然是国家而不是个人。
综上所述,国际社会的普遍情况中,个人尚不是完全的国际法主体。

H. 国际法律责任的概念 国际法律责任的概念

国际法律责任是国际法主体对国际不法行为或损害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国际法律责任又包括了国际法主体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和损害责任。

I. 国际法委员会对国际条约的编纂一般要经过哪些程序

一、委员会编纂国际法的程序:

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出选题或由大会提出选题,由委员会草拟公约草案,然后提交大会讨论通过。公约草案一般由大会召开外交会议讨论通过,开放给各国签字和批准。

二、国际法委员会:

国际法委员会,即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Of the United Nations),是隶属于的国际法研究机构。 国际法委会是根据大会1947年11月21日第174(Ⅱ)号决议设立的。《联合国宪章》第13条1款规定,大会应“发动研究,并做成建议……以提倡国际法之逐渐发展与编纂”。根据这一规定,大会于1947年11月21日通过第174(11)号决议,成立国际法委员会并通过其章程。1949年4月12日,国际法委员会举行了首届年会。

三、国际法委员会的宗旨:

法委会的宗旨是促进国际法的逐渐发展与编纂。它的工作一方面是就尚未制定国际法加以调节的议题或各有关法律尚未在各国实践中得到充分发展的议题编写公约草案;

另一方面是在已具有广泛的国家实践、先例与理论的领域更精确更系统地阐述国际法规则。

J. 国际法编纂的意义是什么

国际法编纂,狭义上是指把现有的国际法规则特别是习惯法规则,加以准确表述和条文化、系统化,广义上则一般还包括修订、补充原有规则或提出新的规则,将它们编成条款草案,由一个有权确定的机关,通常是外交会议予以认可,并通过一定程序形成国际公约。
国际法的法典化,是指把国际法全部或一部分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系统地用类似法典条文的形式制定出来。
国际法的编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整个国际法编纂为一个法典,称为全面的国际法的编纂。另一种是把国际法的部分分别编纂为法典,称为个别的国际法的编纂。从编纂者的不同来区分,可以分为私家国际法编纂和官方/政府间国际法的编纂。后者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国际法的编纂。

一 、单选题

1、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

A国际法的法典化 B使国际法汇编成册

C国际立法 D编辑成册以利查询

2、在国际法上,互不侵犯原则是指( )。

A禁止一切战争 B禁止侵略战争

C禁止不宣而战 D在任何情况下禁止使用武力

3、下列行为中,属于国际罪行的是( )。

A侵害他国侨民的合法权益 B侮辱他国的外交代表

辱他国的国旗 D贩卖奴隶 C侮

4、依国际实践,免除国家责任的情况有( )。

A同意 B国际组织授权

C不可抗力 D自卫行为

5、国家为防止和惩治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事项的法规,可设立( )。

A专属经济区 B渔区

C毗连区 D领海

热点内容
劳动法工龄休假 发布:2025-05-25 14:22:45 浏览:618
唐山中级法院招聘 发布:2025-05-25 14:16:53 浏览:144
司法与人情 发布:2025-05-25 14:09:19 浏览:604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体会 发布:2025-05-25 13:52:05 浏览:217
合同法解释无权处分 发布:2025-05-25 13:37:47 浏览:131
广西大学法律硕士英语复试真题 发布:2025-05-25 13:37:46 浏览:818
南财经济法试卷答案 发布:2025-05-25 13:37:44 浏览:738
珠海时司法 发布:2025-05-25 13:36:19 浏览:42
民事诉讼法141条 发布:2025-05-25 13:31:18 浏览:377
酒店客房奖罚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25 13:19:56 浏览: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