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相关法律知识
1. 溺水的急救知识有哪些
溺水是指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内,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多发生在夏季,游泳场所、海边、江河、湖泊、池塘等处。溺水者面色青紫肿胀,眼球结膜充血,口鼻内充满泡沫、泥沙等杂物。部分溺水者可因大量喝水入胃、出现上腹部膨胀。溺水可造成溺水者四肢发凉,意识丧失,重者因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溺水的原因
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
主要
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人落水后,水、泥沙等杂物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溺水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老人,以误落水中为多,偶有投水自杀者,意外事故如遇有海浪、漩涡、沙坑、洪水等危险情况,还有船只沉翻等也是重要原因。
熟悉水性而遇到意外的情况
1.手足
抽筋是最常见的。主要是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
2.有时因潜入到浅水而造成头部损伤而发生溺水。
3.有时候(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会因为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引起意识丧失,而发生溺水。
4.这里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本身会水,在游泳过程中因为不小心吸入少量水进入气管而引发咳嗽,由于没有恰当处理,反而坚持继续游泳,在头沉入水下的过程中呛咳,引起的大量水引入肺部,造成溺水。
溺水的分类
根据浸没的介质不同,可将溺水分为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
淡水淹溺
淡水较血浆或其他体液渗透压低。浸没后,通过呼吸道或胃肠道进入体内的淡水迅速吸收到血液循环,使血容量增加。严重病例引起溶血,出现高钾血症和血红蛋白尿。淡水吸入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肺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灭活、肺顺应性下降、肺泡塌陷萎缩、呼吸膜破坏、肺泡容积急剧减小,发生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此外,肺泡内液体也妨碍正常气体交换,使氧合作用发生障碍。
海水淹溺
海水含钠量约是血浆的3倍以上。因此,吸入的海水较淡水在肺泡内停留时间长,并能使血液中的水进入肺泡腔内,产生肺水肿、肺内分流,减少气体交换,发生低氧血症。此外,海水对肺泡上皮及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化学损伤作用更易促使肺水肿发生。
溺水后的表现症状
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轻者,落水时间短,口唇四肢末端易青紫,面肿,四肢发硬,呼吸浅表。溺入海水者,口渴感明显,最初几小时可有寒战、高热。吸入水量2ml/kg时出现轻度缺氧现象。重者。如吸水量在10ml/kg以上者,1分钟内即出现低血氧症。落水时间长,面色青紫,口鼻腔充满血性泡沫或泥沙,四肢冰冷,昏睡不醒,瞳孔散大,呼吸停止。
溺水后的急救措施溺水者在水中急救措施
1.注意
:若您
未受过专业救人的训练或未领有救生证的人,切记请不要轻易下水救人。谨记一点:会游泳并不代表您会救人。
2.若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刻通知119与当地救难人员协助求援。
3.溺水情形发生时,在岸边的民众不宜直接下水,最好救援的方式是丢绑绳索的救生圈或长竿类的东西,千万不要徒手下水救人,可就地取材,树木、树藤、枝干、木块、矿泉水瓶都可利用来救人。
4.抢救溺水者需要入水,须先脱衣解裤,以免被溺水者缠住而无法脱身。游到溺水者面前约3至5公尺,先吸大口气潜入水底从溺水者背后施救,才不致于被对方困住。须知当一个人面临死亡的一瞬间,出劲的力量绝对惊人,万一被溺水者缠住,应速设法摆脱,不然必死无疑。如果你状态不佳,不要试图下水,你最好就是呼救或打电话给110,从而成为陆地英雄。
溺水者的岸上复苏救护
现场急救:对现场抢救来说,原则是一样的,都要尽快地恢复呼吸与心跳。
1.拨打120
在急救的第一步就是通知120,而伤者都必须以颈椎受伤者处理,以避免急救完伤者已成植物人,在国外文献报告中,有人反因不当急救造成脊椎受损。
2.排除异物
救上来只是工作的一半,使溺水者复苏还有另一半,而且对挽救生命来说是同等重要的!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痰涕,有假牙取下假牙,救护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有些农村将溺水者俯卧横入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将溺水者头部转向侧面,以便让水从其口鼻中流出,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再将头转回正面。(急救者从后、抱起溺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向下,也能使水倒出来)。
3.出水后的救护
注意:适度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1]不要盲目模仿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如果你有
资格并经过训练可以做心肺复苏术(CPR)(民众最好能学习CPR(心肺复苏术)技巧,
2. 关于溺水的知识
溺水的知识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对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急救方法
1、将溺水者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使其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一侧,托起其下颌,捏住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其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一侧,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防溺水安全知识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小学生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三、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四、岸上急救溺水者
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儿童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儿童去医院。
3. 预防溺水安全知识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三、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救人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四、同伴溺水后如何急救?
万一同伴发生溺水的情况后,切莫贸然下水救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搭救。将溺水者搭救上岸后,立刻撬开牙齿,清除口腔和鼻内的杂物,使呼吸道通畅;抢救者屈膝,将病人俯卧于大腿上,头朝下,按压腹部迫使呼吸道及胃内的水倒出,如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应头向上做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同时急速送医院抢救。
五、岸上急救溺水者方法:
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呛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并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
4. 急急急急急急!对青少年儿童溺水的看法 演讲稿 500个字左右 不要离题。 要上台的 快!
严格督查 齐抓共管
青阳县扎实开展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
为了确保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6月29日至7月1日,青阳县委副书记杨波、县政府副县长王师琴亲自带队,由县政府督办室、县教育局、县水务局、县安监局和团县委联合组成工作督察组,对县直各相关任务单位和11个乡镇、1个开发区进行了工作督查。
县教育局:为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溺水事故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县教育局于6月初就开始全方位、分阶段、多举措狠抓学生防溺水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的预防学生意外溺水事故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也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有关人员和部门参与的防溺水安全工作组织机构。二是周密细致部署。教育局制定了三阶段防溺水工作计划。即确定在每年4月1日至5月31日做好早阶段宣传教育; 6月1日至8月31日主要是自查整改阶段; 9月1日至9月30日是总结报告阶段。三是强力推进。1、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2、围绕主题,开展“六个一”活动。3、专项整治,开展安全大检查。4、联防联动,共同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5、完善制度,逐步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
县水务局: 一是对水务局主管的两座重点水库以及青通河全线危险区域设立警示牌。二是加强对水务局主管水库的监督管理,定期安排专人实施对水库周围和水面的巡逻监控。三是联合各乡镇积极做好其他水库、河流的管理工作。
县交通局:切实履行本单位工作职责,在车站和全县32辆农村线路公交车上张贴防溺水宣传标语,以及对在公路建设施工中产生的坑塘设立标识。
县体育局:一是向各水上经营项目点发出《关于进行水上经营项目安全检查的通知》。二是在各游泳场馆设立警示标识,完善救生员制度等防控措施。三是在青通河水上经营项目段设立警示牌以及准备救生等急救设施等。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一是对各施工单位、监理企业下发了《关于做好我县建筑工地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的通知》。二是要求各施工企业、项目部做好施工现场由于施工产生的坑塘周边防护、危险标识及巡查工作并报委建工管理科备案。三是要求各施工企业做好在建工程施工人员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暑期在青子女的防溺水安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有防溺水安全教育资料和相关宣传记录。四是开展对施工单位、监理企业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的工作督查。
县安监局:一是向有关矿山企业下发了《关于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通知》,要求有矿山企业做好矿区内坑塘和高位水池的安全防范措施,对矿区内坑塘和高位水池要有警示标牌和防范设施。二是对矿区有关企业开展防溺水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题督查。
县旅游外事局:一是在九子岩景区主要水域七布泉瀑布处挂两块提示牌,并对入园游客做口头宣传,提醒注意安全,在重点时段,天气闷热时加强巡查。二是在神仙洞景区三溪河以及景区其它有水地方设立警示牌。三是督促莲花峰生态园和九华河漂流两企业提前做好警示工作。
县总工会:一是在全县基层分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基层分会结合实际、制定方案,积极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二是各基层分会通过职工会、发宣传单、出宣传栏等方式,大力宣传有关未成年保护法律法规、各种安全知识,提醒家长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监护和教育。三是发出致职工的一封信。四是开展防溺水工作全覆盖活动,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管理,严禁企业职工子女暑期进入危险区域,杜绝企业内部事故发生。
县妇联: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明确了此项工作的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具体负责工作落实。二是下发文件,加强部署。及时制定了《关于做好预防发生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的实施方案》,下发到各乡镇妇联。并转发了市妇联(池妇字[2011]31号文件),要求乡镇妇联根据县、乡统一部署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三是加强宣传,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统一制作的《致全县家长(母亲)的一封信》发至每一位家长(母亲)手中,提醒家长做好子女的安全教育,据统计共发放19500户。并利用村妇女之家、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室,广泛开展“关爱孩子、远离溺水”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少年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救护意识,增强家长和监护人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团县委:6月22日,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团来青阳县新河镇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团在镇团委的帮助下寻访了一部分留守儿童,向这些儿童捐赠了学习文具及文体用品等物资,并重点向留守儿童宣传、讲解了防溺水安全知识。通过活动,增强了儿童防溺水的知识和本领,提高了儿童防溺水的意识。
县开发区: 一是对开发区内企业职工开展了防溺水知识宣传。二是在人工湖四周设立了警示标牌。三是人力资源部、创新服务公司对园区内水域开展不定期的巡查监控。
蓉城镇:蓉城镇积极开展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一、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司法、民政、水利、安全委、团委、妇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蓉城镇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领导小组。二、镇党委、政府及时将省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通知》转发至各村。三、将蓉城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具体任务分解到镇各部门。四、镇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面向广大留守儿童开展宣教活动,发出致全镇家长(母亲)的一封信4000余份。五、对全镇农村学生和重点水域(山塘、水库、重点河段)进行一次摸底,为树立警示牌提供依据。
陵阳镇:陵阳镇通过宣传教育全覆盖、警示标志全覆盖、隐患排查全覆盖、监管监控全覆盖,积极做好防溺水工作。一是成立组织,明确分工,增强责任,成立了陵阳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各成员单位明确了分工;二是召开了工作会议,6月25日,镇召开了由各村支书及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会议,会上发放并宣读了省委办公厅[2011]16号文件,镇主要领导在会上强调并布置有关工作,各成员单位分别表态发言;三是各学校在暑假前分别上了一堂预防溺水专题教育课,并在教室等处张贴了预防溺水宣传挂图,举办主题班会,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暑假中,还将开展预防溺水工作全覆盖的家访活动,并利用学生返校时机联合公安机关开展安全教育知识讲座;四是镇团委、妇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放了致全镇母亲的一封信,加强安全教育;五是各村配合镇水利员在全镇塘坝、水库边树立了安全警示牌,并在各小组加强宣传,同时,暑假期间会同团委、妇联、学校、关工委开展关于青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监护责任的家访,利用村留守儿童之家、村农家书屋开展一系列暑期活动。各村与学校也进行了一次沟通,就暑假期间安全工作和各方工作进行了一次对接。
木镇镇:县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会议召开后,木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集全镇各村综治协管员、各中小学校长于6月25日召开了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会议,对全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在镇街道主要路段悬挂了宣传横幅2副;二是要求各中小学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安全家访活动,宣传预防溺水重要性;三是由镇妇联发放了县致家长(母亲)的一封信,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并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村干部和教师的头上,实行包保责任制,全体村干部重点对池塘、河道、水库等易发生溺水的地方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设置固定的安全警示标志,村组干部在中午和傍晚等溺水时段进行日常巡查,村组干部对“留守儿童”进行包保责任制,把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教师,要求实行包保责任制,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进行家访;四是及时督查,了解各项措施落实情况。木镇镇于6月29日对各村、中小学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目前,木镇镇在池塘、河道、水库等易发生溺水的地方共设立警示标牌223块,已涵盖全镇所有危险水域。及时组织学校教职工,村、组干部对青少年儿童进行随机家访,各中小学开展的安全家访活动效果显著,青少年儿童和家长安全意识明显加强。
庙前镇:6月25日上午,庙前镇组织召开了全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青阳县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会议精神,并就各村、镇直有关单位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进行了具体的任务分解。会后,庙前镇通过创新举措,积极开展防溺水工作:一是制定《庙前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实施方案》,对防溺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标本兼治,以宣传教育与防范措施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等方式全方位进行支招,可操作性强。二是多方宣传,制造社会舆论氛围。通过设置横幅、公开栏、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发放传单等形式多方位进行宣传;学校安排老师定期家访,宣传暑期安全自护知识;对采砂河段、易出事河段附近的采砂人员和居民进行安全警示;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取石行为。三是部门联动,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监管。公安、民政、团委、妇联、学校共同建立联防联动机制,发挥各自优势,配合监护人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镇文化站、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开展一帮一关爱活动,给青少年儿童提供一个快乐的暑期活动场所,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杜村乡:杜村乡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关于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有关文件精神,采取多措并举,形成合力,确保乡广大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一是乡派出所、司法所主动与中小学校联系,充分利用学生放暑假前集中给学生们上好法制宣传课,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提醒广大孩子家长做好监护工作,同时对各个重点安全隐患地段加强巡逻。二是乡卫生院组织各村卫生室开展防止溺水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防范溺水自救、互救等知识技能的活动。三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广大青少年儿童暑假生活,乡团委组织开展了“红领巾向太阳”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青少年儿童的暑假生活。四是对各个村和广大母亲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工作,采取各个村对本辖区内留守儿童建立包保责任制,对辖区内的水域地段设置警示标志牌。
杨田镇:一是领导重视,成立组织。及时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确立一名联络员专门负责青少年儿童溺水预防工作;二是加强宣传,采取措施。镇宣传部、团委、妇联、派出所、各中小学校等有关部门相互协调,通过将致家长的一封信发放到户,并在集中区域张贴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另外,对全镇塘坝、水库进行全面清查,在主要水库、塘坝设立警示标志;三是严格责任追究,提高警惕。镇党委、政府多次强调,镇村组各有关单位要突出重点,强化、细化责任,加强督查、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及时堵塞漏洞,确保做到青少年安全事故零记录。
酉华乡: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识,重在预防。将工作重点切实转移到预防上来,层层落实责任制,制定完善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预案和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应急流程。二是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重在宣传。通过宣传栏、宣传标语、警示牌、专题活动等形式加强教育宣传,提醒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家长和广大青少年儿童增强安全意识,自觉远离危险区域。三是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重在落实。各村、学校成立领导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分管同志协调落实,明确管理责任,加强部门配合,逐项落实管理措施。四是进一步狠抓隐患排查,重在监管。将全乡危险水域摸排登记,划定溺水防范区。建立危险水域监管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人。对来往行人较多的水库、山塘、河道水深处,落实人员加强巡逻;对土方坍塌、松动处及时整修,对易出险地段做好防护栏等防备措施,以防滑落。通过印发《告家长一封信》、家访、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指导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做好孩子安全监管和教育。五是进一步落实应对措施,重在保障。组织成立防止青少年儿童溺水应急救援队,以应对溺水突发事件的发生。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留守儿童之家等活动场所,开展送戏下乡、组织阅读、演讲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丰富青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减少危险发生率。
新河镇:一是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了省办公厅[2011]16号文件,要求各村、各相关单位在6月25日前,摸清单位当家塘、水库、圩口重点部位,设立警示标识。二是下发新政[2011]6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实施方案》,指导各村、相关单位做好防溺水工作。三是在全镇广大家庭发放《致全县母亲的一封信》,镇团委、妇联单位同志下村督促发放到位。目前该镇共制作86块警示牌,已发放30块,在水库、圩口等重点部位设立。余下警示牌在本周内会陆续发放到位。
乔木乡:一是各村立即开展一次危险水域排查并设立警示牌,同时做好青少年安全知识的宣传。二是乔木中小学要在暑期安排对每位学生进行家访,并发放暑期安全知识宣传单。三是乡卫生院在各村和街道醒目位置张贴安全预防知识和急救小常识等宣传画。四是乡妇联切实将《告全乡广大母亲的一封信》发放到户。五是乡派出切实加强安全巡查力度。六是乡综治办和乡安委会开展一次“防溺水”专题检查,重点督查危险水域的安全防范工作。七是乡团委和文化站要结合各自活动阵地,将青少年组织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青少年的校外生活。经过周密部署,目前,经乡安委办督查发现,全乡所有危险水域均有安全警示牌,各村组利用村委会公示栏、“防火小喇叭”等宣传途径开展了安全知识全面宣传,中小学积极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教育,乡团委、妇联发放《一封信》宣传单5000余份。
朱备镇:一是开展宣传教育。在全镇范围内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致全镇广大母亲的一封信》,学校、妇联、团委协同各村和公安部门,对全镇学生家长进行家访,宣传安全防范和青少年自护知识。二是开展隐患排查。对辖区和职权范围内的水库、山塘和施工中产生的坑塘等危险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并建立专门台账进行登记。三是做好安全警示。紧急制作警示标牌,安放在水库、山塘等危险区域,确保警示标志全覆盖。四是做好专项治理。对各施工地段进行了一次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迅速进行整改治理。五是加大安全巡查力度。加大对水库、河流沿岸等水域的安全巡查力度,发现隐患性苗头及时制止。六是做好应急处理准备。建立完善青少年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和医疗救助方案,随时做好应对准备。
5. 溺水知识有哪些
根据淹没介质不同可以分为
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两块分开讲。
6. 防溺水知识法则有哪些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7. 溺水的知识
溺水后由于大量水或水中异物同时灌入呼吸道及吞入胃中,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内,引起喉、气管反容射性痉挛,声门关闭及水中污物、水草堵塞呼吸道,导致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窒息甚至致呼吸、心跳骤停,以致死亡。溺水窒息后,最易受损害的是脑细胞。缺氧的时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脑复苏的效果。如果发现有人溺水,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
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如果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尤其在心跳停止后4分钟内实施最为关键。
8. 有关于溺水的法律规定
如果是你朋友被人告害人的,那公安机关有立案可能,但立案要有证据,如果版公安机关最终没能掌握权充分证据证明溺水者是他杀,最多也就是民事案件。 如果是民事责任:你朋友是成年人,带未成年人出行,未成年人溺水,该责任由他承担,因其未尽好监护责任。 你朋友若也是未成年人,我认为责任应由双方监护人共同担当。 若溺水者是成年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自己不慎溺水,你朋友就没有责任。
9.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有哪些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有:
1、珍爱生命、谨防溺水,远离危险、平安成长。
2、生命第一,预防溺水。
3、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4、生命只有一次,溺水只差一念。
5、严密防范,坚决遏制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6、玩水失足千古恨,回头是岸等来生。
7、水是生命的源泉,但也有致命的威力。
8、为了你的生命安全,请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
9、切实增强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10、水是生命之源,请远离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