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虚假申诉个税的法律责任

虚假申诉个税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2-22 01:56:02

㈠ 申报虚假个税信息犯法吗

这个是犯法的,属于偷税漏税,根据数额大小处理,数额巨大要判刑的

㈡ 个税被申诉了怎么处理

个税被申诉了,要先查清楚公司有没有虚报其他人的工资薪金,如果没有虚报那就好办,先准备好这个员工的劳动合同和离职证明,再准备下情况说明,说明下情况。然后把这些资料拿去找下公司的税务管理员就差不多可以了。如果是真的虚报了别人的工资,那就有点麻烦,需要更正前期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还要跟税务管理员解释公司为什么会申报错了别人的的工资。

㈢ 税务局对个税申诉的处理

税务局给员工提供的个税申诉途径,主要是对于员工已离职且工资已发放完毕,也完成了个税的代扣代缴申报,而未作离职处理的情况;或员工未在公司就职,身份被冒用的情况,税务局敦促企业进行整改。所以员工离职后,如果在新企业上班,能正常进行代扣代缴申报,则无需作申诉处理,因为一是原公司在员工离职当月仍需计工资,次月发放,再次月才作个税代扣代缴申报,二是原就职过的公司,会有相应的记录,如需变更现就职公司,则应该由现公司进行变更,而不是一离职就申诉。

㈣ 公司冒用个人申报个税的后果是什么

公司冒用个人申报个税的后果是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企业冒用他人信息申报个税,可以到各级税务部门进行申诉。对信息冒用产生的非涉税纠纷或法律责任,可向相关部门度反映,各级税务部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维护好合法权益。一方面只要申诉就不会增加税收负担,另一方面,税务部门将对冒用单位问或个人的涉税违法问题依法进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㈤ 个税申诉不撤销对公司的影响

个税申诉不撤销对公司的影响如下:
1、如果公司证明他人在虚假申诉,税局即不会处罚公司;
2、如果公司个税申诉不撤销,而又有证据认定公司偷税,公司会受到相应处罚。
逃税罪是指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如采取隐匿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报送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者其他纳税申报资料(如提供虚假申请,编造减税、免税、抵税、先征收后退还税款等虚假资料)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
【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㈥ 个人所得税申诉有什么后果

一般来说,个人所得税申诉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目前在职、曾经在职和从未在职。
如果选择“从未任职”,要特别慎重!

因为纳税人一旦提交从未任职申诉,那么,申诉信息将直接报送到主管税务局,由主管税务局来核查真实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税务局通过比对信息,发现“从未任职”申诉信息不实,例如:曾经在该单位上过班,那么,会提醒纳税人撤销申诉。
这种情况下,不会对个人产生什么影响的。只要说明情况,例如:时间太久,忘记了,并非有意提交申诉等等。

但是,如果纳税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恶意提交申诉,那么,后果就比较严重了,可能影响个人纳税影响,严重的还会涉及违法。

㈦ 有公司私自使用我的身份挂名,个税我申诉后对我有什么影响

有公司私自使用我的身份挂名,申诉后没有什么影响的。

㈧ 公司虚假申报个税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
公司为个人提供虚假纳税申报属于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一)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二)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㈨ 被公司谎报个人所得税,能申诉公司赔偿吗

被公司谎报个人所得税,可以到当地税务部门申诉,要求公司赔偿损失,由税务部门核实按规定处理。

热点内容
法学小法师 发布:2025-08-21 18:23:40 浏览:675
商法范健第四版ppt 发布:2025-08-21 18:19:21 浏览:407
司考诉讼法用薄讲义 发布:2025-08-21 18:19:19 浏览:5
转发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1 18:17:56 浏览:402
电信条例修改 发布:2025-08-21 17:43:25 浏览:479
律师说法栏目 发布:2025-08-21 17:40:33 浏览:466
违反公司法的会计法律风险 发布:2025-08-21 17:30:59 浏览:448
劳动法强化实践作业 发布:2025-08-21 17:30:21 浏览:314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 发布:2025-08-21 17:21:11 浏览:804
阳曲司法局 发布:2025-08-21 17:20:55 浏览: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