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律师赔偿责任
1、法律援助案件给律师的费用通常是几百元的办案补助,和平时律师收费标准当然是不专同的。这个费用不由当事属人承担,由国家财政支出
2、理论上讲,所有有执业证的律师都有可能被指派进行法律援助,没什么额外的资格要求。每个律师每年有办一件法律援助案件的义务,多了可以拒绝。
当然,当事人是无权选择的。但未必每个律师都会被安排去办法律援助案件,得看法律援助中心如何安排。
Ⅱ 援助律师要求赔偿款的百分之十是否合法
对于法律援助律师收取财物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当事人可以向司法行政部门投诉处理,由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同时可以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退还违法所得的财物,可以并处所收财物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相关规定:《法律援助条例》
第二十八条律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擅自终止法律援助案件的;
(二)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财物的。
有前款第(二)项违法行为的,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退还违法所得的财物,可以并处所收财物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Ⅲ 法律援助律师!是一审过後就结束咯吗还是负责到底~法律援助律师有那些责任
如果你和对方签订代理合同,看合同约定。如果是指定的援助律师,如果是一审指定就只能参加一审的活动,如果是二审指定的那就参加二审的。援助律师的责任,出庭,辩论等。
Ⅳ 国家法律援助的律师打官司负不负责任
法律援助,一般都是针对简单的诉讼,证据足以证明一方必然胜诉。被指定法律援助的律师一般都是走过场,而且多数是指定那些刚取得执照暂时无案例的新人。
Ⅳ 法律援助律师负责吗
法律援助律师是针对需要援助的诉讼当事人进行帮助,属于无偿的法律援助。
1、案子能不能打专赢关键看证据属,但是对于法律援助律师来说司法部门的办案补贴确实有限。对于一些需要出差调取的证据,确实很难希望援助律师帮你出差取证。
2、如上楼所说,援助律师和当事人暗示收费的行为确实不为社会公众所接受,但是换角度考虑,你是希望有充足的证据,还是凭现有证据开庭呢?当然如果你能收集到,或者请法院收集到相关证据也可以。
3、至于积极性的问题,个人觉得和律师的操守有很大关系,不是钱多少的问题,有的律师给了很多钱也不见得给你努力取证。当然有些相反。一般的援助律师都是才入门的学徒律师,实战经验少,一般有经验或者有名的律师很少接这样的案子,如果接法律援助的也是新、特、奇或者社会影响大的案子。
综述,如果真的想投钱,你就不要找法援律师。不然花了钱也不见得有效果。
Ⅵ 法律援助律师不负责怎么办
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中心换律师 .另到二审向二审所在地重新申请援助律师
Ⅶ 申请法律援助打官司是否和聘请律师打官司的赔偿费用是一样吗是一样吗
您好,如果您符合法律援助的情形,向您提供法律援助是不收费的。
Ⅷ 法律援助律师的法律责任
国务院《法律援来助条源例》
第二十六条
法律援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一)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拒绝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
(二)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财物的;
(三)从事有偿法律服务的;
(四)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经费的。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的财物,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退还;从事有偿法律服务的违法所得,由司法行政部门予以没收;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经费的,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追回,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律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擅自终止法律援助案件的;
(二)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财物的。
有前款第(二)项违法行为的,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退还违法所得的财物,可以并处所收财物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按照律师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Ⅸ 申请法律援助所得赔偿和请社会律师是一样吗
原则上是一样的,法律援助是向司法局申请的,司法局通过申请后会向律师事务所发援助公函,律师事务所接到函以后指派某个律师援助。但是法律援助的案子毕竟费用极低,所以大部分律师可能没有委托律师尽心尽力。
Ⅹ 法律援助的话,律师的费用谁出
1、法律援助的钱是由政府出的。
2、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可以享有政府提供的补贴。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二条 对下列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一)盲、聋、哑人;
(二)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一)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经委托辩护人;
(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四)被告人的行为可能不构成犯罪;
(五)有必要指派律师提供辩护的其他情形。
《法律援助条例》
第三条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10)法律援助律师赔偿责任扩展阅读
《法律援助条例》
第十四条公民就本条例第十条所列事项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出:
(一)请求国家赔偿的,向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向提供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三)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向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四)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五)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第十五条 本条例第十一条所列人员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当向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申请由看守所在24小时内转交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所需提交的有关证件、证明材料由看守所通知申请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协助提供。
第十六条申请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申请。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其法定代理人之间发生诉讼或者因其他利益纠纷需要法律援助的,由与该争议事项无利害关系的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