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书本身和合同的同等法律效力
1. 合同和协议有什么异同两者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吗
协议与合同有什么区别 ?
答:合同与协议是同一概念,协议是人们一种习惯上的叫法,类似的提法还有契约,如房契、地契。
合同法第2条对合同所作的定义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由此可见,合同就是具有特定内容的协议,用来约定当事人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样具备上述特征的协议就是合同。实践中,合同可以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如合同,合同书,协议,协议书,备忘录,名字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其内容。
2. 合同书和协议书在法律上有什么不同
从其区别角度来说,协议是签订合同的基础,合同又是协议的具体化。所谓协议是指有关国家、政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个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订立的一种具有政治、经济或其关系的契约。合同与协议虽然有其共同之处,但两者也有其明显区别。合同的特点是明确、详细、具体,并规定有违约责任;而协议的特点是没有具体标的、简单、概括、原则,不涉及违约责任。合同与协议是两个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的概念,不能只从名称上来区分,而应该根据其实质内容来确定。如果协议的内容写得比较明确、具体、详细、齐全,并涉及到违约责任,即使其名称写的是协议,也是合同;如果合同的内容写得比较概括、原则、很不具体,也不涉及违约责任,即使其名称写的是合同,也不能称其为合同,而是协议。
3. 协议书和合同书哪个更具法律效力
法律意义上都属于合同文本,都有合同效力,同样受法律保护,没有可比性
4. 协议书与合同是不是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只有符合合同成立的要件 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内三十二条当事人采用容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第三十三条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第十二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5. 这种协议书和合同具有等同的法律效力吗受法律保护吗
在合同类比中,协议与合同属同具效力的合同,都是叫法不同的协议行专为。但在劳动关系中的“劳动合属同”是法定的,对内容,范围,格式是格式化的,而名字法定固化的叫“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的劳动用工协议,须要完备成劳动合用才合法有效。所以这样的协议只有劳动合同的属性,但没有劳动合同的法定效力的。
6. 入职协议书与劳动合同具备同等法律效力吗
入职协议书如果具备以下条款,与劳动合同具备同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事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7. 协议书与合同在法律效力上的区别
1、协议书与合同书没有实质区别。 2、只要你们双方的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专(比如劳动法属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规定),且协商一致,都是合法的。但协议中被雇佣者的义务应当是符合常理,且能够达到的,否则就有显示公平之嫌。 3、你可以在协议中约定被雇佣者如违反义务时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4、如果不签订合同,出现了损失,被雇佣者也应赔偿因其过错而造成的损失 协议是合同的同义词,但在法律规范上多用合同一词。我国合同法上所说的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由此可见,合同就是具有特定内容的协议,同样具备上述特征的协议就是合同。 实践中,合同可以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如合同,合同书,协议,协议书,备忘录,名字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其内容。但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协议”是个特定的概念
8. 协议书和合同的法律效力一样吗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就是一种协议,所以依法成立的合同和协议是具有同样法律效力的,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