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教育法律责任类型包括哪些

教育法律责任类型包括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2-26 09:38:16

⑴ 简述教育法规的类型有哪些

(1)根据教育法规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不同,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专
(2)依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属和内容重要程度不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在我国教育法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法、基本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为普通法、单行法。
(3)根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4)根据教育法规的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法和特殊法。

⑵ 教育法律责任主要有哪三种

1.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
3.行政责任

⑶ 教师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有哪些

一、教育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违反了有关的教育法律规定而必须承担的法定后果。
二、专教师不履行属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教育法律责任)
《教师法》中规定:“教师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综合而言,教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有:
1、行政法律责任: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两类,即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2、民事法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是: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返还财产等。
3、刑事法律责任: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⑷ 教育法法律责任的种类

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数量较多,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首先,根据违法行为性质的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由于教育法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可以界说为调整教育行政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因而具有行政法的属性,故其所规定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行政法律责任。

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行政处分,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有轻微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惩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另外一种方式是行政处罚,它是享有行政处罚权的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个人或组织所实施的惩罚措施。在教育领域,教育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颁发、印制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撤销违法举办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取消颁发学历、学位和其他学业证书的资格;撤销教育资格,停考、停止申请认定资格;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教育行政处罚。

其次,按照违法主体的不同,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又可分为:(1)行政机关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2)学校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3)教师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4)学生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5)社会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其中各主体的不同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形式在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

⑸ 教师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有哪些

教师的法律责任问题有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严重妨碍教育教学工作,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⑹ 分别从教育法律责任的承担类型有哪些

教育法规定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较多,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一、根据违法行为性质的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由于教育法就其性质而言,主要是调整教育行政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因而具有行政法的属性,故其所规定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行政法律责任。
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行政处分,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有轻微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惩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另外一种方式是行政处罚,它是享有行政处罚权的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个人或组织所实施的惩罚措施。在教育领域,教育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颁发、印制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撤销违法举办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取消颁发学历、学位和其他学业证书的资格;撤销教育资格,停考、停止申请认定资格;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教育行政处罚。
2、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民事违法行为而承担的法律后果。教育法上的民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破坏了平等主体之间正常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依法承担的民事责任,是一种以财产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在义务教育方面,应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的行为有:(1)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的;(2)侮辱、殴打教师、学生的;(3)体罚学生的;(4)将学校校舍、场地出租、出让或者移作他用、妨碍义务教育实施。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3、刑事责任:指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教育法的刑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违反教育法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达到犯罪的程度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有以下6种:(1)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2)扰乱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秩序,情节严重的:(3)侵占或者破坏学校校舍、场地和设备情节严重的;(4)侮辱、殴打教师、学生情节严重的;(5)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6)玩忽职守致使校舍倒塌,造成师生伤亡事故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法律责任往往表现为给予行为人以刑事制裁,即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人运用刑罚。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二、按照违法主体的不同,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又可分为:
教育法律责任主体是指承担教育法律责任对象。根据教育法的规定,根据可能成为教育法律责任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
1、教育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行政机关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教育行政机关和其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校、校长、教师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就学学生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5、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6、其他负有遵守教育法义务的公民和法人违法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其中各主体的不同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形式在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⑺ 初中教师资格证教育法律责任有哪些类型

根据违法主体的法律地位、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将教育法律责任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三种。
行政法律责任简称行政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指是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行政受托人的行政责任,如果是行政机关里的人员违反了法律责任,就成为行政法律责任。依据教育法的规定,承担教育行政法律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民事法律责任简称民事责任,是指由于人们实施违反民事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所导致的赔偿或补偿的法律责任。主要指民事违法行为,比如侵犯合法财产权、人身权、姓名权、名誉权等一系列的民事行为,民事行为责任的解决方法主要是当事人协商解决、罚款、拘留等。
刑事法律责任简称刑事责任,是指由于实施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行为所导致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主要指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其社会危害性大,刑事责任的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⑻ 教育法律责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学校的教育法律责任
一、学校的教育法律责任概述
(一)学校法律责任含义和种类
1.学校教育回法答律责任含义
学校教育法律责任是指学校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所谓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法学上又称“第二性义务”,即加于违法的法律关系主体的直接强制性义务,包括受制裁、强制和给予补救。这是国家运用法律制裁的方式对规避教育法定义务、超越教育法定权利界限或滥用权利的违法行为所作的法律上的否定性评价和谴责,是国家强制矫正违法者的违法行为,从而补救受到侵害眨憧梢允砸幌隆

⑼ 法律责任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法律责任根据不同种情,分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责任行为违反的法律性质,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违宪责任;

2、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分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

3、按照行为主体的名义,分为职务责任、个人责任。

法律责任的特征为:

1、法律责任是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而形成的法律后果,以法律义务存在为前提;

2、法律责任即承担不利的后果;

3、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定程序进行;

4、法律责任的实现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9)教育法律责任类型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法律责任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或必须符合的标准,它是国家机关要求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时进行分析、判断的标准。

根据违法行为的一般特点,我们把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个方面。

1、主体。法律责任主体,是指违法主体或者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

2、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超越权利的界限行使权利以及侵权行为的总称,一般认为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

3、损害事实。损害事实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对人身、对财产、对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损失和伤害。

4、主观过错。过错即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

5、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特殊形式。

参考资料:网络—法律责任

热点内容
刑法129条 发布:2025-05-23 03:37:09 浏览:806
民航人员涉及的法律责任主要有哪些 发布:2025-05-23 03:28:59 浏览:776
心将道德并 发布:2025-05-23 03:21:25 浏览:228
雷波法院 发布:2025-05-23 03:21:25 浏览:614
致法院退休 发布:2025-05-23 03:21:21 浏览:943
刑事申诉法规 发布:2025-05-23 03:17:56 浏览:412
统计法规概论平时作业二答案 发布:2025-05-23 03:16:31 浏览:931
法院上诉程序 发布:2025-05-23 03:08:11 浏览:387
2015执业药业法规试题 发布:2025-05-23 03:07:21 浏览:958
社会与法中的白莲讲的是什么 发布:2025-05-23 02:51:04 浏览: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