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举报失实要负的法律责任

举报失实要负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3-05 12:43:03

⑴ 如果 去检举他人而情况不属实的,要不要负法律责任

举报人如果不是恶意举报,则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1)举报失实要负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诬告陷害罪立案标准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是指无中生有,虚构犯罪事实,意图使被诬告者受到错误侦查、起诉、审判等。“虚假告发”,是指行为人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向有关单位进行告发。

告发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署名的,也可以是匿名的。诬告陷害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故其行为不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同时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二是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三是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四是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犯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告,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犯罪。

至于诬陷没有达到法定年龄或者没有辨认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仍构成诬告陷害罪。虽然司法机关查明真相后不会对这些人科处刑罚,但将他们作为侦查的对象,使他们卷入刑事诉讼,就侵犯了其人身权利。

⑵ 这样要负法律责任吗

您好,这要看主观恶意和程度。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会构成犯罪。

如果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进行虚假的检举。有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的,如以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提升等为目的而诬告他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成本罪。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款。

⑶ 举报某村支书,若调查结果无事,举报人要负法律责任吗

举报某村支书,若调查结果无事,举报人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是诬告,则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宪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都为举报提供了法律依据。举报与诬告不同,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保障公民对于违法的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控告的权利,追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人的法律责任。”
《刑法》第254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事诉讼法》第109条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刑法》第243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⑷ 要不要负法律责任啊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违法,但是可能会有相关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款规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款的规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⑸ 实名举报若经查实结果与举报内容有误 举报人会承担有什么法律结果

诬告应该负法律责任,错告不负法律责任。

司法机关对于错告,必须要和诬告内严格容加以区别。诬告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而捏造事实、伪造证据的行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第三款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5)举报失实要负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绝对不允许打击报复举报人。洪道德表示:“这种打击报复轻则违法,重则犯罪,这在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中都有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⑹ 胡乱举报的人是否要负法律责任

后果轻的话构成民事上的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你可以要求赔礼道歉。后果严重的话构成刑事犯罪,诽谤罪,你可以要求其进行精神损害赔偿。

⑺ 举报不实要承担什么责任

1、如果不是故意捏造事实或者伪造证据,不会构成犯罪,也就不存在负法律责任的问题。2、举报人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要认定是否是恶意举报。如不是,则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只要不是有意诬告,举报的人事错误或者不准确,会被告知举报人举报错误或不准确,不会有处罚。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第七十二条经查证举报失实,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被举报人提出澄清要求或者虽未提出澄清要求,但该院认为有必要予以澄清的,在征求被举报人同意后,应当报请检察长批准,由侦查部门以适当方式澄清事实:(一)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二)因举报失实影响被举报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的。

⑻ 举报不实需要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1、如果不是故意捏造事实或者伪造证据,不会构成犯罪,也就不存在负法律责任的问题。

2、举报人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要认定是否是恶意举报。如不是,则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只要不是有意诬告,举报的人事错误或者不准确,会被告知举报人举报错误或不准确,不会有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⑼ 恶意举报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举报人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要认定是否是恶意举报。如不是,则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热点内容
2017司考刑法真题解析 发布:2024-04-30 21:04:43 浏览:937
归法院 发布:2024-04-30 20:46:47 浏览:957
管理与法规 发布:2024-04-30 20:43:33 浏览:716
国际经济法起源的知识 发布:2024-04-30 20:34:58 浏览:803
诉讼时效中止经济法 发布:2024-04-30 20:10:02 浏览:557
叉车法规知识 发布:2024-04-30 16:19:30 浏览:827
授权委托书代法人起法律责任 发布:2024-04-30 15:45:43 浏览:478
幼儿园学习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4-04-30 13:07:38 浏览:969
梁河法院 发布:2024-04-30 10:07:04 浏览:979
暗保是否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4-04-30 05:28:22 浏览: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