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形成的合同的法律效力
⑴ 境外形成的证据是否经过公证认证就一定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是否定的。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可见,经过公证的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具有特殊的法律效力。
首先,公证证据属于免证事实。根据《证据规则》第九条的规定,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将公证证明的对象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除非当事人有足以推翻的相反证据。
其次,公证证据属于最佳证据。《证据规则》第七十七条规定,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这就是说,在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都有证明力,不同证据证明了相反的事实的情况下,公证证据属于最佳证据,具有更强的证明力。那么,经过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我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境外形成的证据是否具有上述公证证据的效力呢?实践中有不同的认识。
⑵ 与境外公司签合同 适用法律问题
1、从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角度,约定是有效的;
2、从适用国际私法准据法的角度,中国人与外国公司的劳动合同适用中国的劳动法律也是符合准据法规则的;
3、对于可操作性的问题,要看劳动争议在何处解决,如果在中国境内解决,适用我国法律应不存在任何问题;如果在中国境外解决,要看争端解决地对于准据法适用的规则是否与合同约定相冲突。
希望有所帮助,欢迎专家补充
⑶ 外贸的合同如何才算有法律效力
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是合法有效的
⑷ 签订的英文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如果当事人有相应来民事行为能源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则合同有效。作为外在形式的文字不能单独作为合同是否具有效力的评判依据。
但实践中,英文合同在诉讼或仲裁中需要翻译成中文。英文表述可能会有歧义。所以,建议签订合同时也准备好中文版本。
⑸ 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有哪些
合同效力的情况有:合同对双方当事人的拘束力;合同对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合同的效力可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⑹ 合同的形式究竟具有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法律分析:1、合同的书面形式具有证据的效力。合同的书面形式的主要作用在于证明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果当事人能够证明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使合同没有采用法律规定的书面形式,合同的效力也不受影响;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合同的内容发生争议,在诉讼上就应当贯彻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2、以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已经履行了全部义务或主要义务,另已经接受的,应当认定口头合同成立并同时生效;口头合同有人证或者其他方式证明当事人对合同内容协商一致的,应当认定合同成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⑺ 在中国签了境外的工程协议在国内有法律效益吗
在中国签了境外的工程协议是受中国法律保护的,在国内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⑻ 境外形成的证据是否经过公证就一定具有法律效力
从形式上讲,具备了证据的条件。但该证据是否一定被采信,还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果有其他证据比其证明力更高的,法院将采纳其他证据。
法条链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三条
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
⑼ 合同的效力和法律效力的分类是什么
合同的效力划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待定合同、可撤销合同。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狭义的合同的效力是指有效成立的合同,依法产生了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广义的合同的效力,则是泛指合同所产生的所有私法效果。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⑽ 和境外的公司签合同,需要遵循什么法律呢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10)境外形成的合同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经公证或审批的合同:
1、合同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合同当事人的申请,对合同的真实性及合法性所作的证明。经公证的合同,具有较强的证据效力,可作为法院判决或强制执行的根据。对于依法或依约定须经公证的合同,不经公证则合同无效。
2、合同鉴证是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应合同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进行的鉴证。
鉴证机关认为合同内容有修改的必要时,有权要求当事人双方予以改正。鉴证机关还有监督合同履行的权利,故鉴证具有行政监督的特点。中国合同鉴证除部门或地方性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一般由当事人自愿决定是否鉴证。
3、合同的审核批准,指按照国家法律或主管机关的规定,某类合同或一定金额以上的合同,必须经主管机关或上级机关的审核批准时,这类合同非经上述单位审核批准不能生效。例如,对外贸易合同即应依法进行审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