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效力
① 应收账款能否多次质押有什么法律规定
尽管《物权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司法实践中普遍承认应收账款多次质押的效力。
不过,法院承认多次质押的效力,并不意味着银行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在处理类似的顺位质押、分割质押作为担保方式时,银行更应该慎重。
一是在做授信尽调时,应核实拟质押应收账款是否存在在先权利以及在先权利的范围。拟出质应收账款的权利状态,银行通常可以通过央行的应收账款登记系统进行查询。考虑到同一应收账款可能存在的不同表述,银行尽调人员应该对登记系统内同一出质人不同应收账款的基础合同条款进行比对审查,确保对在先质权人无遗漏。必要时,还应该向应收账款的义务方进行核实。如果存在在先质权人,银行应对在先质权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期限、数额、回款账户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如果出质人已经在在先质权人处开立了回款账户,那么在后的权利人极有可能面临虽然取得了质押权,但仍然无法实现优先受偿的窘境,这时候,就要考虑要求更换担保方式了。
二是应尽量取得在先质权人的同意。不论是顺位质押还是分割质押,由于登记在先的质权人可能通过书面合同限制了出质人处置应收账款的权利,出质人将应收账款顺位出质或分割出质的行为极有可能导致对在先合同的违约,影响在后质权人的权利。而在分割质押时,由于金钱种类物的特性,实质上很难对同一笔应收账款严格区分,若多个质权人对同一应收账款主张权利时,各质权人如何实现质权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当应收账款实际价值不足以覆盖全部债权时,登记在后的质权人是处于第二顺位受偿还是其他方式清偿也难以确定。为了防范类似风险,在多次质押的情况下,登记在后的质权人最好取得登记在先质权人的书面同意并与之就受偿原则达成一致。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建议谨慎接受应收账款分割质押。
② 权利质押和应收账款质押有什么区别请通俗一点解释!
应收账款质押只是权利质押的一种而已,就跟水果和苹果的关系一样
③ 应收账款质押的效力
应收账款质押一旦成立,将具备以下效力:
(1)就设质应收账款主张优先受偿的权利。质押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优先受偿权,即质权人在向主债务人请求履行义务未获清偿的情况下,有权就设立质押的出质财产——特定的应收账款进行处分,并就处分收益优先于应收账款债权人和其他任意第三人受偿。
(2)制止出质人和设质应收账款债务人损害质权人质权实现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六条规定,质权人向出质人、出质债权的债务人行使质权时,出质人、出质债权的债务人拒绝的,质权人可以起诉出质人和出质债权的债务人,也可以单独起诉出质债权的债务人。在质权存续期间,一旦质权人发现出质人有恶意放弃、减免、向第三方转让出质债权情况发生,有权要求当事人立即停止上述不适当行为。在质权人制止出质人、出质债权的债务人损害质权行为无效,或者单纯通过自身要求无法实现质权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对当事人损害自身债权的不当行为予以撤销,或者就质权人行使质权有关事项作出裁判。
(3)对设质应收账款代位物的追及权。在应收账款付款期限先于主债务清偿期限届至的情况下,质权人可以和出质人协商将应收账款款项用于提前清偿主债务,或者向双方同意的第三者提存。此外当事人也可以在质押合同中预先约定,届时将上述已收应收账款存入出质人在质权人处开立的特定保证金账户,或者将有关款项直接转化为出质人在质权人处开立的存单,并继续作为主债权的担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五条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金钱以特户、封金、保证金等形式特定化后,移交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以该金钱优先受偿。”该条规定为当事人将金钱这一特定动产以特定化形式设定质押担保提供了法律依据。
(4)对出质应收账款债权的担保利益的追及权。在出质应收账款债权本身同时附带有一定的抵押、质押或者保证作为担保的情况下,质权人的质权效力可以追及上述担保利益。入质债权清偿期届满后,如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质权人均有权代入质债权人之位而行使入质债权的担保权。基于此,质权人在实现质权时,若出质应收账款债务人不能按期支付应收账款,质权人可以直接起诉出质应收账款债务人及对应的保证人,或者基于设质的应收账款债权而主张对该债权项下有关抵/质押物优先受偿。
(5)在出质人破产时,对已经设立质押的应收账款主张行使别除权。在出质人进入破产程序时,应收账款质权人是否可以就已经设立质押的应收账款主张行使别除权,要求不将该部分财产权利列入破产财产范围?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既然我国担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已经承认了债权质押的合法地位,也应当承认质权人对于已经设立质押的应收账款,可以主张别除权。
④ 什么是应收账款质押,质押的应收账款有哪些权利
应收账款是指权利人因提供一定的货物、服务或设施而获得的要求义务人付款的权利,包括现有的和未来的金钱债权及其产生的收益,但不包括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应收账款质押是以出质人现有的或未来所有的债权为质物的一种质押贷款方式。 按人民银行公布的登记办法规定,可以质押的应收账款包括以下权利:一是销售产生的债权,包括销售货物,供应水、电、气、暖,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等。二是出租产生的债权,包括出租动产或不动产。三是提供服务产生的债权。四是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不动产收费权。五是提供贷款或其他信用产生的债权。
⑤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质押合同、工商部门、其他证券登记管理部门、公证部门等出具的证书或者报告等
⑥ 应收账款质押未通知次债务人是否对其有效
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而应收账款质押即出质人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将其对次债务人(被收款人)的应收账款书面约定出质给质权人并经信贷征信机构登记,应收账款的债权人不履行到期债务,质权人有权就该应收账款优先受偿。故应收账款质押只是应收账款的债权人在该应收账款上设立了担保物权,本质上属于一种物权,其设立时并不发生债权的转让,仅是在应收账款的债权人无力偿还其与质权人之间的到期债务时才发生担保法律后果。也即应收账款的债权人没有如同债权转让的通知义务。
其次,应收账款质押权的设立不以通知次债务人为生效要件。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八条规定“以应收账款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应收账款质权属于权利质权的一种,权利质权以交付权利凭证或登记为其公示方法。而应收账款质权自信贷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通知次债务人并不属于其设立要件。故主债务到期应收账款债权人无力偿还债务的,质权人可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
⑦ 应收账款质押需要登记吗
应收账款质押必须登记。根据法律的规定:应收账款质押以在法定机构办理登记为生效要件,否则,即使当事人签署了应收账款质押的书面合同,也不能产生质押担保的法律效力,不能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五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
第四百四十五条
以应收账款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应收账款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应收账款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⑧ 应收账款质押是什么意思
在法律上,应收账款是一种债权,应收账款质押是一种权利质押。就担保法第七十五条承认的可以用于质押的权利品种看,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所代表的也是一种债权。
这些债权与普通应收账款债权的区别在于,这些债权由于有一定的书面凭证作为记载而表征化和固定化了,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物化的性质。而普通应收账款债权由于不具备类似的权利凭证作为表征,在权利的公示、权利的期限及金额以及支付方式等要素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从而在作为质押的标的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担保法第七十五条第四款关于“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之规定,给普通应收账款债权质押的合法性地位留下了空间。从国外的立法来看,应收账款作为一种普通债权来设定质押,也得到许多国家如德国、瑞士等的立法承认。
办理流程(1)授信申请人向银行提供申请资料、欲质押的商务合同、应收账款债务人的情况介绍等;(2)银行进行贷前调查,审核授信申请人和应收账款债务人的资质,商务合同的合法合规性,取得应收账款债务人出具的应收账款确认函等;(3)银行根据相关材料进行业务审批;(4)审批通过,签署相关法律文本,办理应收账款的质押登记手续,发放贷款。[⑨ 应收账款质押生效条件
法律分析:应收账款质押生效条件:对于自己的应收账款,也是可以质押的,质押需要办理登记,并且采用登记生效主义,只有办理了登记的应收账款质押才能设立。质押应收账款必须是在法律诉讼时效之内的债权,超时效应收账款质押不能得到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四十五条 以应收账款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应收账款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应收账款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⑩ 物权法中的应收账款质押核实生效
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应收账款质押的办法,该办法从今年10月1日生效。
信贷征信机构是指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