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五院四系法律硕士就业

五院四系法律硕士就业

发布时间: 2022-03-09 19:53:46

A. 【法硕必看】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就业谁好

作为一个整体,在同等条件下,也就是仅就专业本身而谈: (1)在法院、检察院以及传统的律师行业,拥有良好法学理论的法学硕士更有竞争力(有的法院检察院甚至会要求本科必须是法学),但前提是这也要专业对口(很简单的例子:法律史学专业的法学硕士,虽然他接受过4年法学本科的专门训练,就很难竞争大而全的法律硕士;检察院偏向于刑事法律的法学硕士,而法院依据法庭设置即民庭、刑庭与知识产权庭,招聘自然也有所偏向相关专业)。法院检察院作为专门的司法机关,对法律理论、法律素养的要求特别高,这本就是法学硕士的优势和传统势力范围。站在学校的角度看,政法类大学和传统的老牌法学院,在上述领域更有竞争力,因为这些法律专门机构里的人都是法律专业人士,对中国法学教育、专业设置、法学院布局等都是非常熟悉的。 (2)法律硕士专业要具体对比的,是一一对比法学硕士下辖的9大专业更有意义,而非法学硕士这个学位统称--这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目前的就业基本情况是:(经济法、民商法以及国际法专业下的国际经济法方向)好于(法律硕士专业)好于(刑法诉讼法)好于(行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史学、法理学、环境资源法学、国际法专业下的国际公法方向与国际私法方向)。 (3)在企业法务、涉外律师、新兴法律职业或专业细分法律市场(包括新兴的律师行业,如知识产权行业、金融法行业、并购重组等),法律硕士往往因为复合的知识或工作背景(或者出色的外语水平)和实践型定位,以及法律硕士较好的综合素质,具有优势,超越法学硕士,但这种优势不见得会非常明显,这与很多法律硕士自甘堕落以及法学硕士几十年的沉淀有很大关系--这种沉淀,有知识能力教育的沉淀,也有社会关系人脉与认可度的沉淀。--这种沉淀,有知识能力教育的沉淀,也有社会关系人脉与认可度的沉淀。这也是很多理工科大学法学院就业开拓的主要战场之一。 (4)一般的党政机关岗位,对法律的专业知识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这与司法机关不同),所以,在这里法学硕士的理论功底并不占有多少优势。这个公务员岗位,主要看重的往往是政治素养、综合素质能力、文字功底、组织协调能力等,这些往往是不少法律硕士的长项。但个别的,像商务部条法司,则对专业素养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法律专业作为比较容易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专业之一,有志于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在读法硕,要早接触公务员考试,尤其是非名牌大学的法律硕士(公务员的公开招考方式决定了其对学校的要求是最一视同仁的)!这也是很多名牌大学(即使法学弱点也没有关系)着力的地方,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学校整体的品牌和资源来锻炼人。 上面说的是相对优势,而且特别限定作为一个整体,在同等条件下,也就是仅仅说专业本身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断章取义地认为法律硕士就当不了法官检察官了法律硕士不如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比法学硕士有前提等! 对于考法学硕士好还是法律硕士好?我怕法律硕士认可度低等这类问题可以看下面5句话: (1)就算你考法学硕士,也得考民商法专业、经济法专业或国际经济法研究方向(注:国际经济法不是专业,只是国际法专业下的一个大类研究方向,但报考的时候可能会按照研究方向报考,因为毕竟内部差别较大); (2)不管考法学硕士还是法律硕士,都得瞄准一流法学院,绝对不是混个文凭,否则就业一样很难(法学就业难的新闻大家听的还少吗?); (3)你考法学硕士一样改变不了你本科非法律专业的事实,有职位限制法律硕士报考的关键问题基本上都是要求你本科必须也是学习法律的; (4)你考法律硕士,从事民商经济法等热门专业方向的研究效果与法学硕士差别并不大,另外,还是那句话:修行在个人,尤其是在法律硕士这个新专业目前; (5)考法学硕士的话,你面对的是99%的法学科班生,而且试题难度更大,各校自己出题,而作为非法律专业考生,你是否有把握?。 至于2009年新增加的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我一直认为,不要望文生义,它还是把自己划为法学硕士或者叫压缩版的法学硕士更适宜--法学硕士曾经也定位于学术研究型人才,但不管实践还是教学还是就业,90%的法学硕士都是走上了法律实务岗位而非研究岗位。至于对法律就业市场的冲击,其实就是一句话:又多了一群抢饭碗的考生--而且人家还已经系统学过4年法律,而且研究方向听上去都很热门!法律硕士(法学)专业不可能和法律硕士一样入学还去学法律基础课程,基本上进去就要分方向(不管学校分不分),灵活的热门的专业(方向)选择是您们的优势,但学制短实际上您们的一个弱势,所以,2年,好好规划,理论、实践、综合能力,一个也不能落下!

B. 法硕五院四系是什么

法硕五院四系是中国五所政法院校

以及四所著名大学法律系的简称。

C. 五院四系和34所的法律硕士那个更难啊

中国最好的三个法硕院校是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是我的母校的(我这个账户有好几个学校的学长在用,专门回答问题)。
研究生一年级在昌平,研究生二三年级就回到海淀了,师资嘛都是不错的。
来政法,不后悔的。

D. 法律硕士(非法学)就业

主要是国家现在搞了个法硕法学来凑热闹(为了解决法本就业难问题),招生人版数不比传统法硕少,权抢占了很多坑位,搞得现在很多工作招的是研究生却需要法学本科,明摆着让传统法硕没饭吃;其次,法硕以往的主要去向是公务员,现在受到二年工作经验的限制(这个两年可不是指你入学前的工作经验,而是硕士毕业后或者是从事公务的相关经验...),结果这条路变得很窄了,好的职位比较难考了;还有就是银行国企等,也偏爱法本科的硕士。
最后就是最好别报考北京,因为最后一条属于法硕的就业路“律师”,也因为北京的地方保护主义基本被堵死了,北京市规定:非北京户口不能在北京拿到律师执业证。
以上我说的情况,所指京沪这样的一线城市状况,如果你毕业回地方,情况会好很多,就业也不会难,当然前提是你要考名校!
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E.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怎么样,不是五院四系,值不值的自费念三年

背后的学校也很重要。
清华、复旦、交大的法硕,还是很值得一读,
性价比肯定会超过某些的五院四系……

单就法学实力来说,上述学校的法学均已步入国内一流之列,并终有一天会和这些学校的名头一样牛气冲天。
另就就业、生源来说,清华、复旦、交大的生源、总体就业情况好于除了北大、人大之外的“五院四系”的高校。
比如,我知道2003年就曾有报考复旦法硕面试失利未予以录取的考生,后来成功调剂到武大法硕(深圳分校)。

我个人觉得,读法硕的话,学校的选择还是非常重要的。
仅供参考。

F. 普通本科法硕五院四系能进外所吗

普通本科法硕五院四系能进外所。外所不能做中国业务也就是不能接受中国当事人的委托。另外中国律师到外所后就不能以律师的名义工作了,照要交到司法局。

五院四系里,本身包括985的北大、人大、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和211的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非211高校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此外从上一轮学科评估看,法学强校的格局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清华大学跻身前四,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的法学学科实力也不弱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评估结果不弱于于西北政法大学的更是有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师大、中山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等。

相关知识:

概念上如果能读五院四系中的211,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不能录取到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至于读华东政法、西南政法、西北政法,还是读其它211高校,要看具体学校的比较。

在其它211高校中,苏州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综合学校和法学专业实力,可能选择这些综合性名校会更有前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法硕

G. 法硕考研:211,985还是五院四系应该怎么选

五院四来系里,本身包自括985的北大、人大、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和211的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非211高校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此外,从上一轮学科评估看,法学强校的格局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清华大学跻身前四,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的法学学科实力也不弱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评估结果不弱于于西北政法大学的更是有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师大、中山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等。
考研的话,如果有实力,可优先考虑既是985或211、又是传统五院四系的北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然后,在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和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985高校比较,应该是各有所长,但总体上在法学实力并不十分悬殊情况下,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可能更值得选择。
此外,从就业看,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性价比也非常高(主要是考取难度相对低,但就业的确比较好)。

H. 考“五院四系”的法律硕士(非法学)竞争激烈吗

中国的法学界一直有个“五院四系”的说法,竞争是相当激烈的。以下是这几所学校院系的具体分析:

1,中国政法大学:第 一批开始招收法硕的院校,专业实力雄厚,且拥有一批出色的专家,学者。在如今法硕大涨价的情况下,中国政法大学至今也没有增加学费,学费每年是9000 元,且每年都有60%的公费名额,奖学金覆盖率也较高,这也是中国政法大学报考热度不减的原因。由于中国政法大学是以法学为特色的政法类院校,且学校整个 学科体系的构建都是围绕法律进行,所以法硕研究生受到的重视前所未有。每一门课程一般都由学校有名的教授讲授,而且学校重视法硕的实务教学,经常会聘请检 察官,法官开设法律诊所,模拟法庭,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重要。因此,如果从性价比方面考虑,中国政法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 南财经政法大学由中南财经大学与中南政法大学合并,法学实力在全国排名前10位。就法学实力以及校友影响力而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是考生报考的热门之 一。虽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几年招生人数只有七八十人,但是报考人数很多,录取比例录一般为6:1~9:1,学校待遇良好,公费生所占比例为录取人数的 20%~30%左右,自费生学费每年10000,每月补助200元。法律硕士研究生从第二学年开始可以参加“法律硕士教育中心”设置的诸如三好学生,优秀 学生干部,学习积极分子奖,文体积极分子奖,宣传积极分子奖等奖学金的评选。

3,华东政法大学:虽 然华东政法大学不是“211工程”,“985工程”院校,但由于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的法学教育“五院四系”之一,法学专业基础牢固,加之地处上 海,就业环境相对较好,报考热度一直上升,每年的分数都很高,2010年的复试分数线为360分,仅次于北大是历年之最。依照2008年招生情况来看,当 时报考1300多人,最终录取220人左右,录取比例是5,8:1,一般复试刷的人数不多,主要是初试阶段比较严格。学校每年公费生学费7000元,自筹 生学费10000元。法律硕士研究生可以参与包括新生奖学金在内的学校设立的各项奖学金以及申请助学贷款。

4,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也是“211工程“,“985工程”院校,但作为政法类专业院校,法学实力不容忽视,大量优秀的法学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而且地处重庆,经济发展快速,对法律人才需求也较多,就业也相对容易。西南政法大学的公费,半公费名额很多,公费比例为15%左右,半公费是50%左右。

5,西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国家西部法学人才的培养基地,虽然地理位置欠佳,但是在西部法学界以及司法界有广泛的人脉与社会资源。相对来说,西北政法大学不是法硕的热门报考院校,分数线相对较低,考研命中率相对较高。而且西北政法大学的学费也不高,每年9000元,学校还有10%的奖学金比例。

拓展资料

五院:西政,华政,西北政法,中南政法,北京政法。

四系:北大,武大,人大,吉大各自的法律系

wojia ff

I. 法律硕士就业前景怎么样

法律硕士的就业前景,跟其他法学生的就业自然是重合度极高的,别的回答已经覆盖到了不少。我这里重点说说法硕在商业银行的就业:法硕在银行一般从事哪些岗位?这些岗位与法律有多少相关性?从事不同类工作的比例,大约分别是多少?

为了说清这个问题,Will以武汉大学法律硕士为池子,随机抽取了若干样本,期望能一斑窥豹。为什么选择武大法硕?Will也不知道,可能是因为武汉刚好在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吧,总得选一家不是?

武汉大学法律硕士商业银行就业岗位抽样调查

随机抽取了33个样本,工作经验、毕业时间跨度蛮大,这么多年来,法硕毕业生都在商业银行里做什么呢?如上表所示。

按不同工作与法律的相关性,分成“强、中、弱”三类:

  1. 法律相关性“强”的职位有:法务类(岗位名称或为:法律事务、法务经理、法律顾问、金融法务、法律合规)、公司律师、反洗钱。占比33.3%。

  2. 法律相关性“中”的职位有:内控合规、风险管理类(岗位名称或为: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审查)、不良资产核销、资产保全、上市办公室、投行部。占比36.4%。

  3. 法律相关性“弱”的职位有:对公(私)客户经理、支行长、授信项目评审、资金管理、电子供应链。占比30.3%。

  4. 金融业的职位一般都可以分为前、中、后台,很多法硕的工作集中在前台、中台。很明显,前台职位与法律弱相关。法硕进了银行,如果从事前台业务,基本算是抛弃了法律。当然,前台职位的工作内容也多少会用到一点法律。

  5. 中台职位,像内控合规、风险管理、资产保全、投行业务,都是与法律有较强关联的,会大量用到法律,但也会用到其他的金融、财务知识。而法务、公司律师,就是百分百的法律职位了。

  6. 仅从这个小样本看,法硕在银行里从事的工作,与法律相关性强、中、弱的,大约分别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J. 五院四系的法硕哪个好考

西南政法 位置偏点 相对好考

热点内容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教育 发布:2025-05-17 21:06:16 浏览:761
最高院刑事诉讼法司法结社 发布:2025-05-17 21:00:24 浏览:645
结构初步设计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7 20:40:23 浏览:167
经济法专业考研最易的学校 发布:2025-05-17 20:37:51 浏览:607
成人本科可以考司法考试 发布:2025-05-17 20:36:28 浏览:698
执业律师能不能开法律咨询中心 发布:2025-05-17 20:29:28 浏览:815
西安市高新区法院地址 发布:2025-05-17 20:29:21 浏览:452
不变的道德 发布:2025-05-17 20:16:25 浏览:914
法治工商品牌 发布:2025-05-17 20:03:26 浏览:150
警察行政法和警察法 发布:2025-05-17 19:49:17 浏览: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