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本说明函不具备法律效力

本说明函不具备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3-11 13:49:43

㈠ 承诺函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承诺函的法律效力:承诺函属于合同一种,符合法律规定的承诺函具有法律效力。有效的承诺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第四百八十条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四条
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诺,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
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㈡ 通知函和告知函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分析:一般来说平常的告知函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只是起到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后不进行处理,下一步对方可能会采取其他行动,比如说到法院起诉。告知函和答复函十分接近。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要区别是答复对方所询问问题,而告知函则是告知对方有关情况。告知函的正文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告知原由。说明制发本函的原因。二是告知事项。简明扼要地叙述告知对方有关事项的具体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邮件、短信、信函、通知、告示都算,而且都有法律效力。重要的是你要让书面通知送达到相对方,也就是你通过以上方式寄出的通知能够到达相对方手中,对此你能够提供证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㈢ 告知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告知函不具有法律效力。
告知函和答复函十分接近。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要区别是答复对方所询问问题,而告知函则是告知对方有关情况。告知函的正文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告知原由,说明制发本函的原因,二是告知事项,简明扼要地叙述告知对方有关事项的具体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赋予的约束力。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约束力,要求人们按照法律文件规定的那样行为。
法律生效的范围包括:
1、时间效力,指法律开始生效的时间和终止生效的时间;
2、空间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通常全国性法律适用于全国,地方性法规仅在本地区有效;
3、对人的效力,指法律对什么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适用于全国公民,有的法律只适用于一部分公民。
法律对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先后采用过四种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1、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便身在该国领域也不适用;
2、属地主义,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3、保护主义,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
4、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这是近代以来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原则。采用这种原则的原因是既要维护本国利益,坚持本国主权,又要尊重他国主权,照顾法律适用中的实际可能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㈣ 企业询证函声明不得作为证据法律效力

单纯这么个约定没用的,凡是可以证明事实本省的材料,只要不是违法证据,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㈤ 声明函有法律效力吗

应该在恰当的范围公布(如媒体),则有效力

㈥ 公务说明函具有法律效力吗

公文又称公务文书,,公文产生完备的法定效力的基本条件有三项:一是公文专的合法性;二是公文的合理属性;三是公文的制约性。这三个条件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国家机构根据成文法制定权限的划分,以法律形式颁发的公文,都具有法律效力。 我国,除了宪法和法律是两种主要法律形式外,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发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以及规范性的决议、命令、规章条例和行政措施等,都是社会主义的法律形式。这些由不同机关制定、具有不同法律地位和效力的法律形

㈦ 函有法律效力吗

律师函并不是真正有效,具体还要法院的认可,如果法院不认可,则是无效的律师函。版

律师函的权本质是一种委托代理进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为,对于诉讼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律师函必须要有律师签章和盖章,代表对此函负有法律责任,如无则为伪造。如受到威胁、恐吓、损失等,可向公安机关报警,追究委托人以及律师的责任。

(7)本说明函不具备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律师函的联系方式包括发函律师的联系方式及委托人的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一般包括律师事务所的名称、发函律师的姓名、电话号码、邮箱、传真号码、联系地址和邮编等。这样方便对方可以有多种方式和我方取得联系。

实务中也有只写发函律师联系方式的,这样对方就可以直接跟律师沟通,律师再把沟通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委托人,这样律师的工作就有形化了。如果对方直接跟委托人联系,律师还得从委托人那获得信息,那就比较被动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律师函

㈧ 具备法律效力的函件格式要怎么写啊

你就自己写一抄个,签字,传真袭过去好了
哪个机关会给你开这种证明么倒好笑咧
网络公司怎么可以要求玩家开这样的函啊
法律效力,只要本人签字确认内容真实就OK了。不是说非得“律师函”才有法律效力的
这种事情就算找到派出所,派出所也不知道你的帐号是什么来头的呀

公章?这个帐号是你公司的啊?不是公司的,拿公章有P用啊
这种事情,派出所会立案才怪咧

怎么写?人家要求你写什么你就怎么写呀。把人家需要的内容写上去就行了呀

㈨ 告知函是如何使用的告知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一. 告知函则告知对方有关情况。告知函正文通常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告知原由,说明制发本函原因

二是告知事项简明扼要地叙述告知对方有关事项具体内容及应注意问题.。

告知函写法:

(一)标题
函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有时也可以只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二)正文
1.开头,写行文的缘由、背景和依据。

一般来说,去函的开头或说明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或简要叙述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疑惑和困难。

复函的开头引用对方来文的标题及发文字号,有的复函还简述来函的主题,这与批复的写法基本相同。

继而,有的复函以“现将有关问题复函如下”一类文种承启语引出主体事项,即答复意见。

2.主体,写需要商洽、询问、答复、联系、请求批准或答复审批及告知的事项。

函,或去函和复函的事项一般都较单一,可与行文缘由合为一段。如果事项比较复杂,则分条列项书写。

结语,不同类型的函结语有别。如果行文只是告知对方事项而不必对方回复,则结语常用“特此函告”、“特此函达”。若是要求对方复函的,则用“盼复”、“望函复”、“请即复函”等语。请批函多以“请批准”、“请大力协助为盼”、“望能同意”、“望准予××是荷”等习惯用语收束。复函的结语常用“特此复函”、“特此回复”、“此复”等惯用语。也有的函不写结语。

二.平常的告知函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只是起到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后不进行处理,下一步对方可能会采取其他行动,比如说到法院起诉。

告知函和答复函十分接近。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要区别是答复对方所询问问题,而告知函则是告知对方有关情况。告知函的正文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告知原由。说明制发本函的原因。二是告知事项。简明扼要地叙述告知对方有关事项的具体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邮件、短信、信函、通知、告示都算,而且都有法律效力。

重要的是你要让书面通知送达到相对方,也就是你通过以上方式寄出的通知能够到达相对方手中,对此你能够提供证明。

法律法规:

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合同的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㈩ 单方面发函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分析:一般来说单方面发函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只是起到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后不进行处理,下一步对方可能会采取其他行动,比如说到法院起诉。告知函和答复函十分接近。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要区别是答复对方所询问问题,而告知函则是告知对方有关情况。告知函的正文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告知原由。说明制发本函的原因。二是告知事项。简明扼要地叙述告知对方有关事项的具体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邮件、短信、信函、通知、告示都算,而且都有法律效力。重要的是你要让书面通知送达到相对方,也就是你通过以上方式寄出的通知能够到达相对方手中,对此你能够提供证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热点内容
和经济法有关的书薄 发布:2025-08-15 15:34:13 浏览:494
法律硕士法学招生院校 发布:2025-08-15 15:33:39 浏览:698
物权法规定的质权的有 发布:2025-08-15 15:29:20 浏览:559
关于辞退违纪员工的劳动法 发布:2025-08-15 15:22:30 浏览:236
法律硕士论文摘要 发布:2025-08-15 15:15:31 浏览:650
幼儿道德案例 发布:2025-08-15 14:51:54 浏览:13
刑法的案例评析 发布:2025-08-15 14:50:29 浏览:526
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 发布:2025-08-15 14:46:44 浏览:719
法院警车高速 发布:2025-08-15 14:44:58 浏览:544
平定法院 发布:2025-08-15 14:34:57 浏览: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