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代理商和经销商的法律责任

代理商和经销商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3-12 17:04:50

① 厂家产品生产出了问题,各经销商需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按照产品质量法,这个事情经销商和厂家都有责任

② 代理商和经销商可以是一家吗

一、代理商与代理商的概念差异
1、经销通常是指经销人与制造商或供应商签订合同,在一定的时间和区域内进行销售。在销售情况下,供应商与分销商是一种销售关系.
2、从法律上说,供应商与分销商是我与我的关系,经销人以自己的名义购买商品,在指定的地区再销售,也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商品价格的波动及其他操作风险,都要由经销商自行负责。
3、经销可分为普通经销和专销两种。在专营情况下,通常会设定最低分销商的交易数量,不得经销其它供应商的产品。
4、代理是被代理机构或委托人授权代理代理销售货物的代理权,代理代理代理客户的订单、销售、销售等业务。
二、分销商的业务差异
1、独立的商业组织;对货物的所有权(购买生产商的产品/服务);获取运营利润;
2、多品种的经营;在业务流程中不会受到供应商的约束;与供应商的责任相等。
三、代理商的业务差异
1、不必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不具有对商品的所有权(代表生产商的产品/服务);获取佣金(佣金);
2、经营活动受到供应商的引导和制约,提供更多的权利。
四、从生产厂家向零售终端销售渠道的差异
生产厂家-总代理-一级代理商-二级代理商-分销商-分销商-分销商-消费者.
五、经销和代销的区别
1、代理的两方为代理,卖方为卖方。
2、代理是指以代理公司的名义进行销售,并与其签署销售协议,而分销商以其名义进行销售。
3、代理商的收益是佣金,分销商的利润是销售商品的差价。
六、分销商与代理的区别
1、两者的盈利模式是不一样的,第一种模式是通过提高产品的价格来获得运营收益,而第二种模式则是以一定的价格出售,赚取一定的佣金。
2、两者的经营权限也不一样,前者可以经营多种产品,甚至是竞品,而后者则是经营的种类比较少,不会经营其他品牌。
扩充信息:
经销:指做特定商品的商人。通常与厂商签订销售合约,先付一笔订金,付款方式取决于交涉技巧,而销售价格则由代理商自行决定,厂商不会干涉。
对于产品的销量,厂家不承担任何责任,也不会退货,顶多是对出现问题的商品进行退换,其他的问题,都是经销商的责任,如果是直接叫板,那就太冒险了。
经销商:指通过代理公司销售商品的商家。一般情况下,由分销商来决定,不会和厂商有任何的联系,成本低,风险低,但是利润空间不大。
代理:指被厂商授权在某一区域销售某一商品的商家,没有自主权,受到厂商的限制,但基本上没有任何风险,也不需要投资。

③ 成为代理商需注意事项代理商的权限和经销商有什么不同!

成为代理商需注意事项:知识产权(商标,专利)的保护和授权使用.这是最重要的.
权利义务(主要是责任)的分担.
争议解决办法.
以上几点,注意尽量不要用模糊的字眼和说法
如果是有个有发展的企业,他不会对你有许多限制.而且在一些合同条款上协商余地也比较大. 代理商的权限:看你的等级来的 他有1级2级3级代理商 不同代理商权限也不同和经销商有什么不同;经销商与代理商都是渠道的中间商

经销商
★独立的经营机构
★拥有商品的所有权(买断制造商的产品/服务)
★获得经营利润
★多品种经营
★经营活动过程不受或很少受供货商限制
★与供货商责权对等

代理商
★不一定是独立机构
★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代理制造商的产品/服务)
★赚取佣金(提成)
★经营活动受供货商指导和限制
★供货权力较大

从制造商到零售终端的渠道途径
1、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
2、制造商→总代理→经销商→消费者
3、制造商→总代理→一级代理→经销商→消费者
4、制造商→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经销商→分经销商→消费者

代理商主要分为总代理、区域与分品牌代理、总代理自己建立的省级分公司等。代理商的建立,可以分担厂商的风险,使厂商与代理商共同拉动市场从而降低厂商的经营风险。

在代理商的层次上,除设立总代外,代理商还可以根据厂商的渠道模式,下设一级代理或区域代理并同时与终端销售商合作。这样,代理商从简单的分销转换成具有管理职能的渠道维护者,除业务管理外,代理商同时具备品牌管理、促销管理、服务对接、财务管理等各项职能。

代理制和经销制也能互相渗透,各类销售渠道的主要区别在于代理商或经销商层级的增多。目前,厂商对于代理商和经销商的管理主要侧重于价格和货源的管理,对于人员培训及广告等还会提供一些支持。对于代理商和经销商而言,其利润则主要来自于销售利润、返利、安装和维修服务等。

④ 代理商和经销商是什么意思具体

经销商和代理商有什么区别?
经销商与代理商都是渠道的中间商

经销商
★独立的经营机构
★拥有商品的所有权(买断制造商的产品/服务)
★获得经营利润
★多品种经营
★经营活动过程不受或很少受供货商限制
★与供货商责权对等

代理商
★不一定是独立机构
★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代理制造商的产品/服务)
★赚取佣金(提成)
★经营活动受供货商指导和限制
★供货权力较大

从制造商到零售终端的渠道途径
1、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
2、制造商→总代理→经销商→消费者
3、制造商→总代理→一级代理→经销商→消费者
4、制造商→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经销商→分经销商→消费者

代理商主要分为总代理、区域与分品牌代理、总代理自己建立的省级分公司等。代理商
的建立,可以分担厂商的风险,使厂商与代理商共同拉动市场从而降低厂商的经营风险。

在代理商的层次上,除设立总代外,代理商还可以根据厂商的渠道模式,下设一级代理
或区域代理并同时与终端销售商合作。这样,代理商从简单的分销转换成具有管理职能
的渠道维护者,除业务管理外,代理商同时具备品牌管理、促销管理、服务对接、财务
管理等各项职能。

代理制和经销制也能互相渗透,各类销售渠道的主要区别在于代理商或经销商层级的增
多。目前,厂商对于代理商和经销商的管理主要侧重于价格和货源的管理,对于人员培
训及广告等还会提供一些支持。对于代理商和经销商而言,其利润则主要来自于销售利
润、返利、安装和维修服务等。

⑤ 经销商和代理商的区别

代理商和经销商有4个区别。分别是:1、关系不同。代理的双方是一种代理关系,而经销双方则是一种买卖关系;2、名义不同。代理是以委托人即厂商的名义销售,签订销售合同。而经销商则以自己的名义从事销售;3、收入不同。代理商的收入是佣金收入,而经销商的收入则是商品买卖的差价收入;4、法律后果的归责方不同。

⑥ 请问高手,与代理商和经销商签定协议,供货商需承担的责任上差别在哪谢谢

代理(独家代理)一般有区域限制,经销商一般为代理商下级,从代理商处进货,所以签了经销商只代表有权销售你的产品,也就意味着还可以在一区签其它经销点,或上级代理商。但各厂家合同有时有区别,有的企业经销商也就是代理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⑦ 厂商的产品有侵权了,那经销商是否也要负法律责任

厂家产品侵权,经销商也是要服法律责任的。涉嫌品牌仿冒有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被仿冒的产品是非注册商标产品,则构成混淆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范畴,应按《反不正当竞争法》承担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六条规定实施混淆行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商品。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第二种情形是被仿冒的产品标识为注册商标,则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应该《商标法》承担责任。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第六十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十三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7)代理商和经销商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案例:金华查处6起伪造阿克苏产地苹果销售案

近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市局稽查支队的统一部署,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的商标权利人在辖区4个冷库内查处6起伪造产地的苹果销售案。

据调查,2017年12月期间,徐某等6名水果经销商。分别在陕西、甘肃、山西等地收购当地产的苹果,装进印有“阿克苏糖心苹果”和“产地:新疆阿克苏”等字样的纸箱,运往金华,存放在不同冷库,以待春节前旺季销售。

至案发时,当事人共购进此类苹果9100余箱,计5万余公斤,案值30万元,经商标权利人鉴定均为假冒“阿克苏糖心苹果”。

金东区市场监管局认为,当事人的行为违反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相关条款,涉嫌虚假宣传。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热点内容
中欧学院法律硕士 发布:2025-05-16 09:25:24 浏览:238
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有关政策法规 发布:2025-05-16 09:15:13 浏览:1000
借条不按手印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6 09:13:05 浏览:398
民事案件法院函 发布:2025-05-16 09:13:04 浏览:373
有关社会与法节目的论文 发布:2025-05-16 09:05:09 浏览:239
高等教育法规法条 发布:2025-05-16 09:04:18 浏览:320
民法总则专场考试 发布:2025-05-16 08:54:57 浏览:706
高通法院禁令 发布:2025-05-16 08:52:35 浏览:990
做餐饮怎么样立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16 08:50:37 浏览:879
123司法 发布:2025-05-16 08:38:51 浏览: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