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违法董事长的法律责任
㈠ 董事长应该负哪些法律责任
在刑法里面规定了一些单位犯罪,如果相关的违法活动触犯了刑法,则法人代表也会被判刑。
㈡ 公司违法董事长和法人谁的责任大
两个根本不是一个法律概念.......
企业法人,在法律上指的是企业本身,自然人不可专能成为法人属,只能成为法人代表
董事长则是公司董事会设立的最高职务,只能是自然人担任
法人代表和董事长对比的话,董事长的权利明显高于法人代表,董事长是公司最高的管理者,而法人代表是公司的负责人,一般来说,董事长同时可以是法人代表,但法人代表未必是董事长
基本上董事长的担任,要么是其持有绝对的股份,或者他代表了大多数股份(即持有相当份额股票的股东提名),而法人代表有可能是股东会授权的
㈢ 公司活动严重触犯刑法,而董事长不知情,董事长犯罪了吗
1-董事长如果并未在总经理犯罪活动中提供任何便利,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专,总经理属于个人属犯罪;
2-你是想说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之类的么?属于单位犯罪的话,董事长作为直接负责人员的话,应当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不过有些不理解你说的“非故意人为因素”。
补充回答:
如果董事长确实不知情,也未提供任何职务便利,参与到犯罪行为中,则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如确如你所说,有失察之责,但也不应当因总经理的个人行为而视为共犯承担责任。
不过毕竟不知道你所谈及的涉嫌罪名为何,毕竟不同刑法罪责对于其构成要件不尽相同,还需要结合犯罪事实,进一步加以认定。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答案”按钮,谢谢您!
㈣ 公司违法经营,董事长有责任吗
除非有相反证据证明你对此事毫不知情,否则一般来讲是有责任的
㈤ 董事长和法人谁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以法人代表的身份进行的民事行为所承担的责任都由法人承担。但行使与法人代表身份无关的民事行为而承担的责任由自己承担,法人代表行使代表权违法法律法规存在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要看具体事项,一般在公司章程规定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20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㈥ 董事长的刑事风险有哪些
董事长法律风险对于企业、社会和个人都有巨大的破坏力。对于企业而言,由于董事长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其一举一动决定公司的生死存亡,董事长法律风险往往会引起公司信任危机爆发,从而引发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于社会而言,董事长法律风险往往涉及到利益的方方面面,从上下游的经销商供货商到公司的顾客到公司的员工,影响巨大,而且董事长法律风险总是被触发,其他的经营主体就会进行财产转移和消极经营,这对经济发展无疑是重大创伤。对于个人而言,董事长是社会精英和中坚力量,其面临法律风险是对人才的浪费,更何况会导致财产减损、身陷囹圄。
宏观法律风险的来源主要有:1、法律变迁。我国法律制度当前正处于快速建设中,法律制度的立改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续,与此相比,董事长的行动方案或行为也会合法或灰色演变为违法发甚至犯罪。例如企业对公众发行股票,在1993年前是是不禁止的,1993年后则须经批准,而到1997年却被列入犯罪。又如恶意欠薪,2011年只承担行政责任,而2011年后上升为刑事处罚。2、法律不确定性。首先是立法技术差所引起的法律文字表达有歧义、法条之间自相矛盾,其次是由于地域差别,法官和执法机关在法律适用上往往差别很大,第三由于业务水平差别,不同法官和执法机关有不同法律选择。最后是非法律因素如政治因素的影响。3、法律过严。目前中国经济生活中行为的不规范性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就显示法律规则本身以及支持条件出了问题,由于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司法机关会进行选择性执法,抓你肯定没错,不抓你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为普遍违法的董事长增加了难确定的因素。4、经济转型。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二十年,我国大体经历了价格双轨制、增量改革、试验性改革、微观改革走在宏观改革前面、经济改革走在政治改革之前五个历程,每一个历程对于董事长来说都充满法律风险。5、政治转型。政治转型在宏观上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微观上体现为地方官员围绕GDP进行的晋升锦标赛模式,如果公司成为官员为升迁而确定的政绩工程,则其因非常规经营而存在大量法律风险,此外,官员为升迁导致的财政虚空会采取赞助、查税、行政处罚等方式转嫁给公司。6、政策调控。我国的政策在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甚至决定各个领域的走向,“生于政策、死于政策”是很多董事长的真实写照。由于政策具有随意性大、变动频繁、可能超前或滞后、政策歧视等特性,会使董事长面临大量法律风险。7、民营企业不公平待遇。民营企业在准入环境、融资环境、行政环境等诸多方面受到法律行政法规的限制,但往往会突破这些限制,从而导致很大的法律风险。
微观法律风险的主要来源有:1、依附权力。官员通过权力寻租获得利益,企业通过政府支持高歌猛进,一旦所攀附的权贵倒台,董事长很难置身事外。2、产权不清。由于合伙企业与公司制企混同、股份结构不合理、公司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混同、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混同、借贷关系与股东关系混同、重组整合存在产权不清等问题,从而导致董事长法律风险。3、非法经营。一是走私,利用境内外产品的差价,大肆走私,扰乱国内市场,偷逃国家关税,谋取巨额暴利;二是涉黑,如组织卖淫、赌博,大都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有关;三是传销。传销活动不仅骗人钱财,而且危害社会稳定,颠覆社会道德。4、侵占挪用。许多董事长尤其是民营企业,不区分企业和个人财产,随意从企业取用,还有企业无视企业管理制度,在自己控制的多家企业之间随意调拨使用资金,而不知道如此做法属于侵占挪用。5、弄虚作假。有的董事长为了企业做大做强,往往虚报虚构注册资本或者抽逃注册资本,有的董事长为了上市进行虚假操作包装,上市后又进行虚假报表进行虚假陈述,或者直接操控市场价格。6、偷逃税收。偷税漏税是企业的红线。有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有的虚开抵扣税发票,而且呈专业化企业化规模化趋势。7、非法融资。有的盲目扩张或者管理不善导致资金紧张而骗取银行贷款构成贷款诈骗罪,有的利用信用证的时间差采取变通方式融资构成信用证诈骗罪,有的承诺高息吸收社会资金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的向社会作出无法实现的承诺非法集资构成集资诈骗罪。8、合同诈骗。通过夸大事实或隐瞒真相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旦合同无法履行,就会构成合同诈骗。9、对抗国家。长期生活在特权圈子容易滋生法外犯事不受处罚的幻觉,并在官匪勾结的笼罩下走上寻衅滋事、妨害作证私藏枪支弹药甚至黑社会犯罪的道路。10、跳槽辞职。如果尚未脱离关系从事与原公司业务相关,会承担公司法所规定的法律责任,如果利在原公司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资源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1、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要明确股东、董事和经理人员的权利义务关系,否则极易导致犯罪。
㈦ 公司违法法人代表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分析】
如果法定代表人在从事民商活动中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法定代表人有可能承担如下民事法律责任:
1、因经营过错向公司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法定代表人因单独或者共同侵害公司财产需承担侵权法律责任3、因违法行为而受到的罚款、拘留甚至刑事处罚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十三条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