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邮寄送达法律效力

邮寄送达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3-15 05:08:37

❶ 邮寄送达现在没有回执单怎么处理才有法律效力

邮寄哪来的回执单,只有一个发件单。送过去别人签收,签字确认的那个单子邮局或快递自己保存的。以防有人说没有送达之类的纠纷问题

❷ 审判实务中如何认定邮寄送达催款文书对于时效中断的效力

债权人所举的邮局出具载明催收内容的邮寄凭证能够证明债权人已经邮寄催款文书,而基于对邮政企业邮政服务的正常化合理信赖,应可推定该邮件到达债务人,此系证据的推定的证明力。所谓推定的证明力,是指首先承认该证据证明的事实真实,但相对方有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该证据证明的事实的,则法院对该事实不予认定。因此,在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其邮寄催款文书的情况下,应推定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文书到达债务人,除非债务人有证据推翻该事实。而且在债务人所留地址准确、邮政系统正常运转的通常情形下,债务人应为催收文书的持有人,根据举证责任分配中的近距离原则,其应对邮件不具有催收内容负举证责任,如其举证不能,则应推定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意思表示到达债务人。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理由,如果债权人提供邮政部门出具的邮寄、电报收据以主张其通过邮寄、电报的方式向债务人催收债务的,可以产生举证责任的转移,应由对方举证证明该邮件或电报的内容并非催收债权。如果债务人不能举证,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推定邮件或电报内容为催收债权。

❸ 邮寄送达法律文书,拒收能否视为已送达

邮寄送达法律文书,拒收,视为已送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拓展资料

法律文书是司法行政机关及当事人、律师等在解决诉讼和非讼案件时使用的文书,也包括司法机关的非规范性文件。包括规范性和非规范性两种。

一般的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或劳改机关以及公证机关、仲裁机关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和案件当事人、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亦即指规范性法律文书(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各种法律)以外,所有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_网络

❹ 邮寄法律文件或者法院相关文件时,有明文规定用哪种快递,法律才承认其有效是EMS还是其他快递

邮寄法律文件或者法院相关文件时,只有EMS可以,其他快递不可以。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规定如下:

第五十五条 快递企业不得经营由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不得寄递国家机关公文。

2、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规定如下:

(1)第一条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交由国家邮政机构(以下简称邮政机构)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受送达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受送达人指定的代收人同意在指定的期间内到人民法院接受送达的;

(二)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

(三)法律规定或者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约定有特别送达方式的。

(2)第二条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其送达与人民法院送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邮寄送达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邮寄法院文件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为送达:

(一)受送达人在邮件回执上签名、盖章或者捺印的;

(二)受送达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其法定代理人签收的;

(三)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的工作人员签收的;

(四)受送达人的诉讼代理人签收的;

(五)受送达人指定的代收人签收的;

(六)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的。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

❺ 法律文书的送达方式怎样才是有效合法的

法律文书有效合法的送达方式有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公告送达。

(一)直接送达

直接送达,是执行送达任务的司法警察或者书记员将应当送达的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的送达方式。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日期即送达日期。诉讼文书以直接送达为原则,直接送达是最基本的送达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以下情况都属于直接送达:

1、受送达人是公民的,应当由本人签收;本人不在的,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

2、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3、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

4、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必须注意,离婚诉讼的诉讼文书的送达有特殊性,如果受送达的一方当事人不在时,不宜交由对方当事人签收。

(二) 留置送达

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处的送达方式。留置送达 与直接送达具有同等的效力。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受诉讼文书时,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其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将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适用留置送达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或者盖章,拒绝签收或者盖章的,适用留置送达。

2、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达,也可以向其诉讼代理人送达。受送达人指定的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法院向诉讼代理人送达时,适用留置送达。

3、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当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以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拒绝签收的,不适用留置送达。当事人拒绝签收调解书,说明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调解书不发生法律效力。

(三)委托送达

委托送达,是指受诉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时,委托受送达人所在地人民法院代为送达的方式。委托送达一般是在受送达人不在受诉法院的辖区内,直接送达有困难时适用。接受委托的只能是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需要委托送达时,应当出具委托函,将委托的事项和要求明确地告知受托的人民法院,并附送达回证。

(四)邮寄送达

邮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直接送达有困难时,将诉讼文书附送达回证交邮局用挂号信寄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法。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与送达回证上收件日期不一致的,或者送达回证没有寄回的,以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邮寄送达方式简便易行,但是,这种送达方式应当是在上述几种送达方式不能实施的情况下,才能采用的。目前有些地方的法院比较普遍采用这一送达方式,在其采取邮寄送达不成时才改为直接送达。这种做法,是违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精神的。

(五)转交送达

转交送达,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不宜或者不便直接送达时,法院将诉讼文书通过受送达人所在单位转交的送达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转交送达是在受送达人身份特殊的情况下适用的,具体包括:

1、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2、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或者劳动改造单位转交;

3、受送达人被劳动教养的,通过其所在劳动教养单位转交。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在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以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六)公告送达

公告送达,是指人民法院以公告的方式,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的有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无论受送达人是否知悉公告内容,经过法定的公告期限,即视为已经送达。公告送达有如下要求:

1、公告送达是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所适用的一种送达方式。

2、公告的法定期限是60日。自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

3、公告的方式。可以是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

4、公告的内容。公告送达起诉状或者上诉状副本的,应当说明起诉或者上诉要点、受送达人答辩期限以及逾期不答辩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传票,应当说明出庭地点、时间以及逾期不出庭的后果。

公告送达判决书、裁定书的,应当说明裁判的主要内容,属于一审判决的,还应当说明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采用公告送达的,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公告送达的原因和经过,并将情况附卷备查。

以上就是所有的法律文书送达方式,除此之外的任何方式送达都是无效的,不合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七条

送达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应当交给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给他的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员代收。

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盖章的时候,送达人可以邀请他的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把文件留在他的住处,在送达证上记明拒绝的事由、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签名,即认为已经送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五、期间和送达

第138条规定:“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和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刊登公告。发出公告日期以最后张贴或者刊登的日期为准。”

第一百三十条

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或者盖章,拒绝签收或者盖章的,适用留置送达。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有关基层组织和所在单位的代表,可以是受送达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一百三十一条

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的,可以通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领取。当事人到达人民法院,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人民法院可以在当事人住所地以外向当事人直接送达诉讼文书。

当事人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第一百三十二条

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达,也可以向其诉讼代理人送达。受送达人指定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的,向诉讼代理人送达时,适用留置送达。

第一百三十三条

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当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签收。

第一百三十四条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的,委托法院应当出具委托函,并附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和送达回证,以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委托送达的,受委托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委托函及相关诉讼文书之日起十日内代为送达。

第一百三十五条

电子送达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即时收悉的特定系统作为送达媒介。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人民法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

但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与人民法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不一致的,以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为准。

第一百三十六条

受送达人同意采用电子方式送达的,应当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中予以确认。

第一百三十八条

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和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刊登公告,发出公告日期以最后张贴或者刊登的日期为准。

对公告送达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当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人民法院在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的,应当采取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张贴过程。

(5)邮寄送达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案例:

为解决送达难问题,成都锦江法院大力推进司法事务网格化管理,实现法律文书网格化送达,降低了群众诉讼成本。

司法事务网格化管理,是指网格管理员接受基层自治组织指派,为人民法院送达诉讼文书,接受人民法院委托调解网格内民事纠纷、及时为人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动态及财产信息等网格内司法事务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

作为司法事务网格化管理的前期重点工作,2017年锦江法院借力“区-街道办-社区-网格”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采取多项措施在锦江区开展法律文书网格化派送。

❻ 法院承认的快递是什么

法院承认的快递是国家邮政机构,也就是中国邮政ems。

相关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规定:

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交由国家邮政机构(以下简称邮政机构)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受送达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受送达人指定的代收人同意在指定的期间内到人民法院接受送达的;

(二)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

(三)法律规定或者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约定有特别送达方式的。

(6)邮寄送达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规定:

第四条

送达地址确认书的内容应当包括送达地址的邮政编码、详细地址以及受送达人的联系电话等内容。 当事人要求对送达地址确认书中的内容保密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保密。 当事人在第一审、第二审和执行终结前变更送达地址的,应当及时以书面方式告知人民法院。

第六条

邮政机构按照当事人提供或者确认的送达地址送达的,应当在规定的日期内将回执退回人民法院。 邮政机构按照当事人提供或确认的送达地址在五日内投送三次以上未能送达,通过电话或者其他联系方式又无法告知受送达人的,应当将邮件在规定的日期内退回人民法院,并说明退回的理由。

❼ 邮寄送达文书的规定

法律分析:邮寄送达的相关条例规定当出现直接送达确实有困难的情形,就要采用邮寄送达的方式,规定了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其送达与人民法院送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和送达地址确认书的内容等等。

法律依据:《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一)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交由国家邮政机构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二)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其送达与人民法院送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三)条当事人起诉或者答辩时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或者确认自己准确的送达地址,并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当事人拒绝提供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拒不提供送达地址的不利后果,并记入笔录。(四)送达地址确认书的内容应当包括送达地址的邮政编码、详细地址以及受送达人的联系电话等内容。(五)当事人拒绝提供自己的送达地址,经人民法院告知后仍不提供的,自然人以其户籍登记中的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为送达地址。(六)邮政机构按照当事人提供或者确认的送达地址送达的,应当在规定的日期内将回执退回人民法院。(七)受送达人指定代收人的,指定代收人的签收视为受送达人本人签收。(八)受送达人及其代收人应当在邮件回执上签名、盖章或者捺印。

❽ 怎样做到邮寄送达合法有效

在邮寄送达方面,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依据是法释[2004]1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笔者将该规定分为三种情形进行分析。
第一,当事人提供了准确送达地址、收件人为其本人、联系方式为其本人的。
若在送达时,联系到受送达人本人,受送达人在回执上签字,那么该送达合法有效;
若无法联系到受送达人本人,但是签收情形属于上述规定第九条规定的情形的,那么该送达也是合法有效的;
若既无法联系到受送达人本人,也无法按照上述规定第九条的情形完成送达,则邮政机构应当按照当事人提供或确认的送达地址在五日内投送三次以上,仍无法送达,通过电话或者其他联系方式又无法告知受送达人的,应当将邮件在规定的日期内退回人民法院,并说明退回的理由。此时,该送达也应当视为合法有效送达。
第二、当事人提供了准确送达地址,指定了代收人并提供了联系方式的。
若在送达时,该指定代收人顺利签收,则送达合法有效;
若在送达时,无法联系到受送达人本人,也无法联系到指定代收人的,但能够按照上述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完成送达的,该送达应是合法有效;
若在送达时,无法联系到指定代收人,也联系不到受送达人本人,不能按照上述规定第九条情形完成送达,则邮政机构应当按照当事人提供或确认的送达地址在五日内投送三次以上,仍无法送达,通过电话或者其他联系方式又无法告知受送达人的,应当将邮件在规定的日期内退回人民法院,并说明退回的理由。此时,该送达也应当视为合法有效送达。
若在送达时,联系到指定代收人,其明确表示拒绝签收的,则视为已经送达,该送达合法有效。
第三、当事人拒不提供送达地址、提供的地址不准确、变更地址未及时告知法院的。

若在送达时,按照身份证或工商营业执照所载地址送达的,法律文书不能被受送达人实际接受的,则邮政机构应当按照送达地址在五日内投送三次以上,仍无法送达,通过电话或者其他联系方式又无法告知受送达人的,应当将邮件在规定的日期内退回人民法院,并说明退回的理由。此时,该送也应是合法有效的送达,另外,凡是按照上述规定第九条的规定送达法律文书的,除签收人为受送达人本人或指定代收人本人外,其他均应拍照或摄像,以便发生异议时,证明送达的真实、合法、有效。

❾ 邮寄拒收能视为送达吗

法律分析:邮寄法律文书拒收能视为送达。法律文书是司法行政机关及当事人、律师等在解决诉讼和非讼案件时使用的文书,也包括司法机关的非规范性文件。包括规范性和非规范性两种。而一般的法律文书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或劳改机关以及公证机关、仲裁机关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和案件当事人、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八条 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热点内容
司法鉴定理工大学 发布:2025-05-15 11:24:45 浏览:597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全文 发布:2025-05-15 11:22:41 浏览:859
信访条例问答 发布:2025-05-15 11:21:44 浏览:618
拆迁分房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5 11:20:58 浏览:47
浙江大学法学系 发布:2025-05-15 11:12:08 浏览:548
常见的部门规章 发布:2025-05-15 10:55:36 浏览:420
泽法学生 发布:2025-05-15 10:51:20 浏览:369
湖南省法律服务所条例 发布:2025-05-15 10:46:57 浏览:868
咨询劳动法电话 发布:2025-05-15 10:32:30 浏览:62
司法行政人员包括哪些 发布:2025-05-15 10:05:53 浏览: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