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疫情防控法律责任
❶ 不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涉嫌构成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二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第四十五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❷ 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行为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对于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下违法犯罪行为:
1、拒不配合防控措施的行为。
2、拒不配合隔离措施的行为。
3、暴力伤医、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
4、故意传播疾病的行为。
5、哄抬物价的行为。
6、制假售假的行为。
7、造谣传谣的行为。
8、利用疫情诈骗的行为。
9、出售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
10、其他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
❸ 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您好,一切个人在疫情防控面前均应当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配合检疫、排查、消毒等防疫措施的义务,其中对于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可能的病原携带者),还应当依法配合履行相应的检疫、隔离等防控措施。否则根据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当事人可能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承担相应的民事及刑事责任。
1.首先,对于已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
如果此类人群拒绝隔离治疗、定点医学观察或在隔离期、观察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观察,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可能会面临以下责任:
(1)治安管理处罚。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此类人群将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也可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受到公安机关依法给予的处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最高为拘留10日并处500元罚款。
(2)民事责任。《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公民享有生命权、健康权等民事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法》)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3)刑事责任。根据行为人的不同行为,可能会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故意伤害罪,情节或后果特别严重的,最高量刑可及死刑。
2.其次,对尚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
如果故意隐瞒或谎报旅行史、居住史、工作史、接触史,并故意与他人接触,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可能会面临这些责任:
(1)民事责任。尚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在接受相关防疫部门排查或医院询问时,故意隐瞒、谎报相关信息避免强制措施,并主动与他人接触,导致他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应对被感染者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2)刑事责任。故意谎报、隐瞒重要信息,避开强制措施,并故意与特定个人接触,导致他人感染的,可能触犯故意伤害罪;其故意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并导致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可能触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其基于合理理由进入公共区域,并采取相应预防传染措施,但最终仍导致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情节严重,则可能触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再次,对按规定应居家隔离观察者
如果违反隔离观察期内的相关规定,与他人接触,并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可能会面临这些责任:
(1)民事责任。居家隔离人员违规接触他人,行为具有不法性,且其违背强制隔离措施的行为具有一定主观过错,并最终导致他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损害后果,故应对被感染者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2)刑事责任。情节极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触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4.最后,对出入道路、车站、机场、医院等公共场所者
如果你拒绝接受道路卡点、公共场所等防疫、检疫排查、消毒等措施,致使相关防疫工作无法开展,可能会面临这些责任:
(1)治安管理处罚。可能面临最高十日以下拘留,并处最高五百元以下罚款。
(2)民事责任。如个人采取暴力方式拒绝接受检疫等措施,损害相关工作人员人身、财产权益的,则应当依据《侵权责任法》向被侵权人承担相应损害赔偿责任。
(3)刑事责任。相关人员如拒不配合防疫措施,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相关防疫公务人员进行检疫、消毒等措施的,如冲撞道路检查管卡、殴打或威胁防疫公务人员等行为,则可能触犯妨害公务罪,最高量刑为三年。
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❹ 个人不配合疫情防控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不配合疫情防控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条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二)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❺ 不配合疫情防控违反什么法律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不配合疫情防控要求接受什么处罚主要取决于你实施了什么行为。最可能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刑法》等这些法律。传染病防治法明确,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另外,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下违法犯罪行为。1、拒不配合防控措施的行为。2、拒不配合隔离措施的行为。3、暴力伤医、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4、故意传播疾病的行为。5、哄抬物价的行为。6、制假售假的行为。7、造谣传谣的行为。8、利用疫情诈骗的行为。9、出售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10、其他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对拒不配合疫情防控的,依法给予处罚。”《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第一款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❻ 拒绝配合疫情防控的法规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隐瞒、谎报、缓报、拒绝配合传染病疫情,或者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疫情严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如果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采供血机构的执业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疫情当下需要万众一心,同心协力从配合,做好防护开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条 采供血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或者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因输入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采供血机构的执业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❼ 单位和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1、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活动;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依法按照相关规定采取预防措施,积极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避免发生严重突发事件,如果有关单位未按规定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的,有所在地人民政府进行停产停业,吊销执业执照,处以罚款等等处罚。
《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四条 有关单位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或者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该法第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该法第三十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携带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❽ 违反疫情防控的法律责任
违反疫情防控的涉嫌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活动。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个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佩戴口罩。进出公共场所均应规范佩戴口罩;
2、主动接种疫苗。符合条件的人群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构建全民免疫屏障;
3、做好健康监测。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情况,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不瞒报,及时就诊;
4、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常通风;
5、保持“一米线”。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防疫措施,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6、饮食卫生。分餐饮食,使用公勺公筷;
7、配合社区防控措施。主动配合社区防疫人员核对信息、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卡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
(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❾ 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行为的法律责任
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行为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依法严惩疫情防控犯罪。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可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故在疫情期间,行为人拒不服从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强行外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将会受到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
(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