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推广者法律责任
❶ 如果你是一个自媒体运营者(例如博客主、微博主、公众号主),你会面临哪些法律
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继出台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性文件,使自媒体的行为规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还有自媒体被流量裹挟、为金钱迷失,逾越法律红线、触碰法律底线,传播政治有害、虚假恶俗信息,肆意抄袭侵权。这些现象不仅破坏了网络舆论生态,也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加强自媒体监管研究,推动自媒体行业健康发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助于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
❷ 帮别人做推广,如果别人公司产品出问题,但是推广人不知情推广人要负法律责任
如果你帮别人推销产品,到时候产品出了事的话,那么推广人其实不知情也会受到法律的责任的,因为是有连带责任,但是不会判的那么重。
❸ 自媒体要注意哪些法律风险
越来越多传统网媒、纸媒的财经媒体人开始走出“单位”,挽起袖管自己干起媒体来了,也有一些在职媒体人一边打工一边兼职开个微信公众号创个业,也就这样玩起来自媒体来了。当然还有各行各业的人,在嗅到商机或觉得好玩后加入了自媒体大军。
据说,在脱离或半脱离“单位”做自媒体后,不少自媒体人不仅收入颇丰,尊严感大幅提升,还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尤其一些精英人物的自媒体,影响力那是绝对了得。比如说微信公众号的很多阅读文章,已经大大超越很多报纸的发行量了。阅读量大了,自然就可以赚钱了,一旦开始赚钱,自媒体的风险也就开始慢慢显现了。而今儿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能够想到的部分给自媒体人做一些提示。
1、没有传统的采编流程、合规管理,自媒体风险很大
“自媒体”的“自”,可能更多的人理解成“自由”、“自己”,实际上自媒体要比传统媒体压力大很多,尤其在风险防范这个问题上。
没有传统的采编流程、合规管理,自媒体想发什么就发什么,感觉很自由,实际你的责任也被无限放大了。在报社或者网络媒体,你这个行为是职务行为,你的采访作品是经过一个采编程序的,一旦出了事你的单位首先要承担责任的。但是你现在自媒体了,尤其入行初期的记者,一旦败诉,做自媒体的人随时可能倾家荡产。
2015年,已经有多个自媒体被起诉要求赔偿1000万了,在没有审核和风控机制的情况下,对外侵权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虽然最终即使败诉法院也未必会支持1000万那么多,但在应诉期间的心理压力,是一些自媒体人无法承受的,尤其原告再搞个财产保全什么的,恐怕个别只有一张银行卡的人,就只有靠借钱度日咯。
自媒体没有一个固定的采编规则,完全靠个人经验、品德以及感觉,在这方面一些有媒体经验的人当然是有优势的,但根据我的观察,这也未必,也有个别离开传统媒体的人犹如脱缰野马到处撒欢的。不是每个做错了的事情都会及时给自媒体显示一个错误的结果提示,有的比较快,而大部分的风险是具有滞后效应的。
若是真心做自媒体,还是要对采编流程加以规范,传统媒体里面有很多规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2、自媒体还是要尽量开设运营公司
当前很多的自媒体是没有运营公司的,个人一条龙全部搞定,自己采访自己编辑,自己接广告自己收款,真成了自己媒体了。其实这是要不得的,除非影响力非常有限,没人会搭理你。
作为自媒体人冲锋在第一线首先要考虑好为自己去搭一个防火墙,用公司的有限责任来规避直接冲击到个人的风险。尤其你如果打算把自媒体作为一个创业项目而不仅仅是玩一下的时候,设立一个公司作为运营主体的必要性更大。设立的公司除非必须,不必要把公司注册资本设置过大,涵盖基本运营即可,以后慢慢再说,毕竟刚开始设立公司就是图个安全方便,简单通俗点说,如果刻意图大,还是可能会扩大责任边界,将有限公司的有限搞成实际的无限责任,并不好玩,也无意义。
其实大部分自媒体都是个人在运作,也挺好的,开设公司只是一个建议,如果所运营的自媒体本身没啥风险,是否开立公司意义不是特别大。
3、自媒体要记住依法纳税
你必须考虑到,如果去做一个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必定会被很多人盯住的,你如果取得了收入,我的建议还是及时依法纳税,不要等到税务局来查的时候被动。
据说现在部分微信公众号的收入是代扣税收功能的,这是一个很靠谱的做法,很有远见,属于微信对自媒体人的保护。但这只针对微信尾部的广告这种收入而言的,并没有涵盖所有基于微信取得的收入,更何况自媒体的载体又不仅仅是微信这一个,有多少自媒体人能够主动申报纳税?税痛感是很强的,这是人之常情。但媒体不同其他行业,必须要保护好自己。
现在不少自媒体人,除了自己干活拉广告,账款也是进个人账户的,有时候数额非常大,不交税、不开发票,发展的当然也很好,但是问题非常多。江湖传言,2015年,也有一些自媒体人被盯上后通过补缴税款以及接受罚款的形式免灾。
4、自媒体版权意识要强
版权意识很重要,做媒体的应该都非常清楚,如果你做的不是原创内容,是转载,同时你在收费的情况下,人家肯定会红眼的。自媒体行业也是如此,内容一定要是原创或提前和原作者沟通,特别是商业使用,这个对于作者来说非常敏感。原作者辛辛苦苦写了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发到自己的公号上博客上,可能只有几十几百个阅读,而因为你这个自媒体影响力比较大,你拿过来一发就几万阅读,你用优质的内容获得了广告收入和粉丝,原作者只能坐个冷板凳,这个心理感受还是要尊重和理解的。
实际上自媒体的诞生跟自媒体的版权维权是同时起步的,市场经济就是各看各的商机,目前国内已有多家自媒体版权的代理机构,不少作者将版权全权委托给这些版权代理机构,由他们去从事相关版权维权工作,巧妙的实现了自媒体市场的分工。
现在微信领域因为有了原创保护功能,对于版权的保护力度是很大的,甚至已有了保护过度的嫌疑。但对于门户网站来说,版权意识还非常差,门户网站对于自媒体的版权尊重工作做的还很不好。他们拥有传播渠道,大有拥兵自重的感觉,这就是传统网媒思路,缺少对内容的尊重,不少门户人士仍有一种我替你传播就已经非常抬举你了的看法。
传播确实是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这是不可否认的,如何在传播和版权之间寻找到平衡,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保有版权痕迹,这个还是需要规范的。当前的作者,大多数并没有得到起码的尊重,不说转载付费了,很多直接把版权信息给删除了。
但自媒体毕竟不是财大气粗的门户,经不起风浪,必须要有足够的版权意识。
5、自媒体也要讲究新闻纪律
这点主要提示兼职自媒体人。
自媒体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好像都在说都知道是啥,但具体要去描述的时候又不太好厘清。客观上,这些被称作自媒体的东西确实具有了媒体的属性,其影响力也已经得到了验证,自媒体需要做的是,如何在抓住商业机遇以及新闻理想机遇的同时,把握好法律风险边界,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自媒体法律风险,无论是税收还是版权还是侵权,都开始集中出现,作为自媒体老板的你还得承担运营压力,真是不容易,祝你好运!
❹ 帮别人在朋友圈做推广,别人的产品出问题,如果不知情的话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你好,
帮别人在朋友圈做推广,别人的产品出了问题,
即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因为你为产品做了推广,要负连带责任。
❺ 抖音自媒体冒充外交部发办引流卖货,发起人将受到怎样的处罚
处罚首先包括经济处罚,另外一方面可能会刑事拘留,因为他触犯了相关的法律,冒充外交部是很严重的。大家引以为戒,一定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❻ 自媒体言论不当会受到法律处罚吗
自媒体的言论具有传播性质,言论不当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是会受到法律处罚的。
❼ 自媒体传播作品认定
当前自媒体发布内容版权保护的困境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如何认定自媒体发布内容是否构成作品;其次是如何认定自媒体发布内容的版权归属;三是如何认定抄袭发布转发转载等是否为侵权行为;四是如何追究侵权责任
(一)如何认定自媒体发布内容是否构成作品
版权保护的对象是作品,对于自媒体发布内容是否构成作品争议不断法律对版权保护设有门槛,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能构成作品须为具有独创性的可以某种形式复制的脑力劳动成果是否构成作品与字数无关与形式无关,关键在于独创性,但独创性的判定本身也是充满争议的对于独创性的判定,英美法系采用额头出汗原则,即创作者投入了一定的智力性创造劳动即可相较之下大陆法系的判定标准较高,我国传统版权制度下理论界认为独创性的判定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独立完成,即一件作品的完成体现了作者自己独立的选择取舍安排或设计,不是按照已有形式复制出的,也不是按照既定的程序或手法推演而来的;二是体现一定的创作高度及作者的个性自媒体发布内容中一些流水账式的生活记录或情感表达自然不符合独创性的要求,但像微博中的一些微小说微电影微诗歌等,创意新颖表达独特,则称得上是著作权旨在保护的作品
在传统媒体时代,判断独创性一定程度上由行业标准衡量有专业人士把关,门槛较高;而在自媒体时代,信息创造和分享的平民化低门槛高速传播无疑使得独创性这一标准的主观性不确定性的缺点越发凸显,这一法定标准在实践中难免操作困难引起争议不断对此,有学者从媒体的本质出发从传播学的角度审视提出了是否具有传播价值的判定标准与传统的独创性标准相比,这一判定标准的优势和合理之处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符合自媒体发布内容被创造和分享的意义,自媒体为用户提供平台和用户使用自媒体创造和分享信息的意义就在于创造分享传播对自己他人甚至社会有价值的信息,在自媒体背景下没有传播价值的信息不值得著作权的保护;
二是相对客观容易确定,在自媒体平台上,可以通过技术大概掌握信息的传播状况,是否具有传播价值成为一个相对量化的标准,客观性强;
三是这一标准具有自我更新与时俱进的能力,信息是否具有传播价值必然是与时代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相关联的,而且在自媒体时代,这样的变化更是显而易见
除了传播价值的标准外,也有相对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否构成作品应以知识价值为标准,即判断其内容是否对人类文明有价值,但是这样的标准过于主观,难以量化;且在现代的网络环境下,多元的价值观使得这一标准难以衡量
当然,是否具有传播价值的标准可以作为认定自媒体发布内容是否构成作品的有益补充,但绝不可能替代独创性的标准独创性的标准所指向的作者独立完成,体现一定的创作高度及作者的个性的要求仍然是自媒体发布内容受到版权保护的前提
(二)如何认定自媒体发布内容的版权归属
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自动取得,但自媒体发布内容的版权归属问题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自媒体平台往往通过用户协议中的格式条款对发布内容的版权归属作出限制由于目前对自媒体发布内容的版权保护尚无规范,一些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平台对这一问题的限制各不相同
2013年5月腾讯公司的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中的知识产权声明部分被指是霸王条款,引起了媒体性质网站对知识产权界定的讨论微信协议的知识产权声明将用户发布内容的版权限制为:腾讯在本服务中提供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网页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图表等)的知识产权均归腾讯所有,但腾讯用户在使用本服务前对自己发布的内容已合法取得知识产权的除外这样的条款被自媒体发布者质疑:我写的微信,版权却不属于我?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腾讯公司协议中的知识产权声明实质上并不构成对用户版权的限制,但对自媒体发布内容的版权保护确实存在如何认定自媒体发布内容的版权归属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自媒体平台一般将知识产权界定为用户所有,同时用格式条款约定永久性授权例如新浪微博的用户协议:对于用户通过微博服务公开发布的任何内容,用户同意新浪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免费的永久性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的和完全再许可的权利和许可,以使用复制修改改编出版翻译据以创作衍生作品传播表演和展示此等内容(整体或部分),和将此等内容编入当前已知的或以后开发的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媒体或技术中;豆瓣的用户协议第10条第2项:用户在豆瓣上传或发布的内容,用户应保证其为著作权人或已取得合法授权,并且该内容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用户同意授予豆瓣所有上述内容在全球范围内的免费不可撤销的永久的可再许可或转让的独家使用权许可,据该许可豆瓣将有权以展示推广及其他不为我法律所禁止的方式使用前述内容
这样的条款极易引起争议,但由于一方面自媒体发布者很少关注平台的电子协议内容,很少关注版权归属的约定;另一方面尙无法律规范,所以这样的格式合同大量存在如何认定自媒体发布内容的版权归属成为版权保护的一大困境,需要进一步规范
(三)如何认定抄袭发布转发转载等是否为侵权行为
版权制度旨在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但在著作权法中又存在合理使用默示许可法定许可等规定,构成对著作权人权利行使的限制,这些规定也往往被用作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抗辩理由对于自媒体发布内容的版权保护问题,实践中最常出现纠纷的是抄袭发布转发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未经许可的转载三种行为,对于这些行为是否为侵权行为的认定有不同的结果和依据
1.抄袭发布行为构成侵权
抄袭发布行为指的是,将他人发布的内容几乎不做修改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发布在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上,未给原始作者署名,也没有注明出处,也就是盗版贴对此行为的抗辩理由认为侵权人抄袭发布一般是出于喜欢,没有盈利目的,可以适用合理使用的规定免责;或是抗辩说原始作者将内容公开于网络就是为了信息能够共享,符合默示许可的规定但是是否侵犯著作权与是否有盈利目的无关,而且不论是合理使用还是默示许可都仍然需要做到为原始作者署名注明出处著作权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或在网络上传播他人作品,构成侵权抄袭发布是典型的著作权侵权行为
2.转发行为不构成侵权
与抄袭发布不同,转发行为专指转发他人已发布的内容同时注明作者及出处的行为而且现在大多数的转发行为都是按照自媒体运营商提供的转发功能键进行的简单的格式化的操作转发行为不构成侵权,其依据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根据合理使用的规定为了平衡作者权利与社会公众权益,著作权法规定:为个人学**研究或欣赏而使用他人已发表作品,或者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而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发表作品的在引用时注明作者及出处,则不构成侵权二是根据默示许可的规定默示许可是指从著作权人的行为可以推定其对某人使用其作品不会反对,则不会构成侵权
对于转发行为,从实践当中分析,用户转发信息多是出于喜欢,所以想要分享和传播,难说是用于个人学**研究或欣赏;对于介绍或评论,其对于转发内容的介绍或评论须独立可构成作品,这样的高门槛导致用合理使用的规定来解释转发行为的合法性有些牵强用默示许可的规定来解释则会更加合理:在大多数的自媒体平台中,转发都是其基本功能之一,用户申请注册使用的行为即可推定为对转发行为的默示许可
3.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未经许可的转载行为构成侵权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也经常出现著作权纠纷,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未经许可的转载行为构成侵权这种行为是相互的,具体表现为:未经许可,将他人在自媒体上发布并享有著作权的内容转载或使用在传统出版物中;未经许可,将他人刊登于传统刊物中的作品数字化并发布分享于自媒体平台中有人援引著作权法中法定许可的规定为这种转载行为辩护,法定许可是指作品刊登后,除声明不得转载外,其他报刊杂志可转载或作为文摘资料刊登而不需征得著作权人的授权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实践中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未经许可的转载行为多未支付报酬,况且自媒体发布内容是否与传统媒体意义上的刊登一视同仁也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自媒体发布内容是否构成侵权的认定关键在于合理使用的界定传统的版权制度中合理使用的界定分三步:首先原始作品是否已公开发表;其次是否构成适当引用;最后引用是否注明了作者及出处但是在自媒体领域这样的方法并不能准确地界定自媒体发布内容构成合理使用或是著作权侵权例如自媒体发布者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明显构成作品的内容,首先存在争议的是其是否构成公开发表公开发表是指向不特定人群公开作品内容,而微信朋友圈的特点便在于点对点的沟通,朋友圈内的人一般是特定且数量有限的,是否因此可以断言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内容并不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公开发表?随着平台的普及,朋友圈中动辄数千好友的微信大号普遍存在,如何判断何种情况构成公开发表?
网络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各种自媒体平台的功能开发周期短速度快,固守传统的制度观念无法适应新发展带来的挑战对于自媒体发布内容构成合理使用还是侵权的认定,应当更偏向于对主观过错和客观损害结果的判断,而将是否构成公开发表这样的因素交由法官自由裁量,根据当时当事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定
❽ 自媒体行业哪些行为属于侵权
在这个科技技术、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人员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只要你懂拍摄,懂剪辑,懂文案,那么你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自媒体,吸引很多粉丝的关注。但是成为自媒体之后,他们对于相关的法律知识也是不懂的,所以就有可能有侵权的行为,这种侵权行为也不是他们故意的,而是无意中的行为。那自媒体的哪些行为属于侵权呢?
总结
在这个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像一些素材或者音乐,它们都是有知识产权的,如果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侵权。所以在用图片或者音乐进行创作的时候,一定要看看这些素材有没有版权,如果有版权的话就需要购买。
❾ 建议明确自媒体洗稿为侵权行为,侵权行为会受到哪些惩罚
侵犯著作权的,应当根据情节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并销毁侵权复制品,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和设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以牟利为目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❿ 网信办将封禁一批黑嘴自媒体,自媒体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规
由于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营销号和自媒体账号发布的内容,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如果自媒体账号和个人营销号发布的各项内容十分准确,人们还可以从相关的内容中了解到更多的内容和知识。但是大部分自媒体都属于黑嘴自媒体,他们发布的信息错误率非常高,甚至影响网友的正常判断。
网络信息办公室决定封一批黑嘴自媒体,自媒体不按照真实事情撰写文章以及增加谣言的传播速度是违规行为。每一个自媒体账号的影响力不尽相同,大部分自媒体工作者都会按照事情的真实发展过程给予最真实的评价。可是有些营销号和自媒体却增加了谣言的传播速度,这不利于网络信息的传播。
总得来说,我们更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方式传播最准确的信息,而并非转载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信息。更何况自媒体账号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我们更应该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进行意见的整理和案件的整体发展过程的整理,而并非在网络世界随意发表个人观点。更何况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转载信息的内容负责,毕竟网络并不是可乘之机。